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DRAM小结 — Windows Live

SDRAM小结

1,SDRAM的地址线,

在我们一般用的什么SRAM啊,PSRAM啊,RAM啊,一般而言都是有多少根地址线,然后可以算出寻址空间,比如有11根地址线,那寻址空间就是2的11次方减1。但是SDRAM是分列地址和行地址的,行、列地址线是复用的,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到说寻址空间有多大多大,但是看看地址线怎么就那么几根啊,呵呵。SDRAM一般还有2根BANK的线,分成4个BANK,在有的处理器的SDRAM控制模块中,这两根线可能映射到地址线的某两根去。一般芯片常按照以下方式写芯片的配置,比如4Meg x 4 x 16,那这个芯片就是256Mbits。其中16指数据线是16根,中间一个4是只分4个BANK, 每个BANK是4Meg。 

2,SDRAM的初始化

SDRAM上电后使用前必须要经过一段初始化操作才可以使用。这个操作过程是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如下

A:   precharge

B:   auto-refresh

C:   Load Mode Register

D: Normal Read/Write

在上电后输入初始化命令值钱,最少要100us延迟(这个其实很容易满足,呵呵)。

在输入precharge命令后,因为必须是对所有BANK进行Precharge,所以A10这个管脚要设置成高,因此在Precharge后面要做一个读的操作,这个操作最主要的是在SDRAM的寻址空间里设置的地址必须是A10是高的。

在输入Auto-refresh命令后,一般要跟几句空操作或者读什么之类的,反正要达到延迟的目的,以使得SDRAM有时间来完成refresh。

之后就是要设置SDRAM的模式寄存器,这个寄存器里一般设置了burst长度,CAS,burst类型,操作模式,还有是设置SDRAM是工作在单个读写操作还是burst操作下。而这个寄存器的设置也是通过地址线来设置的,所以在发出Load Mode Register命令后要做一个操作可是使得在SDRAM的地址线上出线的值就是你要设置的值。这里很有必要提醒的一下的是,这个操作是8位的操作,切记切记。

设置完模式寄存器后就进入正常操作模式。

实际上具体的操作要跟选用的处理器的SDRAM控制模块相结合来设置。对于这些初始化命令比较直观的理解就是拿逻辑分析仪来分析。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下CAS这个参数很重要。还有SDRAM必须要刷新的,因此刷新频率可以按照手册算出来的,但是设置的高一点也是可以的。常常SDRAM都有工作频率,但是也可以工作在低一点的频率上,比如PC133的,你工作到100也是可以的,设置基本不需要修改。 

3,其他

我们有时候看到有的原理图上数据线有倒过来接的,其实这个无所谓的,反过接,写进去的就是反的,但是读出又反了一下,反反两次正好没反。

延伸一下到DDR,其实DDR就是SDRAM外面加了一个乌龟壳。因此初始化是一样的。当然DDR一是多了一个把时钟频率反相的时钟,因此有2个相位差180度的时钟。这两个一般都是用同一个时钟源产生,一致性会比较好。还有多了2个DQS,这个也是一个时序要求,一般CPU的控制模块都有设置好了。如果你使用的CPU不含有控制模块,那用FPGA去做一个控制模块的话,那就要好好研究时序了。 
在有些处理器的控制模块中,由于EMI的设置,地址线映射关系复杂,因此推算会比较麻烦,一般如果没有什么映射的话,还是很容易操作的
 
4.内存芯片的逻辑BANK
  在芯片的内部,内存的数据是以位(bit)为单位写入一张大的矩阵中,每个单元我们称为CELL,只要指定一个行(Row),再指定一个列(Column),就可以准确地定位到某个CELL,这就是内存芯片寻址的基本原理。这个阵列我们就称为内存芯片的BANK,也称之为逻辑BANK(LogicalBANK)。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这个阵列不可能做得太大,所以一般内存芯片中都是将内存容量分成几个阵列来制造,也就是说存在内存芯片中存在多个逻辑BANK,随着芯片容量的不断增加,逻辑BANK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从32MB到1GB的芯片基本都是4个,只有早期的16Mbit和32Mbit的芯片采用的还是2个逻辑BANK的设计,譬如三星的两种16MB芯片:K4S161622D (512K x 16Bit x 2BANK)和K4S160822DT(1M x 8Bit x 2BANK)。芯片组本身设计时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允许对一个逻辑BANK进行操作(实际上芯片的位宽就是逻辑BANK的位宽),而不是芯片组对内存芯片内所有逻辑BANK同时操作。逻辑BANK的地址线是通用的,只要再有一个逻辑BANK编号加以区别就可以了(BANK0到BANK3)。但是这个芯片的位宽决定了一次能从它那里读出多少数据,并不是内存芯片里所有单元的数据一次全部能够读出
  每个逻辑BANK有8M个单元格(CELL),一些厂商(比如现代/三星)就把每个逻辑BANK的单元格数称为数据深度(DataDepth),每个单元由8bit组成,那么一个逻辑BANK的总容量就是64Mbit(8M×8bit),4个逻辑BANK就是256Mbit,因此这颗芯片的总容量就是256Mbit(32MB)。
  内存芯片的容量是一般以bit为单位的。比如说32Mbit的芯片,就是说它的容量是32Mb(b=bit=位),注意位(bit)与字节(Byte)区别,这个芯片换算成字节就是4MB(B=Byte=字节=8个bit),一般内存芯片厂家在芯片上是标明容量的,我们可以芯片上的标识知道,这个芯片有几个逻辑BANK,每个逻辑bank的位宽是多少,每个逻辑BANK内有多少单元格(CELL),比如64MB和128MB内存条常用的64Mbit的芯片就有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①16 Meg x 4 (4 Meg x4 x 4 banks) [16M╳4]
  ②8 Meg x 8 (2 Meg x 8 x 4 banks) [8M╳8]
③4 Meg x 16 (1 Meg x 16 x 4 banks) [4M╳16]
  表示方法是:每个逻辑BANK的单元格数×逻辑BANK数量×每个单元格的位数(芯片的位宽)。芯片逻辑BANK位宽目前的工艺水平只能最多做到16位,因此大家看到几乎所有的芯片逻辑BANK位宽只可能4/8/16三者之一。以前16Mbit的芯片基本采用的单个芯片两个逻辑BANK,但是到了64Mbit基本就都是4个逻辑BANK设计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逻辑Bank
显卡显存的前世今生终极剖析——高手进阶必知
MEMORY系列之“DRAM概述”
主流DDR2内存颗粒的识别、性能指标解释和本人对内存选购的看法
内存BANK&RANK
DDR的物理BANK和逻辑BANK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