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训练试题汇编30题(2)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B.“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C.“陛下”,本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进言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的敬称。
D.“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意义相同的词语还有“崩殂、驾崩、仙逝、薨、不禄”等等。
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仙逝即去世,像仙人一样离开人间,是对“死”委婉的说法。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第,即登科。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等次。隋唐时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
B.冠,即弱冠,古代男子到了20岁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
C.嘉祐,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用于纪年的专有名号,中国的年号制度是从秦始皇称帝开始启用的。
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C 年号制度从汉武帝开始
13.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本题考查理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项“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错,“授任湖州司士曹事,不久授任太学博士”可以分析出“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偏将,副将,将军的辅佐,此官制始设于春秋,通常由帝王拜授,也有大将军拜授的。
B. 刑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事务的官署职务,其最高掌管为刑部尚书。
C. 实封,食邑制度之一。封户有虚实之别,其封国并无疆土,封户亦徒有虚名,唯加实封者,才能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 “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也有作降职远调的例“左迁”,表升迁的词语还有“擢”、“升”、“出”、“陟”等。
 D.出,出,指出京受任。《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中的“出”,就是指张衡离京任河间王的相。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选试合格,才能授予官职。选试除以身、言、书、判为标准外,还有宏辞、拔萃等名目。规定试判三条,称之为拔萃。
B.唐高宗永徽二年开始,赐五品以上官员鱼袋,饰以金银,内装鱼符,出入宫廷时须检查,以防作伪。其中三品以上官员官服为紫色,用金饰鱼袋。
C.古代敬称刚去世而初拟定谥号、庙号的皇帝为大行皇帝,若是皇后则敬称大行皇后。“大行”意为“永远离去”。
D.唐时,中央官员在陪都(东都洛阳)任职,称为分司。洛阳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远非偏处关西的长安所能比拟,唐朝天子常常因为漕运不济和关中歉收而将整个政府机构迁到洛阳,称“就食东都”
B
16.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庶孽,指品行邪恶的平民。庶,平民百姓,与“士”相对;孽,邪恶,也指不孝。
B.圣人,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出类拔萃的人。
C.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
D.五伯,即“五霸”,通常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A。“庶孽” 指品行邪恶的平民有误。“庶”与“嫡”相对,指非正妻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
1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足    (    )(3分)
A.“幼孤,随母适胡氏”,  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幼年丧父,“独”指老而无子。
B.“洪熙元年”中,“洪熙”足指明仁宗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此后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庆历四年”“元和十年”均是如此。
c.“海盐民”中,“民”足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和足下等。
D.由于受时代的限制,人对四方异族的了解有限,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对南方各族常称“百越”或“越族”。
C足下不是称呼百姓的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和《诗》《书》《礼》《论语》合称为“五经”。
B.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口之一。
C.幽、厉指周幽王、周厉王,“幽”“厉”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所给的溢号。
D.免冠,脱去帽子,古时表示谢罪。京房要直谏皇上,故先“免冠”以谢罪。
[答案]A《论语》不属于“五经”之一,《春秋》为“五经”之一。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称制,指封建社会里君主即位执政,也可指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B.敕,封建社会常作自上命下之词,特指皇帝的诏书,如奉敕,宣敕。本文“敕镇代”指皇帝下令让于烈镇守代邑。
C.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自周代以来,三公专指太师、太傅、太保,唐宋后成为一种虚职。
D.稽首,古代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本文中“稽首”即为臣子跪拜国君的礼节。
C,C项“专指”错误。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我国传统农历历法,文中“朔日”指每月初一。另外,每月月圆那天称“望日”,通常指十五,每月最后一天称“晦日”。
B.“再拜”通常指拜两拜,是古代一种表示恭敬的礼节;旧时也常作为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文中此词用法为后者。
C. 天干和地支按照固定顺序相互配合,可用来纪年、月、日和时。文中“甲戌”指甲戌年,它的前一年是癸亥年。
D.“玉堂”原指玉饰的殿堂,常用作对宫殿的美称,汉朝时是皇宫中的一个殿名。而文中此词指官署。 
 C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化常识最新专项练习(二)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简版 全国近七年的文化常识试题;超全面文化常识大汇编
做了六年的高考语文真题,我们找到了最有可能考到的文化常识!
历届古代文化常识真题探究解析 六年高考真题
2023届新高考文化常识专项训练(中)
2023高考二轮复习文化常识竞赛题组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