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之八:导学案发展趋势

导学案的认识与思考之八:导学案发展趋势

本文分为四个版块:

一是学案导学断想

二是导学案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

三是导学案,用是为了不用

四是取消导学案

板块一:学案导学断想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自主探究是实质,导学是目的,学案是手段,是凭借。老师通过为学生设计一定的学习方案,实现的方式和的方式的转变,老师由台前走向了幕后,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探究。

学案导学与其说是一种模式,不如说是一种理念:以学为本,以生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导学的理念要重于导学的形式。教材年年变,如果观念不变,新教材一样上成旧教材。学案人人搞,如果不具备生本”“学本的理念,导学学案的推进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学案导学呼唤课堂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课程,在动态中创生,学案导学中,师生双方都是课程资源的生成者。学案不是固定不变的程式,对同一篇文章的品读,每个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应让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的过程中,对课文进行二度创造。应让学案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生成。

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同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学案导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即促进者,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当然,教师成为促进者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学案导学呼唤教学实施程序的最优化,这种优化应当是学科教学规律和导学理念的最佳结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案导学,一定要注意学案使用过程中的提前量。学生通过学案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好了。老师们不必事事亲为,以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

你是谁?为了谁?老师们应当经常这样反躬自问:你是老师,是否做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就群体而言,我们需要通过碰撞和交流,才能达成共识;就个体来说,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才能达成内在的一致。集体备课能集中个人备课的优势,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学生要合作,教师更需合作。

学习立业,学习立人,学案导学,需要老师们经常不断地进行学习。学习,是一个老师与时俱进、永褒创新的不竭源泉。 名字有什么相干?我们叫作玫瑰的,即使叫别的名字,也是一样的芬芳!学案导学,不也是这样吗?教育这片希望的田野呼唤着更多芬芳的创造,愿我们为此共同努力!

版块二:导学案先学后教异化现象及其问题诊断

原作者:孔凡哲

当前,广大一线教师经历了十多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不仅已自我觉醒、焕发改革热情,而且已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之中。然而,课堂教学究竟如何改革,才能更好地实现优质与高效?这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盲点问题。及时化解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与盲点问题,纠偏矫正才能深化改革。

一、背景:来自真实课堂实践的信息

不久前,笔者应邀参加东北某省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和中学教师现场展示的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使笔者获益颇丰,而感触最深的是导学案先学后教的几节展示课。作为大会的评课人员,笔者不便过多抨击一线教师的尝试与摸索,而是从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作用、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等方面,作出七分表扬、三分建议式的点评。然而,其中严重的异化现象还是让笔者许久不能忘怀——笔者反复劝慰自己,也许这只是个案吧。

随后的三周内,笔者分别应改革开放样板城市的南方某市和地处西南的某省会城市之邀,参加当地的核心城区的教研活动,当大家聊起课堂教学改革新变化时,两地的许多朋友(一线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谈论当地风行的导学案先学后教,从他们激烈的言语中可以获知,他们的课堂也出现与东北某省几乎一样的异化现象。带着自己的疑惑,笔者向全国许多省份的朋友发出电子邮件进行调查,得到的信息大致相仿——这些被异化的导学案先学后教现象,不仅广泛存在于各地许多城、镇的中小学校,也普遍存在于农村的中小学校。

二、问题:异化的导学案先学后教

当前的导学案先学后教异化现象,有诸多表现形式,其中,以下四种形式最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第一,探究、合作和问题驱动等必要的课堂活动,被放羊式的学生自我辨析题和巩固题所取代,学生的理解性掌握被弱化甚至省略。

第二,滥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新知学习被速成,新授课变成复习巩固课。强化训练变成学习新知的几乎唯一的渠道。

第三,导学案变成贯穿课堂始终的当堂检测和层层加大难度的系列练习,导学的功能退化为强化功能。

第四,导学案替代教科书,教科书资源被搁置。

三、问题诊断:误读基本理念、简化多个关系所致

深究上述异化现象,反思当下火爆的导学案先学后教,值得肯定的是一线教师投入改革、积极尝试的热情,然而,上述导学案先学后教异化现象所反映出的根本问题不容忽视,其核心在于实践者对于学生发展观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策略的误读所致。

