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迅速回温后的2023香港巴塞尔,全球画廊呈现出怎样的作品面貌?

现场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娜布其,《喷泉:夜晚花园》(局部),2020

“艺聚空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贵宾预展:

3月21日,中午12时至晚上8时

3月22日,中午12时至下午5时

3月23日,中午12时至下午2时

3月24日,中午12时至下午2时

3月25日,上午11时至中午12时

展会开放时间:

3月23日,下午2时至晚上8时

3月24日,下午2时至晚上8时

3月25日,中午12时至下午6时

编辑、整理 / Art-Ba-Ba办公室

作品图片、部分现场图致谢参展画廊

昨天,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正式开幕,本届展会共有来自32个国家的177家画廊参加,是2019年以来最具规模的一届香港展会。2022年12月29日起,香港取消了所有入境强制检测措施,并于2023年2月6日起与内陆全面“通关”,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艺术从业者都纷纷感慨此次阔别三年的重聚,也对本届展会及香港艺术市场充满期待。

202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现场,香港会议展览中心,2023年3月23日至3月25日

除了白立方、卓纳画廊、贝浩登、高古轩、佩斯、豪瑟沃斯等数家蓝筹画廊稳定“标配”外,我们发现,今年展会的西方参展画廊有一定程度的缺席,而于此同时,出现了更多亚洲画廊新面孔。在本届参展画廊名单中,“亚洲视野”单元来自东京的金近幸作画廊、Kotaro Nukaga、Takuro Someya Contemporary Art及Yutaka Kikutake,来自台北的伊日艺术计划,于大阪和东京设有展览空间的YOD Gallery;“艺术探新单元”来自济州的Gallery 2,来自浦那的Vida Heydari Contemporary,来自上海的Gallery Vacancy,以及来自首尔的Whistle都是首次参展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今年展会内陆共有21家画廊参展,包括重新回归的空白空间,刚在香港黄竹坑开设香港第二空间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来自北京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魔金石空间、来自上海的香格纳画廊、没顶画廊和来自成都的千高原艺术空间等。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艺聚空间”也重新回归,依旧由悉尼Artspace行政总监Alexie Glass-Kantor策展,这也是Alexie Glass-Kantor策划该单元的第六年,共呈现了杨沛铿、林岚、大卫·阿尔特米德 (David Altmejd)、娜布其、Stanislava Pinchuk、傅丹 (Danh Võ)、金泓锡 (Gimhongsok)、Mella Jaarsma、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Carlos Aires、舒比吉·拉奥 (Shubigi Rao)、西亚·阿马贾尼 (Siah Armajani)、徐永旭、安沃·艾力克 (Awol Erizku) 15位艺术家的14件大型装置作品,其中,安沃·艾力克的《重力》——一尊高达10米的金色图坦卡蒙半身像呈现在太古广场的中庭,这也是“艺聚空间”作品首次于展会场外展出。“艺聚空间”本年度以“此刻·当下”为主题,每个艺术项目都关乎我们──或是个人,或是集体,希望带出:如何透过艺术活在当下,与人相聚并互相维系?

我们也将从艺聚空间开始,为大家呈现在不同单元中全球画廊展现出的丰富作品面貌:

艺聚空间

Encounters

艺术家:杨沛铿

1988年生于广东,现于香港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刺点画廊

《屋簷下的拥抱先生们》,2021

600 x 600 x 500 cm,发财树、建筑带

杨沛铿以植物来拥抱人类进程,以及彼此关系间微妙又直观的联系。《屋簷下的拥抱先生们》由13棵悬挂的发财树组成。彷如凝固在半空的片刻,头顶的发财树唤起了我们在全球疫情中被封城的群体经历;被困于静止的时刻之中,或者更准确的是,被困于我们的个人空间。以强壮坚实和吉祥意味见称的发财树在作品中相互交织的状态象征了生命间的彼此纠缠。成簇的植物甚至看起来像聚集了一群人。这件作品提出在被隔离和惴惴不安之中人与人的互相依赖,展现出一种集体的紧张和无力感,也象征了团结和韧力。

杨沛铿以植物、水族系统和装置作为人类行为和社会联系的隐喻。从他对自然的仔细研究,艺术家形成了自己一套的生态系统,模拟出他对世界的个人观察和体验。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林岚

