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学困生的调查分析与转化教育(学困生转化讲座五之2)
本文《高中学困生的调查分析与转化教育(学困生转化讲座五之2)》,分为两个版块:一是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二是浅析高中学困生的转化。致谢各位原作者和诸位读者。
版块一:高中“学困生”学习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作者:北京铁二中 李超   日期:2009年5月27日
内容提要:“学困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教育者关注的群体,他们一般无智力问题,但是学习成绩低下。目前国内针对“学困生”成因的研究一般都涉及到学生个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四方面。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更
深入,本文只从“学困生”自身学习心理方面原因着手,自编学习心理状况调
查问卷,从对学习的认知、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意志力、学习信心四个维度对
高中“学困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提供一
些启示。
主题词:学困生,学习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国内研究者对“学困生”的定义分为两类:广义的“学困生”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智力水平、身体素质、心理障碍、学习方法不当等)引起的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狭义的“学困生”则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各种非智力因素影响造成的成绩远未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研究所指的“学困生”是狭义概念上的“学困生”,即学生智力水平无明显缺陷,而是由于其他非智力因素所导致和引起的学习成绩不良。
2、“学困生”群体,由于其学习成绩差,又常常连带存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往往是被教师和家长所忽视或摒弃的一类学生。“学困生”是相对的概念,是少数现象,但近年来由于我校生源的变化,“学困生”数量在学生总数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对这部分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越显重要,而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是教育转化工作的前提。因此,本文对“学困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旨在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有的放矢。
二、研究方法
1、被试:从本校在校学生中抽样。样本取自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达到96%。
2、研究工具:自编“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问卷。该问卷是在参考国内同类研究和相关资料基础上编制。问卷共25题,分为以下四个维度:对学习的认识、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意志力、学习信心等。另外还对“学困生”进行了个案访谈,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其学习心理。
三、调查分析
(一)学生对学习的认识
1.多数学生认同学习的价值,认为学习是有用的
下表考察了学生在“学习没有什么用”、“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两项上的4种态度的分布频率:完全同意、有些同意、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由图表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学习没有什么用”项上,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占到了74.8%,另外有25.2%人比较认同“学习无用论”;在“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项上,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占63.4%,另外有36.5%的人比较认同“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
此结果与预先设想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看来“学困生”并不像我们所设想的那样完全否定学习的价值,相反多数学生对学习的价值是认同的,可见,学习对“学困生”来说更像是一件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
学习没有什么用
课本知识将来没啥用
N
%
N
%
未选
完全同意
有些同意
不太同意
完全不同意
Total
0
23
10
186
186
497
0
4.6
20.5
37.4
37.4
100.0
1
44
137
177
138
497
0.2
8.9
27.6
35.6
27.8
100.0
2.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现在的学习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我一看书就觉得疲劳与厌烦,只想睡觉,至于将来怎样没想过,会有人替我安排好的吧”项中,83.7%的学生不赞同,只有16.3%的学生赞同。这表明在我校“学困生”中,那种持有“靠父母长辈给自己铺路”思想的学生占少数,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创造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的将来负责。
N
%
未选
完全同意
有些同意
不太同意
完全不同意
Total
2
17
64
196
218
497
.4
3.4
12.9
39.4
43.9
100.0
3.大多数学生对考试成绩持关心和重视态度
多数观点认为“学困生”根本不关注、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但对此项“我对自己考试成绩不关心,考好考坏无所谓”的调查发现:只有18.3%的学生符合这种情况,另外81.7%的学生对学习和考试还是关心和关注的,看来“学困生”虽然成绩差,但并非不想取得好成绩,正如教育心理学所讲到的:“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渴望进步和成功。但是由于各种自身和外部原因造成现在“差”的状态,从而需要教育者给予更多的帮助。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Total
4
20
71
205
197
497
.8
4.0
14.3
41.2
39.6
100.0
(二)学生在学习行为上的特点
1.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在“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极少主动学习”一项中,有46.9%的学生符合此项,学习处于被动状态。联系第一部分“对学习的认识”的结果,多数学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看重学习成绩,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日常学习行为上,却有近半数的学生表现出缺乏主动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认识和行动的脱节?在后期的个案访谈中,发现“懒惰”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动机不强,缺乏压力和动力,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期望不高与他们自己对自己期望不高这两方面互为因果,导致其学习的动力越来越弱。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
Total
4
49
184
193
67
497
.8
9.9
37.0
38.8
13.5
100.0
2.近半数的学生存在各种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下面这个表格对学生的几种典型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调查:在家学习行为、应对考试行为、对待作业行为、听课行为。
一坐到书桌前,我就马上开始学习
不系统准备考试
猜题背题
不能如期完成作业,匆忙应付一下就交上去
听课时,我往往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
N
%
N
%
N
%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
Total
0
78
161
197
61
497
.0
15.7
32.4
39.6
12.3
100.0
0
42
194
178
83
497
0
8.5
39.0
35.8
16.7
100.0
8
50
182
167
90
497
1.6
10.1
36.6
33.6
18.1
100.0
1
51
194
182
69
497
.2
10.3
39.0
36.6
13.9
100.0
在“一般来说,晚饭后,一坐到书桌前,我就马上开始学习”项中,不符合的占51.9%,说明进入学习状态慢,不能很好地处理学和玩是其学习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在准备考试的行为中,“不是系统准备,而是猜题背题”的行为占47.5%。在对待日常作业中,“有时我不能如期完成作业,或匆忙应付一下就交上去”的占46.7%,也就是说近半的学生在作业问题上存在不能按时完成或抄袭作业行为。在“听课时,我往往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问题上,不符合的占了50.5%,说明有一半的学生对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课下并不去花时间弄懂。可以肯定,长此以往堆积的问题越来越多,根据知识学习的连贯特性,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后考试成绩差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提高“学困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转变学困生的重要环节。