(一) 误读学生发展观

毋庸置疑,从以往的教师中心课堂观发展为学生中心的课堂观,这是历史的进步,值得庆贺。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事实上,学生发展观是学生全面发展观的简称,其含义十分丰富。

首先,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在知识技能上的发展,而且也包含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诸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包括学生人格上的健全发展。

其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班内少数优秀学生的发展,更包含班内各类学生的健全发展。

第三,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包括当前的发展,更包括未来发展的可能。

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理解,除了直面发展的内涵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尤其是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

(二) 误读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

关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20 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一直未停止过争论。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后,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观点深入人心。然而,矫枉往往容易过正——教师中心发展为学生放羊,导致学生两极分化愈加严重。这种现象的症结主要在于,误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忽视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需要。当然,这种现象在2001 9 月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久就曾出现过,即从以往的满堂灌满地是青草,爱吃多少吃多少放羊现象。尽管2011 年版的各科课程标准大多明确阐述了要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的相关要求,但现实仍是涛声依旧、极端化倾向严重。

实际上,课堂教学是在同一场合、同一地点几乎同时发生的两件活动的复合体——“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这两者就像麻花DNA的双螺旋一样,交织在一起:对于的活动来说,教师自然是主体,是责任人;而对于的活动来说,学生自然是主体。但是,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和会学。毕竟,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师的教只有紧紧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朝向既定的课堂教学目标,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积极的、深层次的学科思考,才能真正实施课堂教学。

(三) 误读学生的学习规律

导学案先学后教的异化现象中,所谓学生当堂掌握,就是当堂大题量训练。对此持肯定态度的观点认为,掌握=会做题,将理解性掌握简化为机械的强化训练。

这其中固然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子在作怪,似乎是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然而,根本缘由还在于,错误理解杜郎口经验洋思经验,使得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作用没有得以有效发挥。

正如山东省聊城市荏平县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所介绍的,杜郎口中学课堂自主学习的三个特点在于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而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分别是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包括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在杜郎口中学“10 +35”课堂教学的时间模式中,教师10 分钟的精讲时间与学生35 分钟的自主时间,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的课堂时间结构。

然而,在异化现象中,导学案变成了当堂检测的系列练习,对于课前没有系统学习过教学内容的学生而言,他们只能在课堂的自评中遭遇一次次的失败。其中,教师的精讲仅仅是对于核心概念的蜻蜓点水,几乎是课本上已有显性内容的重复(而在杜郎口经验中,这些显性内容恰恰需要学生的自学而不是教师的讲解),而概念形成过程的要害、新原理和新法则产生的关键、新思想方法运用的范围以及疑点、难点、焦点等等,这些亟需教师点拨和引导之处,恰恰被忽略掉、被轻描淡写。

在笔者看来,这类异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方面在于误读杜郎口经验所致,课堂教学仅仅具有杜郎口经验而没有其”——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亦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仍然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催化剂、是蒸馒头时的酵母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在于,对于学生学习规律认识的片面和陈旧所致,即总认为新概念、新技能、新原理等的学习,仅仅是知识、技能的获得,而获得的标志就是会运用这些新概念、新技能、新原理等解题。于是,只要将新概念、新原理下来,新技能的程序会、会用就可以了,而这些新知的形成过程及其所蕴含的重要思想、方法与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经历这些过程而获得的活动经验、所形成的情感态度等等内容,都是可以省略的。

(四) 滥用(篡改) 新授课的课型

滥用(篡改)新授课的课型这种现象片面强调机械训练和简单重复的强化训练,从表面上看,似乎迅速、有效,然而,学生并没有达到理解性掌握,不能将新知真正内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导致对新知的不求甚解或只理解只言片语。其结果是新授课变成复习巩固课,新知(新概念、新公式、新原理等等)的学习被速成、被弱化到极致,新知学习的过程变成可有可无的课堂环节。