1973年生于福州,现于香港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维伍德画廊 / Zilberman画廊

《推车派对》,2023

8.5 x 9 x 14 m,回收雨伞布料、工业手推车、混型土

林岚以具合作性及社会性的创作而闻名。20多年来,她一直与本港及海外的边缘族群合作。在2023年的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她以香港的历史结构创作了一件全新的场域特定作品。《推车派对》以香港丢弃的废料制作,由14米的拼布和六个手推车座位组成。在与香港纺织业传统从业者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唤起了林岚对劳工及消费主义的思考。通过转化回收材料的本质,她创造令观众可以聚集的庇护所,一起坐下,并得到一刻的喘息。

林岚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研究院及教育学院。她擅长于创作大型、场域特定和混合媒体作品,她经常使用木箱板、旧家具、废弃金属和回收雨伞布料等回收物料。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大卫·阿尔特米德 (David Altmejd)

1974年生于蒙特娄,现于洛杉矶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白立方

《向量》,2022

3.97 x 1.82 x 1.82m,膨胀泡沫、环氧树脂、丙烯酸涂料、树脂、玻璃眼睛、彩色铅笔、铅笔、玻璃纤维、玻璃水钻和木头

大卫.阿尔特米德将完美的物体定义为既极度诱人又极度令人厌恶的事物。《向量》是一个头顶长着野兔耳朵,以瑜珈姿势屈膝而坐的人物造型。他巨型的耳朵延伸至高耸的上空,而前面这个通向野兔洞穴的入口,似乎就是以制作这个人物的物料挖掘而成。这种荒诞的场面令人想起人与动物、有形与虚幻、腐朽与再生之间的转变。对于艺术家而言,野兔是荣格原型中骗子的代表,被赋予为象征非理性和反覆无常、百厌星或者墙头草,潜意识的信使、蜕变的催化以及谵妄的预兆;而中国的十二生肖将兔子描述为正义、机智和灵巧,这些特征似乎与这个半人兔人物的另一个自我非常吻合。

大卫.阿尔特米德令人陶醉的创作是科学与魔法,科幻与歌德浪漫式的独特融合:这是一种后末日的愿景,同时本质上是乐观的,并一如既往地包含再生,进化和创造的潜力。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娜布其

1984 年生于内蒙古,现于北京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马凌画廊

《喷泉:夜晚花园》,2020

整体:4 x 7 x 6 m;喷泉:约 2.2 x 5 x 5 m;雕像:1.85 x 0.55 x 0.45 m;布帘:4 x 3 m,尺寸可变,不锈钢、PVC布、喷水装置、防尘网、玻璃钢、布上图片打印、LED灯、绳索

娜布其扭曲我们对现实的看法,将现成的物件组成富诗意并带政治性的舞台。她研究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以及我们与物件和物料互动的心理本质。娜布其为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展示了她最新版本的大型装置《喷泉:夜晚花园》。这是一个剧场化的场面调度。大型的喷泉以PVC防水布包裹,彷彿已经停用或者正在翻新,但矛盾的是喷泉仍然继续喷水。这种串连不寻常和反纪念碑式的特性将通常象征权力的公共基建转化为一组复杂的物质关系。喷泉的旁边竖立了一座古典希腊雕像复制品,覆盖著一块布料,上面印有作品中喷泉的三维模型、一个城市中的喷泉及黄石国家公园的天然间歇泉三个图案。在重组的过程,艺术家暗示了形式和功能随着时间推移的培增和转变。她粉碎并转化我们对此刻、过去和未来的看法。娜布其的作品类型从手工雕塑,到由现成物件组装的装置,其中总是有种让观众着迷于参透细节和背后语境的吸引力,从而了解和反思虚拟与真实间的光谱。因此,娜布其创造了促使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并让我们参与空间政治游戏的领域。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Stanislava Pinchuk

1988年生于哈尔科夫,现于萨拉热窝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Yavuz Gallery

