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的知名度比李白和唐太宗还高,谁都认识他!| 读唐诗学历史游名胜No.61



朗读者 | 小雪姐姐





>>  译文  ??



千里黄云遮天日色暗昏,

北风吹着归雁大雪飞扬。

不要担心前路没有知己,

天之下哪个不认识您呢?



>>  作者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将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赏析  


在唐人赠别诗篇中,那些凄清缠绵、低徊留连的作品,固然感人至深,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却又以它的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于慰藉之中充满信心和力量。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以希望为慰藉。



>>  旅游  



卢纶备考期间曾在终南山居住过一段时间,终南山离长安的距离不到50公里,卢纶当时选择在终南山居住备考除了因为离长安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终南山的风景。高适和董大于睢阳分别,今天的睢阳是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睢阳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睢阳被誉为“中国火文化之乡”。


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应天书院是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又称应天府书院。其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位于商丘古城南湖畔,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


燧皇陵又名燧人氏陵园,上古时期在商丘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的墓园,位于商丘火文化景区,即商丘古城西南三里处。


你们知道和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反的一句诗是什么吗?在第二届诗词大会上于一位老师说过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此城有4500年历史,据传是一万年前发明钻木取火的地方
长安三万里与三百里梁园丨大河风物
民权县作协主席团成员作品展之《布谷声里话归德》(散文)
河南最“低调”古城 做过六朝古都 地下藏5座古城遗址却少有人知
天府书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