先学后教是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正如许多同仁所分析的,先学后教不是不教,而是教的目的和教的方式有别于学,重在学前引导、学中辅导、学后督导。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

在笔者看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首先比较适合一些特定的课堂教学内容,即那些学生自学的难度不大,往往不涉及精深的、过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等内容。这与20 世纪中后期卢仲衡先生倡导的自学辅导法适用的范围大致相当。尤其是对于诸如数学中的技能性的学习内容、规定性的概念(比如,外延式定义的数学概念)等比较适合。其次,这亟需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流程。以下一例就是洋思中学某节课的一个剪影。

教师: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 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 页至24 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 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洋思中学先学后教需要学生具有良好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更需要教师因材施教。而相比之下,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作用不是被弱化了,而恰恰是更强了。

(五) 对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合理使用建议的误读

对课程资源有效开发与合理使用建议的误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用导学案替代教科书,探究、合作、问题驱动等必要环节被辨析题、简单判断题、巩固强化题所取代;撇开教材而随意拼凑,将教材提供的、建构式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压缩为速成式的死记硬背。

产生这一问题的症结在于:误读创造性用教材教,没有有效利用教科书资源,由以本为本发展为撇开教科书另搞一套,从而导致教科书资源的严重浪费。

事实上,教师使用教科书的过程,既包括创造性运用的层次,也有误用机械使用基本合理、有一些新意等层次之分。[1]

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在创造性用教材教的口号下,敢于质疑教材,这是历史的进步。然而用教材教也有误用的可能,例如,正是由于任课教师对教科书的解读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导致课堂教学最终偏离目标”[2]教师不仅对于教科书编写意图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对教科书的课堂运用水平也有层次之分;正确理解并有效利用教科书资源,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3]

不仅如此,在当前大量的导学案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倡导的问题驱动式呈现方式被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形式化的定义所取代——概念学习又回到了以往的死记硬背,而引导学生探究、合作的问题情境也被大量的辨析题、巩固题等所取代。姑且不评论来自教师原创的、原生态的导学案质量如何,而问题驱动式呈现方式所期待的帮助学生积累学科的基本活动经验,获得理解性掌握,既要保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体现浓厚的学科韵味,培养探索发现的能力”[4]似乎成为一种奢侈品。事实上,对于教科书而言,同样是动手实践环节,在问题驱动式与接受式的呈现方式、归纳式与演绎式的呈现方式中,其功能和作用往往具有质的差别——“一种是对规定性、事实性内容的一种验证,而另外一种则是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原理(而将新知藏在实践活动之中 [ 5],体现概念和原理等新知的抽象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经历一次抽象过程,获得思维方式的一次飞跃。

四、对策:淡化差、尊重异,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读懂课堂教学内容

(一) 淡化差、尊重异

差异一词英文是differencedivergencediversity,一般的解释是区别不同。事实上,差异一词既包括的含义,也包括的含义。前者的含义与厉害等词的词义相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笨蛋等,而后者的含义则是,即不同差别等。

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更需要教师淡化差、尊重异,而不是采取统一化的、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否则,这些单一化的方式方法和素材等,仅仅对思维敏捷性好的那些学生有利,而对于慎思型的学生而言,则是极其不公平的——一旦教师采取放羊式方式,慎思型的学生仅凭自学是很难跟上课堂教学节奏的,当堂快速的层次训练和学生自评,最终可能导致为数甚多的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急剧下降。

(二) 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的根本,首先在于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课堂教学;其次在于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毕竟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只有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获得动力,学习才能更加有效。第三,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尊重学生,尤其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三) 读懂课堂

读懂课堂就是要把握并自觉践行现代课堂教学观。事实上,课堂教学是积极参与、师生交往、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开展积极的、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并在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诱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而真正有效的课堂参与是在主动的行为参与基础之上的认知参与,进而达到情感参与。课堂教学不仅需要教会,更需要将其发展为学会会学”——“学会表明教师的已经发挥作用,而会学则是期望学生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 读懂课堂教学内容