《The Wine Dark Sea》,2022-2023

尺寸不一,大理石和瓷釉

作为坟墓制造学徒经验的延伸,Stanislava Pinchuk呈现了一项全新委任作品。该作品由76块大理石雕塑组成,体现了一种剧场构作,以纪念2016年在澳洲发生的瑙鲁文件泄漏事件。事件令澳洲位于太平洋马努斯岛和瑙鲁群岛的离岸拘留中心对寻求政治避难者的残酷虐待曝光。艺术家将文件中与希腊荷马史诗《奥德赛》相似的字句配对,然后将这些字句雕刻在大理石上。参考《奥德赛》以“移民小说”为基础,艺术家将字句变得无法反驳、反纪念碑式及无法被遗忘。她选用的大理石有天然如浪花般的纹理,海浪凸显出土地,并对跨越国界的人们有著特殊意义。这个装置也有著一种普遍性,因为它关注了战争对身体带来的残害,以及那些因为无处不在的斗争而流离失所,需要庇护的人们。不论从古希腊到现在,这类事件特定的陈述仍然适时。Stanislava Pinchuk致力于以资料记录战争和衝突地区中不断变化的地貌。她透过绘画、装置、纹身、电影和雕塑审视了景观地貌如何作为政治事件的记忆和证明。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傅丹 (Danh Võ)

1973年生于巴地市,现于柏林及墨西哥城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MDC画廊

《无题,2021》,2021

0.7 x 4 x 4 m,卡拉拉及拉萨大理石、木材

傅丹的作品时常唤起移民和融入社会的经历。艺术家在自传和集体记忆的交汇间创作,他会将过去的碎片和个人物品结合,通过诠释、开拓和脉络化来探索物件承载意义的可能及其可塑性。这种含糊不清有时会透过现成物呈现。他也积极搜集和再诠释历史上的沧海一粟,当它们被移离原来的出处,便会马上演变出全新意义。这是一个包罗万有的空间,从地面的大理石平面到置放于其之上的三个雕塑,观众放眼目前的景观全是作品的一部分。留白的空间维持了各部分的和谐。运用迷人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展现物件在时间和空间的流动,思考过去如何渗透当下,以及当下如何影响未来,还有身在其中的我们。

傅丹的概念性作品和装置通常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再提出更大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关注。他的创作基于密集的累积和仔细的收集过程:他收集照片、纪念品、碎片、物品和各种有关其个人生活的凭证,使他能够深入研究有关身分和西方社会悖论的普世问题。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金泓锡 (Gimhongsok)

1964年生于首尔,现于首尔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Kukje画廊

《沉默的孤独》,2017-2019

尺寸不一,树脂、泡沫橡胶、衣服、布料、不锈钢

原本为2020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艺聚空间”创作的作品,金泓锡在2023年的展会带来了新版本的《沉默的孤独》。作品包括七个头戴动物面罩的人形人物,他们象征了现代社会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再进一步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表演者”就如他们旁边标示的描述般,其实是有著不同外型性格的人体模特儿。当我们思考文本的真实性,并延伸至艺术家提供的论述时,我们会开始质疑自己对于现实和虚构的假设和看法。看似俏皮幽默的人物似乎有著隐藏的目的,讲述了我们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同时提出了与收入挂勾的价值准则,批评了现今社会,以至更广义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制度中劳动者的地位。金泓锡经常以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来与观众对话,讨论社区和艺术中先入为主的传统价值观。他的创作涵盖电影、影片、雕塑、绘画和表演等媒介。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Mella Jaarsma

1960年生于埃默洛尔德,现于日惹市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ROH Projects

 《The Constructor》,2008-2023

尺寸不定,竹棚成品大约为 3 x 3 x 3 米,竹、服装

该作品将在展会期间持续建造

居于印尼的Mella Jaarsma为“艺聚空间”创作的作品以“把艺术家视为建筑本身”开展。这位艺术家经常关注潜藏于服装及身体的文化多样性。这次她请来建筑工人用竹子围绕自己的身体搭建一个棚架。在提出城市扩张如何增加环境负担的同时,她也主动向参与建造的建筑工人致敬,并以作品建立思考将劳工去人化的平台。在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五天的展期中,作品会由五个人以持续表演的形式进行,首先是艺术家本人,其后每次加入一位新的表演者参与。在扩建过程中的不同时刻,他们会穿著各种服装进出作品内外,并在离开前将衣服置于他们当时的位置。作为作品的基本论调,艺术家质问当我们被看见或不被看见时,在个人或集体中身体的定位。Mella Jaarsma以其复杂的服装装置和将文化和种族多样性注入服装、身体和食物而闻名。她于1988年共同创立了印尼的第一个当代艺术空间——Cemeti Art House,至今仍是该地区艺术从业者的重要平台。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1966年生于雷克雅维克,现于汉堡、上海及雷克雅维克生活及工作;吴山专,1960年生于舟山,现于汉堡、上海及雷克雅维克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汉雅轩

