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十:懂学生比爱学生更重要

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十:懂学生比爱学生更重要

 

读大学时,教育学老师给我们讲过无数次这样的例子:优秀教师面对脏乱差的教室时,会亲自弯腰捡拾垃圾,学生往往会感动、会羞愧。当老师后,我也常常学着这样做,效果一年不如一年。直到今年,我再次走进满地纸屑的教室弯腰捡垃圾时,孩子们无动于衷,还有一个女孩(已经小学四年级)跑过来说:“老师,那边还有。”

这是宜昌市深圳路小学葛红霞老师听完我的报告,心有感慨,写下《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心灵》文章中的学生不懂教师的特殊案例。

学生不懂教师,我们可以归结为学生不懂事,如果教师不懂学生,我们将如何评价?

春节,去花市买了两盆鸿运当头,一盆给岳父,一盆留给自己。岳父非常喜欢,天天浇水,喜爱有加,遗憾的是,鸿运当头蔫了,最后连根都浸泡烂了,含恨离开了对它宠爱有加的爱花老人,这启示我们,爱花就要懂花。

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游泳,父亲的教导很简单,把我按在水里,说是让我了解水性。要利用水的浮力,要学会游泳,就要知晓水的特性。

要引导学生,就要懂学生。

一、当下学生不缺“爱”

小时候,由于生活的艰难,常常为温饱问题颇费心思,以至于常常处于饥饿状态。我们上学是早出晚归,早晨就近砍一担柴火回家,随便吃点什么去上学,要晚上四点钟放学才能吃上一顿像样的饭,所谓饭,也是菜多饭少弄个半饱。有时早晨来不及,便匆匆揣两根红薯往学校赶,时间太紧就把柴火往校门口一放便汗涔涔地走进教室(学校就在回家的路上),好不容易熬到放学,还不能回家,留下写作业。

那是晚上想写作业舍不得油灯的年代,什么白天磨洋工,晚上熬灯油,于是欠点作业想到学校补,没想就撞上了。

当老师知道我早晨也没吃东西的时候,把我喊到他的房间,把他那份食堂的饭菜给了我,半推半就间便狼吞虎咽起来,现在回想,那是我吃过的人间最为美味的佳肴。

之所以是如此深刻的美味,是因为稀缺。

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不缺嘘寒问暖,教师再用嘘寒问暖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爱意,这不是雪中送炭,反而让人生厌,按学生的话说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当下学生最稀罕的是什么?他们不稀罕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而是走入他们内心深处的对他们尊重和理解,有人问学生,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老大(学生对我的昵称)?学生回答很干脆,因为老大懂我们。

学生不缺爱,走师爱的路径无疑很艰难,学生缺什么?我想是理解,这种理解,说白了就是了解学生,就是懂学生。在学生理解饥渴的状况下,在学生期盼理解的时候,送上理解,就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就会有雪中送炭的可贵。

有一个故事:我喜欢香蕉,可是你给了我一车苹果,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然后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苹果,我却没有一点点感动。

故事中阐述的“你”对“我”的爱,是何等可悲,爱情如此,亲情也如此,师生之间何尝不是如此。

有这样的教师,打着师爱的旗号,只顾眼前的教学效益,不顾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生命意义的成长,热衷于卡压式分数应试教育,这岂不是让学生花钱买他们极不喜欢的苹果吗?

不“懂”爱却硬要爱,会伤害被爱者。“懂”便变成爱必修的前提。“懂”学生却不“爱”学生,不一定会伤害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懂”是了解是尊重更是私下里花心思去琢磨透对方的心思的结果,是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以对方为出发点,偏重于内在。“爱”偏向于自身需求,我喜欢、我需要、我不能没有你,于是表达于是付出于是追求,爱偏向于外在行动。就教师而言,最常见的说法是:我是为你好。至于你需不需要,你认不认同,则不是我考虑的范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也道出了许多不“懂”爱者的无奈。

有一首歌:你懂我再爱我,就不会伤害我;你懂我再爱我,就不会折磨我。

二、想要懂学生也容易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如何“知”,如何了解,作为教师,如何“懂”得学生?这是教师必修的功课,也是必须具备的气度与情怀。

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教育,需要灵魂在场》,核心意义便是用心投入。我旅居美国的学生文思在我博客里留言:“老师一路影响的,是无数个灵魂,不是强加的价值取向,而是以诚相待的心灵交付,这就够了。正因为我们灵魂都在场,你认真的付出过,我认真地感受过,一切才那么值得珍惜,才给人真实的撞击,留下永远的美好回忆。”

只有灵魂在场,懂得学生的心思,才能影响灵魂,才能称得上懂学生。因为灵魂在场,内心深处便时时思考有效的教育,便会不时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反省自己的作为,不时地深入学生的心灵,揣摩学生的心理,这样做的动机,喜欢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反感什么样的好心,尽量避免撞在学生的心理敏感区域,尽量投其所好以达到交流沟通的效果,畅通教学过程中的传递信息的渠道,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尽量抚平师生内心深处的代沟,以达到彼此心理协调彼此内心认同的心理境界。

想“懂”学生,就要了解研究学生。灵魂在场,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借助于一切条件和机会接近学生,就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揣摩学生、研究学生。班级博客,要求学生写真心抒真情,我手写我心。通过文字的嫁接,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微博里,看学生关注的人,看他转发的微博,看他对事件的态度,表达的主张和见解。他喜欢交往的人,代表他的志趣和性格,他反感的事和人,表达了他的情感倾向。通过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信任,了解孩子的真实心态和情感。通过他的朋友,侧面查探他的心理需求。我相信,只要灵魂在场,方法是有的,渠道是有的,得到的信息也会是真实的。