在诸多异化现象的背后,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任课教师读不懂课堂教学内容背后的东西。教师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学科内涵知之甚少、理解肤浅,课堂上的许多行为仅仅关注了教育性而忽视其学科本质。以小学数学“2 的认识一课为例,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大量行为仅仅停留在“2”的写法和读法之上(这固然必需而且重要),但是,对于作为基数的2”——即刻画双元素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多个双元素集合构成一个等价类,而“2”就是刻画这一类集合的共同特征以及作为序数的2”———2 1 1,比3 1 等,轻描淡写。其实,一些任课教师自己对此知之甚少,因而他们也只能在教学形式的花梢上做表面文章。因此,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是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渠道。

板块三:导学案,用是为了不用

声音:随着导学案在课改学校中的广泛运用,部分教师因为对导学案的认识不到位而产生误读,对导学案的使用不科学而走入误区。

一股声音认为,导学案绑架了教师,绑架了学生,绑架了课堂,学生从受教师的控制走向受导学案控制,根本上没有改变“教”的牵制。随之而来,导学案的预习任务前置到课前,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堂上,学习变成了处理导学案上的几道题。

另一股声音以为,导学案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角,教材、文本退居二线成了配角,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只围绕导学案展开,脱离了课本这一经过精挑细选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不能深入探讨,入宝山而空返。

(声音来源:互联网)

观点1 @原绿色:导学案是一座桥

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离不了导学案,他永远成不了一个优秀的老师。

教案是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使用的预案,学案是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使用的预案,导学案则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向以学生“学”为中心过渡的课堂师生共用的预案,所以导学案是一座桥,是课堂改革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要架这座桥,也就是为什么要用导学案?因为以教师“教”为中心和以学生“学”为中心像两座各自独立的山峰,中间隔着很难逾越的鸿沟,要想 “天堑变通途”,教师不再唱独角戏,不再满堂讲,把学习还给学生;学生不再被动听,不再光接受,而主动、积极、愉快地学,又会学,就必须借助导学案这座桥。这座桥既是教师导学的“施工图”,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是实现课堂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一个“规范”。有这么一个“规范”,师生会从被动逐渐走向自觉,从必然逐步走向自由;不用这个“规范”,受习惯思维和动作的影响,师生很容易滑落回原先的轨道上去,或者跌落到“四不像”的深渊中。

这座桥要怎么建,也就是导学案要怎么设计?这要从教师素质、学生情况、学科要求等因素具体分析,要分学科、分学段、分层次统筹设计。比如语文、英语类学科,教师的示范不可少,数学类的点拨启迪更容易见效,音体美等学科学生的练习当然更多。比如小学低年级要呵护学生的天性,维护学生活跃的思维,注重学习习惯养成;中高年级适宜用问题启迪思维;中学就可以给学生更大的驰骋空间了。另外,班内学生自学程度的高低、自律能力的强弱,也都要相应和对称。导学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师生学习目的更清晰,路径更具体,效果更好。所以,一般学校都会让教师集体准备通用的导学案,教师上课前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加以调整,上课时还要根据学生学习进程灵活操作。

这座桥要怎么走,也就是导学案要怎么使用?这也是一个技术活儿。导学案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如果把导学案看成包治课堂弊病的“神药”,机械地去用,那就是教条主义。导学案毕竟只是学习的一种辅助手段,而教学的总目标才是课程标准。如果课堂不从学情出发,不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是为了完成导学案,那这种行为就是地地道道的“懒汉行为”。要时刻记住,导学案只是手段、载体,培养人才是根本目的。所以,不要为完成导学案而使用导学案,不要让导学案成了课堂的主宰,要关注学情,关注生成,关注育人总目标,关注生命,一直到学生学会为止。绝不能不能丢掉育人的根本,丢掉教材,偏离育人方向,舍本逐末。