《拱林》,2018

3.3 x 10 x 7 m,美国松、落叶松、铁杉和白松

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自1990年代起开始合作,其伙伴关系展现了一种共生并具创造力的对话。他们融合各自的艺术实践,表现出一方的复杂性和另一方的单纯性,这种截然对立的倾向在作品中显然易见。作品的木质结构为观众提供行走的通道。这也是一处让人沉思和亲密的巨大场所。艺术家邀请你游走于场景中,以不同视觉体验作品,包括内省及他人的驻足与擦身而过。这对拍档提供了一个供崇拜的神圣空间,或是一个作为反思和喘息的聚会场所,对内和对外地讨论存在的本质。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Carlos Aires

1974年生于马拉加省龙达市,现于马德里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萨尼画廊 (Sabrina Amrani)

《Like Tears In The Rain》,2023

尺寸不定,碎纸币(欧元)

Carlos Aires是一位将艺术视角聚焦于当代文化边缘的跨范畴艺术家,有时带著对社会的批判性和怀疑的见解,也以其权力象征的研究而闻名。他为“艺聚空间”带来了一个概念挑衅的全新艺术装置,利用撕碎的旧版欧元,在地上形成奇观异景,使我们忆起那些在作品中使用并破坏金钱的达达主义艺术家。艺术家以一种既具破坏力,又可再生的行为,在这件作品中进一步将这些钞票贬为碎屑。他也挖掘了我们的经济体系和权力架构中存在的不平等现象,以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不均的情况。通过这种彻底的转化,艺术家似乎将劳动引人诟病的基本论调集中在经济领域内。“究竟资本的面貌该是如何?我们看重的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利用这种价值?”这些都是艺术家希望通过作品带出的题问。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舒比吉·拉奥 (Shubigi Rao)

1975 年生于孟买,现于新加坡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Rossi & Rossi

《墨之河 II》,2023

数叠书本,每叠120 x 120 cm,浸透墨水的书本、木卡板

舒比吉·拉奥,以其使用书籍、蚀刻版画、素描、影片和档案创作的多媒体计划及艺术装置见称。透过这些材料,她观察到如何整理并订正历史时期中的多元交织。此外,她还探讨了文化审查制度在我们知识体系中的根本影响。装置《墨之河 II》以2008年创作的《墨之河》为基础再重现并扩大规模。其中持续切身的当代语境,在今时今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在这件作品中,超过三百本被毁坏的书本全部浸泡在钢笔墨水中,而消灭和破坏则被视为抵抗和救赎的工具。这些被艺术家认为是“腐朽的资讯和废弃的知识”的文本涉及了民族主义、文化种族灭绝、战争、从众行为、言论及表达自由和消费主义。每一个文本都经历了一个堕落的过程,堕进了一个日久失修的状态,强调了在文化种族灭绝面前徒劳的捍卫和通过反抗获得救赎的可能性。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西亚·阿马贾尼 (Siah Armajani)

1939年生于德黑兰,2020年8月27日于纽约逝世

代理画廊:Rossi & Rossi

《海德格之墓》,2012

175.2 x 142.2 x 254 cm,混合物料

雕塑家西亚·阿马贾尼跨越社会、文化、经济和哲学思考,受到民主理念与价值观、公民和日常生活的启发。自他于2020年去世以来,人们仍然继续感受到其作品在公共空间的持久影响,就像在“艺聚空间”展出的作品《海德格之墓》一样。作为艺术家于1972年发起的大型系列之一,这与其说是一个休憩场所,不如说是一座挽歌式纪念碑。它追忆逝去的事物,并向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致敬。海德格尔1954 年的文章《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启发了艺术家探索桥的概念。在他的著作中,海德格尔认为桥不仅制造了场所,也透过连结两个分区来创造邻里。这位艺术家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以这种意识形态来体现多样性及质疑差异和距离的概念,理解联系文化、阶级和世代之间的必要性和困难。这件作品的规模比艺术家的许多创作都更为细小,并且讲述了无论是大是小,私人空间的深远影响。通过这件作品,艺术家暗示内在是永远不为人知;使得我们无法真正明了。

