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陶瓷鉴定入门浅谈(三) -- 中国收藏交易网

    (接上期)
    鉴定古瓷的具体步骤
    造 型
    造型是鉴定古瓷的第一要素,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瓷器的造型如同人的骨架,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留下岁月的痕迹。在手工制坯的年代,造型有规律地演变发展,每一件东西都会打下历史的烙印,如果一件器物造型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特点,无法通过排比将其归属到那个时代中去,应当就可以断定为仿品了。有些套用真品模子的克隆瓷,看起来造型近似,但细微之处定有区别,古代拉坯、立坯都是在不经意中瞬间完成的,古器物造型有着动感的韵律美的。现代仿品在拉坯时注重模仿,小心谨慎放不开,浇注的模子就更不用说了,肯定呆板很多。大器的仿烧在分段的位置、拼粘的方法、底足的处理不可能没有差别,在造型上做到与旧器完全一样是很难的。
    胎 土
    瓷器的取土对于胎土是至关重要的,现代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地方取到与几百年前同样风化程度的瓷土。对胎土的感觉需要看足够数量的器物底足才会有所领悟,如果没有条件看整的器物,观察一定数量的瓷片(标本)断面也是可以的,没有足够的实物观察经验,古代器物的旧胎是什么样心里肯定没底。其实很简单,当你积累了足够量的残片时,不用别人讲,你自己就能准确地区分不同时代的瓷胎特征。就景德镇来说,元、明、清、民国瓷胎有着明显区别,认真观察定可区分。现代仿品已经注意开始在胎土上做文章了,但是由于人工粉碎成本过高,只有一流的赝品完全使用人工,一般的仿品从胎土上看还是有破绽的。看古瓷残片标本时,要注意胎土颗粒的粗细、胎质的致密度、颜色深浅、分量轻重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优秀的鉴定家能够从瓷胎正确地区分出历代瓷器,当然这需要长期的亲密接触和把玩观察。
    底 釉
    底釉是指器物上除去花纹以外的素地部分,当然没有花纹的单色釉也包括在内,可以比喻成人的肌肤,有松紧、老嫩、薄厚、颜色、亮度之说。首先看松紧,釉面光滑紧绷或者胖肿疏松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可以用一块康熙的瓷片和一块光绪的瓷片加以对比,前者釉面是紧绷的,后者是疏松的。老嫩即火气的问题,目前的仿品大多火气较大,在这一点上一看便知。底釉颜色最容易理解,既使是白釉也有区别,白与白也不一样,有的白中发黄、有的白中泛灰、有的白中闪青、有的白中透绿,必须细致地观察,没有绝对准确的形容词和表述语言。比如永宣青花的底釉普遍发青,仿品与之相比往往不是青过了头就是青不够,这需要见过真的永宣青花瓷才可以判断出哪种闪青色是对的。此外,还要注意其釉面的光亮度,以明代为例,早期的官窑青花釉面最亮,最晶莹,明晚期的嘉靖、万历釉面的光亮度明显减弱。通过观察残片的断面,釉面薄厚的问题一目了然。以青花为例,元青花的釉面普遍薄而润,色发青白;明初青花釉面的普遍厚而亮,色发暖青色。清康熙又有亮青、亮白之说。再者釉面的润度也要注意,现代煤气和电炉烧制的釉与柴烧的旧物相比,火气太大,或干涩无光或贼亮过度。每一个时代的底釉都有自己的特征,相邻的朝代底釉既有细微的区别又有其共通性。
    彩 料
    彩料比喻成人穿的衣服,瓷器旧有的各种颜色都是纯天然矿物质颜色,每一种彩料在一定的时间内都相差不多,古代人做事情很少朝令夕改瞬息万变,一成不变因循守旧者居多。明代彩料的研磨和提炼的方式没有太多的变化,从表面上看都不是很干净很纯。清代色彩配制有了质的飞跃,纯度提高,但和现在的化学彩料比较还是不一样。学习彩瓷一个是记住每一种颜色的色标,一个是记住各种彩料的搭配方法。什么时代出现了什么颜色,什么时代这种颜色发展到最高峰,什么时代这种颜色绝迹,?听起来比较复杂,但实际上很简单,青花只算一种,记住各个时代的深浅、浓淡就行了。五彩颜色不过五六种,粉彩也不会超过十种,一种一种的慢慢记,可以先记住明代有几种红色、清代有几种红色,依次而下是黄、绿、蓝、白、紫、酱、赭、藕荷等色,这些都是有特定规律的,没有太多逸出旁支的颜色。相同时代的颜色没有太大的变化。现代仿烧的彩瓷彩料纯度很高,不是不到位,而过于漂亮,过于鲜艳,成为光鲜照人的现代工艺品。还有的清代仿品在一件器物上同时出现明代的红彩,清初的绿彩,民国的黄彩,明显地张冠李戴,哪儿也接不上哪,是东拼西凑的新东西,只要我们记住明清彩色的原本的样子,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破绽。