这座桥要建多长,也就是导学案要用多长时间?这要看桥的结实和精美程度。桥的长短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师生自己的观念、素质和行动,直接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效果。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时间的长短决定桥的长短。导学案设计的科学与否,使用的效果如何,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快慢决定使用导学案时间的长短。学生拥有了学习能力就走过了这座桥。导学案在课堂改革之初是必不可少的拐杖,但一个人如果一生离不开拐杖,他一定是一个残疾人。

导学案就是学走路的扶手,丢掉拐杖自己走路才是目的。在安阳市殷都区课堂改革之初,曾有一个体育教师一手吊在单杠上,一手拿着导学案看流程。我们表扬了他的这种精神,但如果一个老师上课离不了导学案,他永远成不了一个优秀的老师。在学生自学能力没形成之前,使用导学案会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但当师生都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流程,有了学习能力,导学案就可能会变成废纸,完全可以放弃了。在课堂改革中,我们借助导学案,但最终培养出会学习的人才,是不再用导学案。

(作者系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中国小屯教育集团总校长)

观点2@赵平:导学案好比拐杖

一谈到“以案代本”我们就认为这是异端,就一棍子打死,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就不自然的走上了一个极端。

导学案的终极目标无疑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编制、使用应该有一条清晰的线索,那就是具体→粗放→无招胜有招,即在课堂改革的不同时期,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导学案的编制应该有所变化。说得形象一些,导学案好比是拐杖,利用拐杖走路,并不是要它伴随终生,而是尽快地丢掉拐杖达到健步如飞的目的。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专家们编制的教材更多的是提供给教师教的材料,而不是学生学的材料,即使现行的课标教材有这个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但是也肯定不是对全国各地的每一所学校都适用。因此,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对教材进行二度整合、创作,比如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来深入理解教材,同时补充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材料以及点拨学习方法等。

总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导学案的终极目标。另外,由于我们考试评价制度不完善,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对导学案不能正确使用,上课的着眼点停留在本堂课的知识上,关注学生的知识记住了没有,而不是探讨学习方法是否高效。这样的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就很难达到“具体→粗放→无招胜有招”的层次。

须知无招的前提是有招,不但有招,而且一招一式都应该是非常清晰的,练得非常扎实的。在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上,首先应该看“招”使得对不对,而不是看这“招”能够打倒多少敌人,所以说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这也正是很多老师、学校虽然在操作高效课堂,但是学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导致最后夭折的原因。

最后谈谈本人对“以案代本”的看法。任何一个事物我们全盘肯定或是全盘否定显然都是不对的,所以一谈到“以案代本”我们就认为这是异端,就一棍子打死,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前文谈到的教材以及对教材二度整合再创作的问题,我校的数学学科就做得非常好。

他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努力,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材,真正实现了“以案代本”。他们认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利用教材,他们把教材进行深度加工后形成导学案,学生在学习时就不用再使用教材了。

这样做的优势很多,这里只说两点:一是学生的学习方便快捷,即在学生学习时不用又看导学案又看书,那样就导致什么也看不好、什么也学不精,走马观花;二是使具体操作、探究活动能够真正落实。我们看到,教材确实也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操作活动,但是学生往往不去认真做,而是在看书时直接看最后的结果,这种无过程而直接拿结果的做法也恰好是学习方法的缺失,是一种弊病。所以说“以案代本”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系河北省围场县天卉中学教科研主任)

专家观点

@本刊特约观察员于春祥:导学案问题急需诊断与矫正

导学案作为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课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效课堂在全国的广泛推广,其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到过全国100余所学校进行过课堂调研,所到之处,导学案都会成为一个关注点。调研中发现,在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现分述如下:

满“案”“题海”战不休

不少导学案受功利主义影响,信奉“练出效益”,错误地将高效课堂的“以学为主”,赤裸裸地变为“以练为主”,导学案大多呈现这样一副面孔:开篇预习题,再是展示题,最后达标题。如果把导学案的冠名去掉,俨然就是一张课堂测试卷。这样就把以往的考试战题海,变成了如今的天天战题海,堂堂战题海。导学案如是,性质就变了。决不能允许应试教育的“题海”,假借导学案而还魂。