西亚·阿马贾尼的雕塑、素描和公共作品受到民主和民粹主义理想的启发,游走于艺术和建筑的边界间。他被认为是将公共艺术的角色和功能概念化的领先人物,自60年代以来,他在国际间实现了近百个计划。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徐永旭

1955年生于高雄,现于台南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尊彩艺术中心 (Liang Gallery)

《2019-37》,2019

总计:1.555 x 6.38 × 0.82 m,(A) 1.48 × 3.02 × 0.78 m + (B) 1.555 × 3.06 × 0.82 m,瓷土

徐永旭以黏土作为主要材料,在一个繁复并讲求体力的过程中,他不断进行流动、延展、重复和堆叠的动作。对他来说,制造的过程犹如一场表演,并可以从作品表面的痕迹捕捉到他的身体律动、DNA和指纹。当躯体消逝已久后,残留的烙印仍然保留在过去和当下的意识之中。每件作品都由细小的单位组成,就如由细胞结合而成的复杂生命。坑坑洼洼的表面营造了一种疏松又满布裂缝的感觉。这是一种对作品《2019-37》的强烈感受,唤起了身体的生物型态,自然界的有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作品强调了以始为终的观念。在当下每刻,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时期去看待万物;穿梭各处寻找我们的目标。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安沃·艾力克 (Awol Erizku)

1988年生于贡德尔,现于洛杉矶生活及工作

代理画廊:布朗画廊 (Ben Brown Fine Arts)

《重力》,2018-2023

10 x 5 x 10 m,牛津布,PVC

《重力》安沃·艾力克针对《重力》如是介绍,“在创作当中,我处理了种族、身份、政治和文化历史等问题,同时横跨离散文化和艺术史学说。

《重力》的灵感源于古埃及法老图坦卡门,他是神圣而全知,代表著祖先智慧的象征,跨越古今,对世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我以眼前的充气装置意指他在整个艺术史上的无处不在。图坦卡门法老的形象持续在流行文化中被误解、被抹去,甚至不为人知,这个人物对人们来说既珍奇但又无从稽考,象征了错综复杂的文化和历史。”

公众还可以进入作品中一条黑暗的通道,“你会看到我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物品。我将曾经或仍然引领我们世界观的文化和历史交流结集。对我来说,这项工作彰显了人性和彼此间的集体尊重。”艾力克谈到。

↑滑动查看更多作品介绍

艺廊荟萃

Galleries

Rossi & Rossi

Booth:1B02

Rasheed Araeen, Cube as Sculpture, 1966/2020 

12 cubes, each 61 x 61 x 61 cm, aluminium

300,000美元

Kaikai Kiki

Booth:1B08

魔金石空间 Magician Space

Booth:1B13

秦一峰,《 [2020/10/21 11:02 阴]》,2020

137.5 x 110 cm (带框) ,8 x 10英寸明胶银盐负片,自然光曝光2'8,艺术微喷,灯箱

50,000-60,000美元

武晨,《泉》,2022

220 x 180 cm,布面丙烯

泰勒画廊 Timothy Taylor

Booth:1B17

哈雅尔·波赞蒂(Hayal Pozanti),《Fruits of Flourishing》,2023

152.4 × 203.2 cm,布面油画棒

10万美元以内

克里斯·马汀(Chris Martin),《After Midnight》,2021

144.8 × 116.8 cm,布面油彩闪粉

10万美元以内

北京公社 Beijing Commune

Booth:1B11

谢墨凛,《悬刀·敦煌 2020.12.24》,2020

62 x 46.8 cm,布面丙烯

周轶伦,《临摹潮流服饰海报》,2021

215 x 160 cm,布面上丙烯与水性马克笔

纽格赫姆施耐德 neugerriemschneider 

Booth:1B14

Rirkrit Tiravanija, untitled 2020 (krajubb no. 1,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6/31, 2018), 2020