(三)学习意志力的特点
1.学习上坚持性较差,容易分心
学习是一项需要毅力的任务。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行为就是上课听讲,课下看书复习。可是“学困生”在这两项上坚持性差的人数不在少数,在“我无法长时间看书学习”项上,47.7%的人符合;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上,45.3%的人符合;在“我在学习时常常坐不住,因而无法把精神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上,44.3%的人符合。由此可见,“学困生”学习耐性不强,注意力易被分散。
我无法长时间看书学习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走神
我在学习时常常坐不住
N
%
N
%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
Total
1
65
172
157
102
497
.2
13.1
34.6
31.6
20.5
100.0
1
55
170
213
58
497
.2
11.1
34.2
42.9
11.7
100.0
11
57
163
197
69
497
2.2
11.5
32.8
39.6
13.9
100.0
2.学习上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学困生”在学习上的畏难情绪比较突出,在“我也想学好,但是一遇到困难就想:算了吧,还是玩舒服”中,选择符合自己情况的学生占43.9%。这与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不无联系,有研究表明:目前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在学习中,表现为学生对待学习的“急功近利”,认识不到学习是一项见效慢,需要长期付出不懈努力的活动,一遇挫折,很快放弃。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
Total
3
50
168
199
77
497
.6
10.1
33.8
40.0
15.5
100.0
(四)学习信心
本环节设置4个问题考察“学困生”的学习信心,结果出乎意料,在4个题上超过半数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信心。在“考试时,我的成绩从来没有好过,所以我从来没有考出好成绩的那种愉快体验,因此,我感到自己再刻苦也没有用”项,77.9%的学生选择了和自己的情况不相符;在“对学习我没自信所以提不起精神学习”项,72.5%选择和自己不符;在“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我总是充满自信,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项,51.3%的人选择和自己相符;在“由于学习成绩差,父母和家长总指责和惩罚我,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项,73.1%的人选择和自己不相符。由此可看出,多数“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自信,心态比较乐观。可是,既然很有自信,为什么成绩却不好呢?他们的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否属于盲目自信?这种自信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因素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我从没考好过感到自己再努力也没有用
对学习我没自信所以提不起精神学习
在遇到困难问题时,我总是充满自信,充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由于学习成绩差,
父母和家长总指责和惩罚我,我对自己也越来越没信心
N
%
N
%
N
%
N
%
未选
完全符合
有些符合
不太符合
完全不符合
Total
2
25
83
214
173
497
0
5.0
16.7
43.1
34.8
100.0
2
33
102
234
126
497
4
6.6
20.5
47.1
25.4
100.0
3
50
205
192
47
497
6
10.1
41.2
38.6
9.5
100.0
3
28
103
218
145
497
6
5.6
20.7
43.9
29.2
100.0
四、结论和建议
(一)挖掘学习的内外动机
1、多数“学困生”能认识到学习的好处,但在具体学习行为上却表现被动。为什么会造成认识和行动的脱节?根本在于缺少了连接认识和行动的一个关键中介因素:动机。根据学习心理学中对动机的划分,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指受外部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学习动机,如:获得好成绩、受到父母教师表扬、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水平、学生家庭氛围等。内部动机指因个体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如:满足求知欲、兴趣与爱好乃至自尊自信而努力学习。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能更持久地推动个体学习。因此,如何从“要我学”变“我要学”是教育者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2、“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薄弱,从外在动机看,学习成绩较差导致父母教师对其期望不高,而外部期望不高又导致学生对自我要求降低,成绩更差。作为教育者应善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要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是有期望有信心的,他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我校学生家庭氛围环境不佳的不在少数,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和、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等都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调动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学校工作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15~18岁年龄的青少年一般来说其求知欲都比较旺盛,兴趣爱好也很多,他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而如果目前学校的教育方式如果仍以老面孔出现,必定会失去教育的主战场,拱手把学生推向网吧、动漫杂志、偶像歌星等新潮事物。作为学校教育者应该了解学生心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形式多样化,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困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是“学困生”转变的关键
多数学困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相反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却堆积起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学习行为也如此。那么好的学习行为也可以通过后天习得。针对这些学生的现状,学校教学的重点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探讨有效的方法帮助这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有耐心,要知道一个好的习惯的建立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三)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加强抗挫折能力的教育
在学习上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容易放弃,懒惰这些学习的意志品质问题是导致“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典型的非智力因素。这些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宠、纵不无关系,在家庭教育里缺少的这一课在学校教育中尤其是德育方面应补上。根据“学困生”的这种情况,学校的德育工作可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目前已有学校组织“徒步远行”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只有自己亲身体验的才会有触动,才可能有所改变。
(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信观
这次调查一个比较另人感到意外的结果是多数“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比较有自信,心态比较乐观,但实际成绩却不容乐观。仔细分析,这种自信其实多半是自负,经过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发现,他们容易把事情想象的很简单很容易,对自己的实力估计不够客观。就学习而言,不少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使劲就能行的事情,到时候再努力也来的及,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长期性、见效慢的特性;而一旦遇到失败又会轻言放弃。因此,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学习,客观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自信观是重要一步。
