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流程 案例,助力教师轻松设计高质量的大单元作业

从单元整体视角出发,是让作业实现高质量的途径之一。站在单元之上教师才能看清全局,摸清教材中的脉络,通过作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落地。

本文聚焦思维和素养发展,结合案例,深度解析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原则及流程,助力教师设计高质量的单元作业。

本文共5326字,仔细阅读14分钟

编辑/杨紫君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708篇原创文章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如何理解基于单元的作业?

※ 整体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

※ 大单元作业的设计要遵循怎样的流程?

有人提出,“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这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状态。作业一定是需要存在的,并且一份作业设计的优劣,对于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

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识记、加深知识理解、提高技能熟练性、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意志品质、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在新课改和“双减”背景下,如果依然延续课时作业,作业负担是很难减下来的,学生的能力与素养也较难得到提升。只有站在单元之上教师才能看清全局,摸清教材中的脉络,据此为学生设计质高量少、实现最有教学目标的作业,并通过作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核心素养的落地。

1

如何理解基于单元的作业?

单元作业是指基于单元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由单元作业目标、作业内容设计、作业统筹、作业布置、作业完成、作业分析、作业反馈等组成的兼容任务与活动要素的系统。

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是站在'单元'层面统筹考虑整个单元的系列性作业,将单元内零散的单一的作业采取删减、增补、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的过程。

单元作业设计在目标上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在内容上强调作业设计的整体性、知识前后的联系性以及基础拓展的层次性;在形式上关注综合性长作业的设计;在方式上提供给学生多选择性的作业。因此,单元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增强沟通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学生作业的真实情况表现,让作业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

2

大单元作业设计的三项原则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作业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整体单元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有最基本的三条原则:

01

整体性原则

单元作业设计要求站在'单元'层面,进行整体性思考,整体规划整个单元和单元内的每次作业,统筹考虑设计整个单元的系列性作业,将单元内零散的、单一的作业练习采取删减、增补、重组等方式合理整合。

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强调作业和教学要进行一体化设计,作业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作业和评价四个方面整合在一起,进行系统考虑。四者关系如下图:

单元内的每次作业既要针对每一课时目标,也要关注单元目标,通过单元作业练习让学生头脑中原来散乱的知识点形成网络,避免单课时作业只顾眼前,仅关注即时效应,让作业更具系统性。提升作业效果。

02

典型性原则

单元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展与补充,是教师检验和完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等,挖掘编写出能体现作业目标的典型内容,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作业目标。

要根据单元教材中教学内容重点,精心没计具有代表性、覆盖面大的作业,做到优质少量,择优筛选,科学安排作业内容、作业数量与作业时间等,努力做到练有所得、练有收益,提升作业时效。

03

进阶性原则

在单元作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作业内容背后的核心概念是否具有进阶性,要基于核心概念的进阶来整体统筹单元作业的设计。

与此同时,要考虑单元课时作业、单元结束之后的整体作业、复习阶段的单元作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体现进阶性。

单元课时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按照识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应用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创新性练习六个层级进行进阶设计,让学生螺旋上升中逐步掌握知识,理解方法,发展思维,从而达到单元目标。

3

大单元作业的设计流程

在进行单元作业设计和实施之前,主要从三方面进行考虑,即: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具体教材、依据学情基础。明确单元目标之后,为建构作业目标,设计作业内容和有效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单元作业设计,可参考以下流程:

01

确定大单元

在确定学科大单元之前,需要明确核心概念,规划出本学科本学段的核心概念的进阶体系,并定位到当前所在的学段和学期。结合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分析,基于核心概念对单元进行重新整合,规划大单元。

核心概念具有如下的特征:

(1)对多学科领域都有重要的价值,或者是单一学科重要的组织性概念;

(2)可作为理解和探究更复杂的概念及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3)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于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与逻辑思维过程。

(4)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相关,可以用于生活中常见的情况或环境;