2 parts: 222 x 182 cm each

overall dimensions: 222 x 364 cm

tree lacquer and newspaper on canvas

Thomas Bayrle, Sand Throwers (Chinese Character: Epoch) , 2005

184 x 184 x 11.5 cm, silkscreen print on cardboard on wooden grid

edition of 7

豪瑟沃斯 Hauser & Wirth

Booth:1B15

菲利普·加斯顿,《低层》,1975

191.8 x 254 x 5.3 cm,油彩 画布

罗尼·霍恩,《无题 (因酣睡错过流星雨的感伤) 》,2012-2014

91.4 × 91.4 cm,固体压铸玻璃 带孔铸态表面

空白空间 White Space

Booth:1B19

刘晓辉,《无题——晴天》,2022

150 × 160 cm,布面油画

高露迪,《耀斑》,2022-2023

200 × 270 cm,布面丙烯,水彩,油彩,油漆

站台中国 Platform China

Booth:1B30

尹齐,《想象你在山里》,2020

230 x 280 cm,布面油画 

龚剑,《偶遇、夜钓——再见地球》,2022-2023

200 x 250 cm,亚麻布面丙烯、油画棒

东画廊 Don Gallery

Booth:1B32

吕松,《剧场 #15》,2022

200 × 150 cm,布面丙烯

 张如怡,《装饰物 (表层的累积) 》,2022

103 × 103 × 4.5 cm,木板、彩铅、水彩、uv输出、锡纸、进口彩纸、油纸、砂纸、尼龙网、铜丝、网片、橡木画框、博物馆级亚克力

赛迪HQ画廊 Sadie Coles HQ

Booth:1C03

Sarah Lucas, TITTIPUSSIDAD, 2018

Helen Marten, Rabbit examples for the shadow rat (three deep cedars) , 2022

桑塔画廊 Galerie Chantal Crousel

Booth:1C04

阿洛拉和卡尔萨迪利亚 (Allora & Calzadilla) ,《移植》,2021

尺寸可变,可回收聚氯乙烯,Edition of 3

大卫·杜阿尔 (David Douard) ,《Lick’ng a’n 0rchiD 12》,2022 

170 x 60 x 40 cm,吹制玻璃,铝,铁链,拉链,磁铁,金属,塑料,丝网印花织物,发夹

香格纳画廊  ShanghART Gallery

Booth:1C06

余友涵,《啊!我们 12》,1998

190 x 151 cm,布上丙烯

杨福东,《无限的山峰 - 村口》2020

145 x 181 cm,艺术微喷

MDC画廊 MASSIMODECARLO

Booth:1C07

阿尔瓦罗·巴林顿 (ALVARO BARRINGTON) ,《Sky's the Limit Figure, Medium 2, Milan, 2022》,2022

166 × 166 x 13 cm,镜像框架 粗麻布 纱线 丙烯

尚-马利·阿普里欧 (Jean-Marie Appriou),《Regulus》,2022

70 × 90 × 120 cm,青铜

Thaddaeus Ropac

Booth:1C09

瑞秋·琼斯 (Rachel Jones),《断裂之根》,2022

300 x 184 cm,油画棒、油彩、画布 (未拉伸)