课堂原本是“基于问题的解决”。实现从“试题化”向“问题化”的转型,是导学案改革的当务之急。

以“案”代“本”令人忧

所谓“以‘案’代‘本’”,指的是在一些课堂上,以导学案代替教材文本的现象。导学案就其实质而言,不妨理解为“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文本”。当然,我们不反对对教材文本的改造与整合,但是,我们依然要保持必要的“教材文本敬畏”。完全脱离教材文本,仅仅凭靠“一张纸”,甚至,宁信“纸”,不信“本”,可就本末倒置了。

课本上有的东西不要再大面积地搬运到导学案上。导学案的任务就是搭好“脚手架”,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教材进行学习。好好读书永远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导学缺位成死穴

导学案多重视“学什么”的设计,而对“怎么学”普遍有所忽视。这里的“怎么学”更侧重于学习方法。学法指导的缺位已经成了导学案的“死穴”。有些看起来貌似学法指导的设计,其实,大多都是学习要求。作为教师设身处地从学的角度,与学生分享学习方法的少之又少。

教师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尤其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支撑。在导学案的设计中,与“学什么”相对应的应该有“怎么学”出招。

容量超载课难收

每节课导学案的容量究竟多大才合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从现状看,容量超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现象。有些导学案的案卷长度比教材文本还长。致使许多课都在课堂达标环节不了了之。

建议实施导学案瘦身计划,每节课导学案卷长以16K正反一张纸为宜。问题和练习都要精选。

另外,诸如,导学案层次性不清晰,评价标准不具体,印刷浪费现象等,都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

板块四 取消导学案

原作者 崔其升 杜郎口中学校长

20111025日,杜郎口中学举办了杜郎口中学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分享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成果并研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走向。

杜郎口,一所学校、一个课改符号、一种教育观,大名鼎鼎又极度敏感。它曾经改造洋思中学的讲学稿,创造出半个中国的学校都在使用的导学案,这是一大创举,也是一大贡献。如今,它又做出了惊人的举动:全校取消导学案。世界上最难的超越,无外乎自己创造了它,又亲手消灭了它。

导学案的出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它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学中心过渡。随着课改的深入,导学案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于是,杜郎口中学在近期取消了导学案。导学案的取消,代表着彻底瓦解教师用导学案对学生思维的隐性控制,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化学习课堂的愿景。

导学案作为学生的学习依托,让学生从课堂上接受教师的讲解,始终处在被教师支配状态下,走向教师把编写好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路线图自学,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并填写答案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学生思考问题、搜集信息、整合资源、查阅资料、答疑解难、积累学业基础、理清做题思路、把握做题规律,这无疑比教师满堂灌、一言堂,学生被动听讲前进了一大步。可是如果从学生素质方面考虑,过度依赖导学案有可能阻碍学生一系列能力的提升,例如自主能力、质疑能力、联想能力、探索能力、辨析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突破能力等。

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师传授了多少已有的知识,也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更不是为备战考试储备了多少内容。如果把教学当作对付考试的手段,那将是一种悲哀,有可能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课堂的本意、课堂的方式、课堂的目的、课堂的走向、课堂的主旨、课堂的状态、课堂的价值、课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教育兴则国家兴,学生素质强则国民强。如果到今天大多数人还认为课堂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升学,升学只为评价,评价只为功利,功利只为个人,个人才是人生的意义,则中华腾飞休矣,民族振兴休矣,中国未来休矣!如何改变这些认识?近期,我对教学有了新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转变教的方式,变师教为生学,变师控为生主。正常人最大的渴望是被人认可,学生的最大期盼也是在课堂上被师生认可。这种认可是通过自己的表现、表演、表达,或写、或吟、或唱、或论、或辩、或演来获得的。教师的最大功能就是营造一种气氛,提供更多机会,相信学生、发动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具备的两大功能,一是吸收,一是释放。但是现在的教育,只知道学生是吸收者,只考虑给予学生,而没有想到学生同时还是释放者。学生所需要的,正是这种的价值、的作用、的意义、的存在。所以,导学案虽有一定益处,但如果认为它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且长期使用,那么,这种认识就是有局限性的,还没有深入到教育的本质。拥有导学案是取消导学案的基础,导学案充其量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路标,是在学生缺少学习能力、学习愿望、学习需求时提供的样板,但是不应该长期存在。如果教师在课堂中能够尽早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愿、自主、自觉的学习习惯,形成一种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师就是英明的教师、杰出的教师或可称之为教育家。这也回应了叶圣陶先生的教师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科学论断。

