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肥造着造着,一不小心把自己造成了军工大国?这是什么连锁效应

“化肥搞得好,军工建的早?”

化肥,这看似平淡无奇的日用品,却与世界军事格局息息相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化肥生产线发展越好的国家,他们也都把世界级军工体系建立了起来。

不少人纷纷表示:真是成也化肥,败也化肥!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爆炸事故

1947年4月,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意外,却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惨烈灾难。

当时,一艘装载着2300吨硝酸铵的法国货船“Grandcamp号”,停靠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港口,这艘重达7176吨,长度达437英尺的大轮船,正在进行最后的装载作业,准备将这批定于法国的硝酸铵原料运送过去。

殊不知,一名年轻的船员在甲板上吸完烟后,将还微微燃烧着的烟蒂随意扔弃,最终导致了灾难的发生。

那点火星落入货舱,很快就点燃了堆积如山的硝酸铵。

此时船员们发现情况不对,于是立即采取了灭火措施,然而高温在封闭货舱内闷烧,不断消耗着货舱中的氧气,这使硝酸铵开始分解,并且释放出了大量氮气和氧气。

没多长时间,这些气体在狭小的空间内积聚,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在一个临界点,引发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这一刻,停靠在港口的“Grandcamp号”瞬间化为飞散四方的碎片,火光冲天,蘑菇云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氮氧化物。

而剧烈的爆炸还在海面上掀起了4.5米高的巨浪,紧随其后的是滔天的火海,直接将周边1000英亩的城市区域夷为平地。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600多人的生命,3500多人在爆炸中负伤,它不仅摧毁了港口周边的建筑,还引燃了附近的工厂,导致发生二次爆炸,而被牵连的还有其他停靠港口的轮船,以及前来观看的围观群众。

同一年,一艘从美国开往法国的货轮,同样发生了类似的硝酸铵引发的爆炸事故,而当时,停靠在法国布列塔尼地区布勒斯特港口的这艘轮船上也装载着数百吨硝酸铵。

事发后,当地消防员奋不顾身地投入灭火工作,但剧烈的爆炸和燃烧还是夺去了近100名勇敢的生命。

类似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事故的导火索,就是不起眼的硝酸铵。

拥有多种用途的硝酸铵

硝酸铵是一种白色晶体,外表与常见化肥“尿素”极为相似,而这种看似平凡的化合物,却拥有无数种用途。

在农业上,硝酸铵是制作氮肥不可或缺的原料,它含氮量高达34%,是作物生长所需氮元素的重要来源,而加入硝酸铵的化肥,可以为庄稼提供均衡营养,更是大大的提高粮食产量。

在我国,添加了硝酸铵的“尿素”广泛应用于各类作物,对烟草、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尤其适用,这也是农民们倚重的“速效肥”。

其中,加入硝酸铵的“尿素”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既含量高效率好,又使用方便环保,弥补了传统肥料的不足,它适用于各类土壤作物,对烟草、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尤其合用,而在旱地种植棉花、小麦时,使用“尿素”可使产量提高10%以上。

在工业上,低廉的硝酸铵也可制造爆炸物。

它本身虽然属于钝感物质,但如果与其他固体燃料混合的话,那么就可以制成工业炸药,用于道路建设、采矿等领域。

就比如说,硝酸铵混合木粉、燃料油和TNT制成的铵油炸药,就可用于建筑爆破、开矿等,而加入燃油的硝酸铵炸药ANFO,价格低廉易操作,更是现场制备的主要工业炸药。

而在军工领域,硝酸铵更是不可或缺的“爆破资源”,仅硝酸铵一种成分制成的阿马图炸药,就大大增强了爆炸威力,可以说,在TNT等专业军用炸药出现前,硝酸铵曾经一度成为主要的军工开发目标。

然而,这种多功能的化合物也具有隐患,硝酸铵在受热时是非常容易分解的。

当温度超过300摄氏度时便会爆炸,而一些大型爆炸事故就是因储存硝酸铵不当引起的。

比如说1995年奥克拉荷马城爆炸案,就是一栋储存大量硝酸铵的建筑起火后发生的,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化肥”与“炸药”不分家的说法。

同宗同源的“兄弟产业”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化肥在农业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有些化肥生产中的技术和原料,却意外地为军工业提供了基础。

而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产业,却因“化学反应”而变成了“同根同源”的兄弟。

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眼的好友哈伯成功的合成了硝酸铵这一化肥,这也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这项被誉为拯救亿万人的发明,也成为了制造炸药的关键原料。