伊莉莎白·佩顿(Elizabeth Peyton) ,《伊丽莎白二世》, 1995

25.4 x 20.3 cm,油彩、 纤维石

厉蔚阁 LGDR

Booth:1C13

Beeple,《S.2122》,2023

221 × 121.9 × 121.9 cm,动态雕塑、四屏影像、抛光铝⾦属外壳,内部桃花⼼⽊框架、影像、声⾳、非同质化代币

900万美元

高古轩 Gagosian

Booth:1C14

石田徹也,《Untitled》,1999

36.4 x 51.5 cm,木板丙烯

贾黛‧法多朱蒂米,《As usual, the season's showers tend to linger》, 2023

250 x 175 cm,布面丙烯、油画、油彩和油画棒

卓纳画廊 David Zwirner

Booth:1C15

乔丹·沃尔夫森 (Jordan Wolfson) ,《红色雕塑》,2016-2022

213.4 x 45.7 x 50.8 cm,半柔性红色聚氨酯、不锈钢五金部件、尼龙网、锁链及喷漆

西格玛·波尔克 (Sigmar Polke) ,《骷髅》,1974

织物上色料喷涂及石墨,作品尺寸:194 x 178.8 cm,装裱尺寸:199.1 x 183.8 x 4 cm

立木画廊 Lehmann Maupin

Booth:1C16

刘韡,《无名》,2022

180 x 145 cm,布面油画

阮谭美(TAMMY NGUYEN),《裂口》,2023 

144.8 x 243.8 cm,水彩、乙烯基涂料、粉彩、金属叶、纸

白立方 White Cube

Booth:1C17

Georg Baselitz, Erstens, bitte schön, 2014

300 × 207 × 3.7 cm, Oil on canvas

Mona Hatoum, Static II2022

97 × 49 × 45.5 cm, Wrought iron, glass beads and wire

Simon Lee画廊

Booth:1C20

Sonia Boyce, On My Way: Rave in the Park, 2022

100 x 75 cm, Digital print and acrylic lacquer on somerset velvet, Edition 1 of 1 + 2AP

France-Lise McGurn, Alien darling, 2023

200 x 200 cm, Oil and marker on canvas

格莱斯顿 Gladstone

Booth:1D09

Anicka Yi, Late Classical XX2022

121.9 x 81.3 × 25.4 cm, Tempura fried flowers, resin, plexiglas, stainless steel shelves, chrome plated dumbbells

Andro Wekua, Face/E2023

47.3 x 37 cm, Oil, charcoal, varnish on canvas

贝浩登 Perrotin

Booth:1D13

陈可,《1946·加 利 福 利 亚 海 滩·20 岁 》,2022

布面油画,120 x 90 cm

JR,《Hand #4》,2022

木板、墨水,206.5 x 52 x 3 cm

佩斯画廊 Pace Gallery

Booth:1D14

张晓刚,《Light No.11》,2023

150 × 120 cm,oil on canvas

尹秀珍,《Wall Instrument - The Surging Waves Chronicles Vol. 3》,2019-2021

麦勒画廊 Galerie Urs Meile

Booth:1D15

王兴伟,《热恋》,2022
240 × 200 cm,布面油画

邵帆,《以兔之名 20-15 金》,2020

292 × 272 cm(带框)(4件,每件尺寸146 × 136 cm(带框)),宣纸上水墨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Hiv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

Booth:1D26

张季,《焰花声瘦,回灵皱狗。》

蒲英玮,《满江红》,2023

80 x 100 cm,布面油画、亚克力、纸本拼贴、喷漆、邮票、金箔、水彩、油漆笔、蜡笔

天线空间 Antenna Space 

Booth:3C04

程心怡,《情绪肖像》,2022

71 x 55 cm(带框),250克BFK Rives牛皮纸上单版绘画,实木立体手工上色装裱

周思维,《苹果 (抹茶、珍珠奶茶)》,2023

100 x 150 cm,布面油画

Petzel

Booth:3C11

谢南星,《Portrait O》, 2023

150 x 150 cm,布面油画

罗斯·布莱克纳 (Ross Bleckner) ,《Untitled》,2021 

213.4 x 152.4 cm,亚麻布面油画

千高原艺术空间 A Thousand Plateaus

Booth:3C14

杨述,《S No.1》,2021

250 x 220 cm,布面丙烯综合材料

陈秋林,《溺》,2021 

行为表演摄影,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美术纸,艺术微喷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Tang Contemporary Art