(5)能在不同的年级进行教与学,并呈现出深度和复杂性上的增加水平

学科核心概念进阶案例

“运动与相互作用”进阶总路径

第一层:事实经验

将力简单认识为推理或控力;举例描述推或拉可能导致物体运动,也可能不会导致运动;描述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第二层:映射关联

能用速度表征运动的快慢;理解力与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有关

第三层:系统理解

从系统层面理解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与所受合外力有关;理解运动与参照物选取的关系

第四层:系统分析

结合电磁学知识,基于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守恒等系统分析物体的受力,预测物体的运动状态

02

制定单元作业目标

单元作业目标需要从知识、素养和思维三个维度来设计。要将知识、思维和素养整合起来进行考虑,将素养进行分解,抓住素养培养的核心与关键进行目标制定,素养目标又可以分解为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体现对学生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

在目标制定的时候需要考虑进阶,要体现素养的进阶和思维的进阶,素养的进阶要遵循课标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层级表述。思维的进阶可以参考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从低阶思维逐渐向高阶思维过渡。

在单元作业目标确定之后进一步分解为课时作业目标。

03

确定单元作业结构

确定单元目标后需要绘制本单元的作业结构图,教师需要考虑这个单元涉及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内容之间的关系如何?核心素养、思维品质与能力层级结构如何?单元以及课时预期达到的程度如何?在以上问题的指导下,绘制出详细的单元的作业结构细目表

作业结构设置有以下两点要求:

第一,依据单元教学内容与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列出三向细目表。例如从课时的内容、知识能力水平、类型及难度来设计课时作业,然后再架构出单元的内容、知识能力水平、类型以及难度,考虑到课时与单元的结构以及层次,从课时单元出发,再去思考学科交叉的内容、知识能力水平、类型以及难度。

围绕这三个维度的四个方面来架构出一个立体、系统的作业结构。这样就可以明确在哪些点上要训练学生哪些思维品质,或者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要训练到什么层次,在整个课时当中的目标以及整个单元当中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让整个课时、单元以及学科之间有一个整体的设计。

第二,需充分体现单元作业与单元教学目标的融合,将教学要点用形式多样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练习-探究-综合-实践-创造-整理-提炼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领悟与提升。

04

编写作业内容

作业内容设计要与作业目标相契合,同时需要体现思维的进阶。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及思维型教学理论,作业内容可以遵循识记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应用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和创新性练习六个层级来设计,实现作业的思维进阶。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基于每个层级一一对应,也可以将层级进行整合重组。

识记性练习:引导学生熟记一些知识点、字词句等。

理解性练习: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中的概念和规律。

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单一的知识、单一的方法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

综合性练习:习题中综合了几个不同的领域或综合了两个以上的概念和规律。

探究性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即在问题的基础上收集证据,进而对证据做出解释,并将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创新性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解决的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将不同层级的作业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例如基础薄弱的学生重在完成识记性练习和理解性练习,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完成应用性练习、探究性练习和创新性练习。从而实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分层作业。

案例一:《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大单元作业设计

《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这一大单元主题的语言功能是讲故事。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融词汇、语法、阅读、写作于一体,与课堂教学紧密关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整体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基于这一单元的特性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设计了五个层级的练习。

第一层级:识记性练习

这一层级的作业主要从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角度检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作业任务设计从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运用能力都得到训练。如在语法练习部分,依托多种形式、在较为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形成语感、掌握语法。仿写句子,提供语言脚手架,让学生可以自主再学习,再巩固。

第二层级:理解性练习

该层级为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需要完成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题目的设置具有其交际性和思维性。

例如下图中课文理解后填空,再读回答问题,并且根据提示词完成课文内容的概述等。

第三层级:应用性练习

该层级的练习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下图中学生学习了志愿者活动和感受的表达,在真实的情境中讲述自己所做的志愿活动和表达自己对这个活动的感受。