二是文本内容的开放性、广博性、联系性。课本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样本,是参照,是载体,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教学内容。知识是无限的、全新的、动态的,导学案只能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或说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瓢。导学案作为一种参考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让学生把导学案当作任务来完成,则大错特错。学习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增长智慧。学生必须将教材中的内容上挂下联,思考其中的联系性、延伸性、开放性、创新性。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好思考、多联系、勤对照、挖本质、找规律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洞察力、整合力、分析力、创造力等能力就可以不求自得,由此产生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的快乐感、荣耀感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

三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主体、成为主人、成为主角,由学知识上升到长智慧,最后达到健全的学生人格:自主自信、自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无畏、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教育是启发人性的过程,教学是完善人格的过程。如果长期使用导学案,学生学习的依赖性过强,就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里生发出进取、向上、踊跃攀登的强烈愿望。教师原来的满堂灌方式虽然改变了一幅模样,但是学生仍然是应付的无奈之举,没有真正解决从要我学我要学的蜕变转身。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自我上进、自强奋斗、不甘人后、勇于担当的公民。只有开放、民主的课堂才能实现这一愿望;只有让学生把思维的神经完全伸张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才可能将学生潜在的智慧激发张扬,让其自由驰骋。也正因如此,导学案被认为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前的一项预备、一根拐杖。一旦形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它就完成了使命,就像拴在婴儿胸部的棉绳,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走路,但当孩子逐渐学会走路后,棉绳就可以束之高阁了。

导学案的起始阶段,学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了让学生掌握学情,理清知识脉络,明白知识的框架建构,给学生使用教师编写好的导学案是有价值的。但作为教师,心中一定要知道,这只是过渡、磨合、准备。随着学生对导学案的熟悉,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让学生比较师生间导学案的优劣。这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绝不是教学中的必备,否则,只是教师模式的微小进步,还没有改变教师主持课堂的本质,对学生的独立自主、潜能挖掘、性格健全没有益处。

没有导学案,学生会编写导学案,或根本不用导学案。学生通过学习的权利、学习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习的规律,逐渐提高自我的素质与能力。当学生对学习拥有强烈的渴望时,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学校不应该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枷锁。学习没有金玉良言,没有制胜法宝,没有可套用的秘方绝学,而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灵的激动、感动、打动,是一种其情也动、其意也切、其感也深、其悟也道的过程;学习不是一种强加的压力,而是一种让学习者的心理更加舒畅、心态更加平实、心灵更加感动的过程。以学习为快乐,以学习为幸福,只有如此,学习才会是一种愉悦的感受,而不是一种任务,更不是一种负担。

导学案由有到无,是学生学习成熟的标志之一。当学生愿学习、爱学习、会学习时,就意味着学习已经从要我学我要学,然后到要学我。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从枯燥的学习走向了追求心灵解放、神情愉悦,那么不论是投入程度还是内心感受,都与之前大不相同。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吧,因为学生渴望;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追求吧,因为大势所趋;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快乐吧,因为学生的身心发展会提升我们的国民素养。

从学生的心理、心态、心灵去研究教学吧,因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学生更健康、让祖国更强盛、让民族更伟大、让未来更美好!我们期待全国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还给学生自由、快乐、幸福。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学课堂上轻松学习
透视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异化现象
听课的技能技巧
区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行为规范
有效课堂的十二个基本标准
有效课堂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