我曾整理归纳了高中学生的六种心理特征,实际上是六种矛盾组合的特征。

一是希望被人理解与心理意识封闭的矛盾,他们不愿向长辈透露自己的内心,实行自我封闭,同时又常常埋怨师长家长不理解自己,由于他们常常把内心感受隐藏起来,以致常常产生孤独感。懂得学生这些就要走近学生。二是强烈的上进心与自控能力差的矛盾,他们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向往,但他们追求的全是实现理想后的种种荣誉与享受,而对实现理想需要从现在做起,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却做得不够。懂学生就要扬其长而引导其短。三是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学生视野开阔,但他们对真善美,假恶丑的鉴别力还不强,加之客观现实的错综复杂,因而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显得偏狭,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认识的模糊与混乱。其实学生出现认识上片面并不是洪水猛兽,他们敢说真话、说实话,教师才有机会进行引导。四是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普高学生容易动感情,他们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为一件小事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激动时如同一支打足了氢气的气球乘风飞舞,泄气时,则如同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这一切都说明他们的情趣、情感常处于大起大落此消彼涨的两极状态,难以及时地用理智加以控制。当学生忤逆甚至是情绪失控时,教师还会对等地冲突而使矛盾升级吗?当学生情绪低落迷茫失意时,教师还会袖手旁观吗?五是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普高学生感性趣的事情很多,但他们对事物外在的形式的兴趣大大超过了对事物内容本身的兴趣,在广泛的兴趣中缺乏中心兴趣,而且他们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情景性很强。把握这些,无论是课堂还是师生交流,从学生兴趣点出发,衍生出教师的关注和引导,效果自然不一样。

六是心理焦虑与心理松弛的矛盾,学生普遍存在着高考的压力,由于老师教学上求全求精,无形中加大了题目的难度深度,再加上家长的望子成龙,学生在应对不暇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而贪玩、惰性与生俱来,加上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可以用理智来调控自己,所以常常又心生懈怠。懂得学生这些心态,就知道在学生懈怠时及时加油,及时充电,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训斥。

总之,学生的心理矛盾是复杂的,其产生原因有生理的、心理的,有社会的,家庭的,有自身的,还有教育工作上的疏忽等,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并进一步懂得学生,以利有的放矢地做好我们的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懂学生不是教育的目标

教师懂学生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业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底,懂学生是教师基本素养。就如前面所叙,想借助于水的浮力学会游泳,就要了解水性。同理,想调动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要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

在建班之初,我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自己周围的同学的表现,要求用美好的眼光去观察,多发现周围美好的事件,从而去发现自己身边美好的心灵。观察期间要求同学们好好地表现,要展现自己应有的精神风貌及人格魅力。要求是就一件事说一个人的心灵世界,事情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只要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行。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酝酿,经过充分的准备,结果班会很成功。有说张三谦虚的,有说李四同学解答问题耐心的,有说王五细心且热心助人的。大家对卫生委员的辛劳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号召同学们不要只顾自己的舒服,要多想想别人。

通过这样的活动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大家处在被人观察的过程中,都有意无意的注意了自己的形象,时间一长,逐步就真的改变了自己。二是强化了部分同学正在形成时期的良好的品质,有些同学一次不经意的表现,没想到被同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大加赞赏。三是密切了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说了别的同学的优点,分明可以从他的眼神里感受到一份喜悦,而这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是会得到回报的。同学们在班级里感到春风宜人,和睦可爱,于是进行友谊链接,并一个一个传递下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逐步的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同时,高中学生没有不注意自己在异性间的形象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倘能好好的利用这种健康而又是潜在的心理现象,并把她转化为对异性同学美好而又是热情洋溢的期待,于是我布置作业:《男生:我想对你说……》《女生:我想对你说……》。

我在班上进行了充分的铺垫,具体要求是:一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为我们不可能一下子要求别人(异性同学)完全按照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标准来生活学习,我们不要急于求成,企图一夜之间把所有的异性变成完美无缺的人。二是要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异性,我们不一定欣赏某个异性同学,但某个异性同学一定喜欢欣赏他或她的人。用我们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异性同学,用期待、信任、友好的语气说出我们的希望。三是要具体,以具体的实例和细节说服人,以具体的材料感染人。

我们先在班级交流,气氛相当活跃。让人的感觉是,自己原来还是一个不错的人。异性之间的表扬,异性之间的鼓励和期待,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有激情赞美的,有慷慨讴歌的,有直言不讳的,也有善意劝告的。

文章发在班级博客里后,密切关注读者反响,有对善良呼唤的肯定,有对意见批评的接受,有感动得要发疯说要去跑步的,也有心情凝重而决心反思的。在博客的跟帖里,拉钩加油,打气助威,协同一致,与时具进,相互切磋,相互激励,质疑答疑,辩驳问难,他们之间沟通没有障碍,勉励而又没有芥蒂和隔膜,看到对自己的鼓励,信心倍增;看到对自己的建议,知道自己还有不足,看到对自己的期待,知道自己有一个目标。目标在前,希望在前,行动就有了方向。

懂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可以让心灵充满幻想和美好而变得诗意盎然,不懂学生是严厉监管可以让本是明丽的心灵变得困惑不堪而诗意全无。懂学生的引导才是对人的引导,懂学生的教育才是对真正的人的教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等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案例
团队辅导系列方案设计--阳光小屋
沟通是师生和谐的桥梁
中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何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
中学生人际交往+主题班会课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