二战期间,原本生产肥料的工厂全部都转为制造炸药,如今,一些恐怖分子也选择从肥料中提炼出硝酸铵,制作简易炸弹。

2020年,2700吨储存在贝鲁特港的硝酸铵意外爆炸,造成了巨大伤亡。

事实上,除了硝酸铵,氮肥的生产也与军工密不可分。

氮肥的生产需要先制备合成氨,而这正是许多炸药的基础,能够大规模生产氮肥的国家,也就具备了发展军工的潜力。

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氮肥生产大国,占全球总产量的30%,我国拥有的肥料工厂,也可视为军工厂的雏形。

由此可见,化肥和军工间存在诸多奇特的联系,这两种看似完全不同的产业,却在原料、工艺等方面异曲同工,成为“同宗同源”的兄弟,而化肥满足人类对丰富食粮的需求,也意外催生了武器军火,它像一个双面人,内心隐藏着无人可知的秘密。

要知道,农业与军事之间的关系,可远不止这些,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二者从古至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直接决定一个国家的富强,农业收成丰富,百姓生活富裕,国家就拥有充足的资源发展军事。

历史上许多农业大国,也都是当时的军事强国,就比如说埃及、巴比伦等古国都依靠发达的农业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而我国古代也十分重视农业对军事的支撑作用。

自从进入工业时代后,农业仍是国计民生的基础,虽然说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农业提供原料,但是农机、化肥等现代农业也需要工业的支持,这两者互为表里,共同来推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增长。

在当代这个世界,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各行各业,但农业与军事的关联还在继续。

无人机、卫星导航、传感器等高新技术,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而且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而这些技术也来源于军工领域。

所以说,不论古今中外,农业与军事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关系密不可分,而化肥的双重用途,也只是这个“同根生”故事的冰山一角。

可以说,在军工领域,是需要用到许多化学材料的,而且对于材料的性能要求也非常高,而非常巧合的是,在化肥的生产过程中,有的机器设备也需要这样的材料性能。

这样一来,一些能够用到化肥生产中的材料,其实也能用在军工领域上,就比如说搪瓷。

深藏不露的搪瓷工艺

搪瓷,一个普通人家里随处可见的平凡物件,却暗藏玄机

搪瓷又称珐琅,多见于老家的水杯、碗碟,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用品。

但是你知道吗,一个国家能否生产出这些搪瓷制品,竟与其军工水平高下相关!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这一外壳可提高金属的抗弹性,于是搪瓷涂层便被广泛应用于坦克等装甲车辆,比如说一战时期,英国的马克一型坦克就使用了搪瓷衬里。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搪瓷不仅能够用于坦克,还可以制作潜艇壳体、大炮管道等重要军用品。

要知道,搪瓷的表面极硬,可以抵御火焰侵蚀达1000°C高温,而在二战时期,德国的虎式坦克更是在整个炮塔表面涂上厚厚的搪瓷层,以此来提高防护能力。

搪瓷看似简单,却需要极为精良的工业能力,光是玻璃原料就需要经过精确配比、绝对干燥,再在1800°C高温下烧制成型,而搪瓷釉料更是由上百种化学物质配制,含钛、锑、硼、锆等稀有元素,可以说,这一工艺水平可不是一般国家能够达到的。

不仅如此,涂层还需与底物严丝合缝,这也就需要精湛的机械加工技术,而且还需要对金属材料也有极高要求。

二战时期,德国的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佳的搪瓷配方,而他也因此获得了制造超级坦克的能力。

即便在和平年代,搪瓷也无处不在,就比如说合成氨和硝酸铵等化肥生产,都必须用上搪瓷衬里的反应釜,以便防腐蚀、稳定反应,而这些生产经验无疑也可转用于军工领域。

所以说,搪瓷这种普通家居用品,其背后代表的工业技术,竟然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军力!

现在拿起老家桌上的搪瓷杯,想必大家对它也有了新的理解了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只要化肥搞得好,那么军工差不了,
化肥造着造着,一不小心把自己造成军工大国?这是什么连锁效应?
瀚海狼山:为什么化肥生产大国,往往同时也是军事工业强国?|2023
凭造化肥的能耐,不小心把自己造成军工大国?二者到底有何关联?
一根烟头引发的灾难:2300吨硝酸铵被引爆,伤亡4000余人
吉林秘密:小镇上第二个兵工厂代号9215,半个世纪的“东风”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