第四层级:探究性练习

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传统故事和西方经典故事的不同写法,并运用所总结出的写作手法来描述一个学生所熟悉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第五层级:创新性练习

让学生对所学的中国传统故事和西方经典故事进行改编,或者围绕某一个主题,运用故事写作手法创作新的故事。

案例二:“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和体积”课后作业设计

第一层级:理解和应用

题目:有一张长方形铁皮,剪下图中两个圆及一个长方形,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圆柱。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这一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概念点——圆柱侧面积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和 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数量关系),圆柱的高不等于直径。

第二层级:迁移和综合

题目: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刚好能做成一个圆柱形油桶,则此油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这一题不告诉学生圆的直径或半径,而直接告诉总长度,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借助上一题进行知识迁移,运用逆向思维,求出圆的的半径或直径。此题的关键概念点依然没有变——圆柱侧面积展开图长方形的长和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数量关系),圆柱的高不等于直径。

第三层级:探究和创新

题目:用一张A4纸,设计并制作一个体积最大的圆柱。

这道题是一个任务驱动的设计,不直接给学生具体数据,需要自己动手测量。这道题的关键概念仍和前两题一致,创新点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圆柱的两个底面到底怎样设计才可以使体积尽可能大,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提升他们基于真实任务的问题解决能力。

05

明确作业属性

作业属性表主要用于检验各个作业以及单元作业组的品质,各学科组根据自身学科特点进行制定,参考如下:

1 单个作业的属性表

帮助教师对每一道题目的规格进行分析和界定。

2 单元作业设计属性汇总表

在完成每项作业属性表的基础上,可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单元作业属性汇总表,进一步分析题量配置、完成时长是否均衡,并能够与学校作业管理具体指标要求进行对标,判断:

(1)从目标上来看,作业内容与作业目标要匹配,具有一致性。

(2)从编排上来看,作业内容前后要关联、递进,具有逻辑性。

(3)从内容上来看,作业内容要兼顾基础与拓展,具有层次性。

(4)从形式上来看,作业内容与形式是否丰富多元,具有多样性。

06

调整优化单元作业

在正式形成单元作业之前,要回溯单元作业目标,对各要素进行分析,系统地思考单元作业的整体情况。

1 目标对照

主要是对各个单元作业目标和重点与难点的体现情况进行总体回顾。如果发现某个单元作业目标缺少对应的习题,那么要对缺失的题目按照流程进行补充设计。同时,如果单元的核心内容、重点与难点在作业中的比重没有凸显出来,那么要适当调整作业的题目。

2 要素分析

主要是对不同课时的题型、题量、难度、完成时长进行总体回顾。如果发现某一课时的作业整体难度太大或完成时间过长,那么要对该课时的部分习题重新选编;如果课时之间的题组有重叠,那么要对部分题目进行删减;如果发现某习题所处的课时不恰当,那么要相应作出调整。

3 整体优化

主要是根据整个单元作业中的难度、题型、完成时长的整体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一般来说,这一阶段也可以参考作业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进行反思。一旦发现题目类型设计比较单一、总体难度较大、作业完成用时过长等情况,则要反思问题主要是由哪些课时的作业或哪些习题造成的。如果能排除教学因素,那么应有针对性地作出调整。

对上述几个方面的反思改进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单元作业设计的情况,注重单元作业设计的系统性,一旦某一方面在整体上设计得不合理,则需要马上进行调整。当然,随着信息技术与作业系统的日益整合,开展单元作业设计时,还可以通过更多数据来帮助设计者进一步优化整体作业设计品质。

编辑 | 杨紫君

统筹 | 孙习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聚焦学科思维,一线如何做才能让课标理念真正落地?
四个环节,设计指向核心素养的高质量单元作业
学习笔记|王月芬:核心素养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
新课标背景下,让素养可视化的单元学历案如何设计?(附模板)
今天教师在怎样设计作业(4):中小学作业设计体系的建构(附:省级一等奖作业设计案例)
雷浩 李雪|素养本位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