版块二:浅析高中学困生的转化
来源:论文发表wt12   日期:2011年12月14日
摘要: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也是目前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先要诊测清楚他们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作者从两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理解。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 形成原因 转化方法
“学困生”又称“后进生”,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的学生。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学困生,学困生能否转化,是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个教师能否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砝码,也是目前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此问题,先要诊测清楚他们落后的原因,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理解。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大教育家孔子曾强调对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学校,就没有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师。”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因此要真正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分析致后的原因,做到胸中有数,对症下药。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有些学生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不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一是家庭原因。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二是学校原因。教师思想教育不力及片面追求成绩,对学困生辅导不及时;三是社会原因。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潮流在不断变革,思想意识使部分学生受到金钱至上、享乐主义、读书无用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四是非智力因素。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甚至产生“变态”心理,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自己,自己万事不如人,于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学,也不想让别人学,最后走进“双差生”行列。
二、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认真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的根本任务。
1.正确理解,认真对待学困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教学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你讨厌你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一般来说,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并非都是智力的问题。因而,当问题出现时,不要急于批评和指责,甚至是厌恶自己的学生,而应该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他们为什么如此、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深层次的原因何在?去理解他们,同情他们,不把他们当作是班里的包袱,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要真心地去爱护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对老师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近感,愿意接受教育和管理。
学困生与优秀生相比,他们的自尊心更强,更加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信任和鼓励。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理解学困生存在的原因,认真细心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积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从而坚定信念,使聪明才智得到有效发挥。
2.加强交流,师生为友。
“学困生”的心灵是自卑的,态度是颓废低迷的。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对话交流是沟通的最好方式,心灵理解的最佳捷径。课下可以和他们谈爱好、谈体会、谈成长,谈话中一定要肯定他们正确的认识和观点,使他们感觉你是朋友。在交流中详细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交流充分理解了学生,我们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长处。用我们真诚的爱心呵护他们的心灵,心灵通了情谊自然有了。正如古语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3.表扬鼓励,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一种能够使人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是每一件事情成功的基础,而学困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差,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自卑心理,进而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数学老师要帮助学困生树立起自信心,就要多鼓励,常表扬,逐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他们坚强的自信心。例如在课堂上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在作业批改中批注:“进步很大”,“解题思路很好,继续保持”,等等,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认为自己可以学好的信心。又例如在进行教学和课后辅导时,有意识地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他们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感到,只要努力学习、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完全可以学有所得,取得好的成绩,使他们能够在“我能行”的状态中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4.因材施教,降低学困生要求。
学困生由于基础不扎实,思维能力弱,以及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限,有时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一知半解。如果教师不注意到这一点,不顾教学实际,不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统一标准去要求学生,则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影响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重视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对他们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降低一定的难度和目标。在讲解知识时,应尽量分散难点,对他们尽量提问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上黑板板演时也适应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业布置上开一些“小灶”,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题量适中,适当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并加强一些变式训练,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到进步的希望。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要以宽广博大的胸怀面对学困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帮助和鼓励,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提高学生素质和成绩的有效方法
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教育对策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初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优秀教师主要事迹
教师眼中只有分数会降低学生成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