    纹 饰
    纹饰的画法主要看笔触,因为许多中档以上的仿品上是照图录上的花纹描绘的,因为要模仿所以小心拘谨,放不开,运笔没有恣意流畅的感觉,学过美术的人会较快地领悟这一点。瓷器画面的花纹要符合所处时代的规律,瓷器上的常见的山水、人物、花鸟、庭院、昆虫的画法各个时代有所不同,比如明万历年间不论官窑、民窑人物的颜面、头部、衣服和与之相匹配的景物都有一定之规,符合那个时代的时代特征,散发着晚明社会的民俗气息。单就一种图案的话,比如龙纹的画法,唐代已经十分成熟,之后不断演变,各个时期都不相同,如果一件标明成化的瓷器上画的是具有晚明特征的龙纹,最起码可以断定时代不是成化的,有没有可能是新仿综合其他的因素再作商榷。纹饰的细节需要花大气力做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针对克隆瓷还需要仔细观察所有花纹的细节是否到位,笔触是否灵活,有无模仿描画的痕迹等。一般描画的图案看不见笔锋,更有甚者是印上去的。
    举足轻重
    “举足轻重”是一句家喻户晓的成语,用在这里是一句双关语,第一层意思是说在鉴定时把东西拿起来离开地面才能感觉出器物的分量;第二层的意思是说底足是作假者最容易忽略的薄弱环节,行家拿上手一看底部的处理方法,就可以大概知道东西价值高低。中低档仿品的仿烧者有的根本没见过真器的底足,完全凭想象去处理。要看过一定数量的标准器底足,伤残的也没有关系,北京有一批80年代下岗工人专门捡建筑工地上的出土瓷片,20年下来眼力独到,有相当水平的鉴赏能力。这批业余专家的眼力源自于瓷胎和底足深刻认识,因为瓷器的底部相对厚实一些,其他部位摔烂了,底足往往存留下来。底足是反映烧造工艺的最关键的部位,会有制作中形成的一些自然特征,需要花大气力去学习。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是瓷器鉴定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考验人们鉴定能力的关键环节,相对于前面所谈的造型、胎土、底釉、底足、彩料、纹饰等特点来说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不是死记硬背能够解决的。它涉及到古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烧制工艺等诸多方面知识的掌握。看见一件东西先能迅速将上述六个方面的特征汇总总结,得出理性的判断。有的东西也许只看造型一个步骤就不用再往下看了;而有的东西,特别是克隆瓷需要都看完所有的步骤,认真仔细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有的甚至还要琢磨几天或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把所有的细节连贯起来综合思考就是综合分析,我们当然不能忽视细节,因为细节恰恰是最容易发现破绽的地方,但另一方面细节也是现今仿者最用心思的地方,如果你只注意了微观上的细节部分,而忽视在宏观上把握造型、胎土、花纹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就容易步入“盲人摸象”的误区。目前有的仿品单看哪都对,但是整体看就是别扭,不协调。克隆瓷虽然是照原物临摹的,但造型线条、胎的粗细、釉的质感、花纹的画法、烧造工艺完全到位、毫厘不差也很少见。有的地区仿古瓷完全恢复了过去的手工方法,不惜工本请老技工砌龙窑用松柴烧制,重复过去所有的烧造工序,即使如此出窑后可以以假充真的高仿品仍然廖廖无几,道理很简单,再现历史的全部是不可能的。如果一件器物所有的方面造型、胎土、底足、底釉、彩料、纹饰都符合真品条件的话,还要看相互之间的搭配是否合理,有的明代彩瓷用的是清代的颜色、清代前期的青花出现了民国的洋蓝、元代瓷器上出现晚明的纹样、康熙的双犄牡丹出现在明中期的瓷器上。这些张冠李戴错误搭配肯定是新仿。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我们对历史、文化、烧造、艺术等诸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需要在观察和触摸众多真品中逐渐培养,不能急于求成。走遍全国各省会的交易市场,到处充斥着假货和赝品,当我们置身于此时特别要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叶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祭蓝釉留白龙纹菱口盘
富丽堂皇的万历五彩瓷器
关于元青花收藏,还是得从每一个细节出发
瓷器鉴定的五大要领(下)
德化白瓷
瓷器断代分成多少个时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