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一舜:一份试卷激起的国骂

(图片来自作者)

一份试卷激起的国骂


马一舜|文

元月14号是本学期的期末考试,第一场考的是语文。

本学期我教初一语文,拿到试卷,我首先想知道它考了哪篇文言文,考的竟然是《世说新语两则》!

本册课本中有文言文六篇,分别是《<世说新语>两则》、《论语十二章》、《诫子书》、《狼》、《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其中在文字和文意的理解上最简单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在德育点上意义相对要小一些的也是这篇。

它又放在第一单元,一般期末考试所考的文言文不应该考最简单的——当然,也不应该考得太难。

因此,我在复习时毫不犹豫地把它放在了一边,其他五篇都作了可以说非常扎实的复习,可它偏偏就考了这一篇。

他娘的刚骂过,我就意识到:


没有考你复习好了的内容,就骂娘?尽管考这篇实在有点不应该,但也不至于你来一声国骂。但我没骂出声,能不能不算骂?干脆点——我错了。


接着,我去看试卷最后的作文题,见到的是:《我想说声“谢谢你”》。我的嘴里立马又轻声地蹦出一句:我操!

本学期教材第二单元后面设计的写作训练的主题是:学会记事。编者在“写作实践”栏下提供了两道写作题,其中的一道是《那一次,我真        》。

这是一道半令题作文,横线上什么词都可以填:“快乐”“感动”“幸福”“后悔”……但大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快乐”“感动”“幸福”之类——我知道,学生的这种写快乐写光明写美好写正能量的思维定势早在小学就形成了,有几个学生写到了“后悔”“悲伤”,但没有一个学生写到“失落”“失望”“纠结”“孤独”“愤怒”之类。

过了几个星期,又要单元考试了,试卷上出的作文题是《那一抹微笑》。不少学生写的就是在上次写《我真感动》或《我真幸福》或《我真快乐》中写过了的事情,只是加一两句话向“微笑”上靠了一下,如这微笑让我感动,这微笑让我幸福等等。

又过了几个星期,又考试了,试卷上出的作文题是:《那一抹阳光》。这一次,多数学生仍是写前面写过了的事情(我估计,他们所写的事情,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写过几遍了),只是加了这样一句:那个微笑像一抹阳光温暖了我。

学生看到这次期末考试的作文题——《我想说声“谢谢你”》,一定很高兴,因为他们又可以用上上次写过了的那件事情了:

感动了,说声谢谢,不是很简单吗?幸福了,对给我幸福的人说声谢谢,对那个给我微笑的人说声谢谢,对给我阳光的人说声谢谢,不都是很简单的吗?

我想,他们读小学的时候,肯定有老师向他们面授过这种“擦万金油”的机宜,否则他们不会转靠得这么熟稔。

我知道我班上的刘静怡要写什么了,兰雅思要写什么了,马奥要写什么了……考完后,刘静怡得意地对我说:老师,我把格子写完了。意思是说她的文章写得很长,远远超过了老师对作文篇幅的要求。

我说:好啊。我又对她说:我知道你写了什么,又是在公交车上刷卡时余额不足,你手上又没带钱,正尴尬着,这时公交车上一个陌生人……

我还没说完,她笑起来,说:老师,你真聪明。

学生高兴了,我却生气了,我的血压又一次因作文题升高了,我嘴里自然又蹦出了那一句国骂——

对这一次骂,我绝不认错!

在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作文题被我骂了至少几十次,我恨透了那些重复过多,严重限囿学生思维,单一和僵化学生思想的作文题。

多年前,我受外国中学生作文题的启发,想出了几道作文题,分期让学生写作——

1. 请谈一谈某个你崇拜的名人的某个令你感到很遗憾的缺点。
2. 那一次愚蠢的聪明。
3. 你最想给自己取过什么名字,请讲清喜欢的原因。
4. 你最希望你的父亲是怎样的,母亲是怎样的,他们怎么教育你。
5. 给你未来的室友写一封信。
6. 谈谈你身上最独特的地方。
7.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或其他音乐作品。

截图上是我颇费了些心思,想出后写在一本旧备课本上供学生写作的作文题
 
这是我给初一初二的学生准备的作文题(还有几道我更想让学生写的题,但因为……就没有写出来),还有给初三学生准备的,这里就不展示了。

上述的这些题目,显然更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学生写这类作文题,老师在批改时能藉以窥见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条老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捷径。

可惜的是,我教了三十多年的初中语文,初一初一初三都教过多年,没看到一张试卷上出现过这类作文题,大多数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写了的写好了一件事就可以把它当万金油什么考试都可以应付的作文题。

你看了厌烦与罢,作呕也罢,骂娘与罢,它们总是一次次顽强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让你大为光火,让你……

我这一生骂过许多的人或物,但骂得最多的恐怕就是作文题。

让我再说这份试卷——

这份试卷上的第7小题是道单项选择题,题干的表述是:“下列各项中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题干下所列的ABCD四项,分别是对四个句子中带了点的“俄而”、“期”、“差”、“顾”等四个词的解释,其中B项对“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的解释是“期待”,这解释显然错了,应该是“约定”的意思,答案显然选B。

但我再一看,发现D项中对“元方入门不顾”中的“顾”的解释是“回头”。

我想,这样解释也是错的呀。“顾”在这里是“回头看”的意思,而不是“回头”。我意识到这道题有问题,它有两个选项了,而题目的要求是只选一项。

我们学校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本语文教材的配套练习册,叫《阳光课堂》。在这本练习册中对“顾”的解释就是“回头”。三个月前我在上这篇课文时,对学生说过:《阳光课堂》上对“顾”的解释是错误的,应该是“回头看”。

我还说:不要以为书本上的东西都是对的,不要迷信所谓专家,要有独立思考和怀疑的习惯。我还由此向学生提到了胡适先生的名言:

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

我还对学生把这句名言作了尽可能浅显明了的解释。让我再回到这道题上,这道题是很简单的,别班的学生都会选B,而我班的学生就会因为我的怀疑的习惯和“多事”而势必造成既有选B的,也有选D的,而选D就会判错扣分,这道题显然让我的班冤枉吃亏了。

为了准确起见,我拿出手机百度了一下,百度的结果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顾”有几个义项,其中之一就是“回头看,也泛指看”,没有“回头”的意思。我又查新华词典,结果也是这样。

第二天改卷,上面提供的答案果然是只能选B,选D的一律判错扣分 ,我不觉又骂了一句:我操……!

“顾”的意思是“回头看”而不是“回头”,这实在不是一个难问题,它并不需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才能弄清,作为一个给全荆州市的初中生出语文试卷的人,实在应该有超过辨清这个问题的素质,实在不应该出这个较低级的错误,我觉得骂他这一句似不过份。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因为我的正确或“多事”而吃亏的时候是不少的。这句话要展开说,是很费时间和篇幅的,也是很伤健康的,打住吧。
让我继续说这份试卷——

试卷的第四大题是时文精读,选的时文名叫《你妈喊你起床啦》。我校有个年轻的教师为了弄准答案,在网上搜了一下这篇文章。她对我说:马老师,网上有这篇文章,是中考题。

是中考题?我有点难以相信,因为中考是初三毕业后才考的,而这份试卷是供初一学生上学期的期末考用。我一搜,果然是2019年上海市的语文中考试卷中有一道题。用中考题来考初一的学生,而且是入中学才一个学期的学生,显然不恰当。要么是上海出得太简单了,要么是这次荆州出难了。

在这篇文章的下面出了五个小题,其中一题是“简析本文标题的妙处”。

标题“你妈喊你起床啦”有什么妙处呢?老实说,初看这道题,我还真的回答不出。

作为一个有三十多年教龄的初中语文教师,即使我算不得优秀,也算不得太差吧?我把这篇文章再认真读了一遍,又思忖了一会,我能够想出的妙处只能是:

直接用人物的语言作标题,显得有点新颖,还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我实在再想不出其他妙处了。教研室提供的答案有三点妙处:

①运用第二人称,引起读者共鸣;
②语言俏皮,模仿流行语;
富有生活趣味,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看到答案,我愣了,我怎么也想不通运用了第二人称就能引发阅读兴趣,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就不能?

模仿流行语?“你妈喊你起床”是流行语吗?这句话富有生活趣味吗?我的天,这些我都想不到,而且理解不了,我太差了!

本文的标题是“一份试卷激起的国骂”,但在我的一生中,让我生气的语文试卷,何止一百份,让我国骂过的语文试卷恐怕也不下四十份吧。

我并不是一个野蛮的人,如果你了解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的糟糕,如果你理解了一个有良知的清醒的语文教师的痛苦,你当会理解我的动粗。

……

1999年,羊城晚报曾发表过一篇名为《误尽苍生是语文》的文章,引起过广泛的争论。

二十多年过去了,语文教学还在误,还在误,一直在误!有谁比我对它的“误”感受得更具体更深刻更痛切的呢!

培养发散思维,倡导自由表达,呵护个性张扬,提高民族创造力……对这些口号,我们多么熟悉!

——呜呼!呜呼!

【作者简介】马一舜。湖北乡村教师。一枚园地耕耘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学科质量分析大全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能得95分以上,就是优秀的学生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阅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有感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2013--2014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