Booth:3C16

王茜瑶,《巴斯克式跳跃 No.3》,2022

200 x 190 cm,布面油画笔、色粉

贡坎,《衍生》,2023

190 x 140 cm,布面丙烯

没顶画廊 MadeIn Gallery

Booth:3C18

汪建伟,《行于泥浆 No.21》,2023

187 x 250 cm,布面油画

陆平原,《女巫日记- 5.9/5.10/5.11/5.12/5.13/5.14/5.15/2022》,2022

每件24 x 40 cm,含亚克力外盒41 x 59 x 9 cm,软陶、漆、不锈钢

星空间 Star Gallery

Booth:3C19

烟囱,《老鼠》, 2023

182 x 152 cm x 5,布面丙烯

刘香成,《要艺术自由》,1979 

120 x 80 cm,黑白喷墨打印,315克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

乔斯林·沃尔夫画廊 Jocelyn Wolff

Booth:3D02

米利亚姆・卡恩 (Miriam Cahn) ,《o.t.,2008+02.09.2017(无题,2008+02.09.2017)》,2008 - 2017

151 x 276 cm,布面油画

弗朗茨 · 艾哈德 · 沃尔特 (Franz Erhard Walther) ,《Folding piece(折叠作品)》,1963

65 x 50 cm,77.5 x 61.5 x 6cm(裱框),独版,背面签名并注明日期的折叠纸质杂志

Zeno X

Booth:3D06

Marlene Dumas, Le Désespoir de la Vieille (The Old Woman's Despair), 

2020

190 x 130 cm, oil on canvas

左:Michaël Borremans, The Gift, 2008

36 x 30 cm, oil on canvas

右:Michaël Borremans, Far, 2010

55 x 46 cm, oil on canvas

Balice Hertling

Booth:3D08

威尔·本尼迪克特 (Will Benedict) , 《Dialogue of the Dogs》, 2022 

145 x 135 cm,布面油画

20,000欧元

志韦,《Dylan and the Mirror》,2022

200 x 120 cm (双联) ,提花布面丙烯、薄纱、扣子和线

26,000欧元

Almine Rech

Booth:3D13

肯尼·沙尔夫 (Kenny Scharf) , 《HI GUY!》,1986-2021

60 x 40.2 x 9.3 cm,喷漆铝制板

艾伦·琼斯 (Allen Jones) 《The Studio》,1985

244 x 233 cm,布面油画

墨斋 INK studio 

Booth:3E02

劳同丽,《丽比多之欲-05号》,2017

244 x 138 cm x 3,绢本工笔重彩,3屏

85,000美元

曾建颖,《社畜态》,2020
220.5 x 441 cm,纸本设色、墨、矿物颜料

100,000美元

艺术探新

Discoveries

Vanguard Gallery

Booth:3D20

廖斐, 《手征空间 24》2022

33 x 36 x 33 cm,铝合金

CLC Gallery Venture

Booth:3D26

克里斯蒂安·拉杜塔 (Cristian Răduță) ,《水彩画》2023

100 x 50 x 40 cm,铸铝喷漆

Nova Contemporary

Booth:3D32

Kawita Vatanajyankur,PENDULUM》,2023

4K影像,2分50秒,影像装置

Umberto di Marino

Booth:3D35

Pedro Neves Marques, YWY, Searching for a Character Between East and West》,2021

与Hetamoé合作,有声、数字动画视频,6分50'秒

Gallery Vacancy

Booth:3D37

沈心怡,《落锤塔》,2023

96.5 x 49.5 x 42 cm,PLA树脂、黄铜、钢、木板、皮革、人工筋腱、管风琴零件

沈心怡,《六种非自然必要的东西(珠穆朗玛峰上的发带/) 》,2023

42.5 x 52.7 x 4.4 cm,艺术微喷、艺术家特制外框、金属玩具零件、金属零件、齿轮零件、人造筋腱、金属链、标本

Catinca Tabacaru

Booth:3D39

Terrence Musekiwa, the Telephones》,2018-2022

亚洲视野

Discoveries

Flowers

Booth:1B25

Jakkai Siributr,The Outlaw’s Flag》 (局部) ,2017

YOD

Booth:1C28

Susumu Koshimizu,Relief-from Surface to Surface 20》2018 

58 × 37 × 6 cm,松木

Kogure

Booth:1C30

Takahiro Yamamoto, Repartition》, 2019

30.5 x 30.5 cm,石膏面板油画、铅笔和水彩画

REVIEW ↓

展览通讯

落地HK:从Art Basel蔓延,重聚香港艺术现场

侧面

一份关于耿建翌的“与己有关”的后记

招聘

Art-Ba-Ba招聘编辑及实习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艺术深圳
艺术家盛天泓绘画作品
展览预告 第七届ART021将于11月7日至10日亮相上海展览中心
举办以来最大规模,艺术深圳十年VIP首日观察
万物可期–春季当代艺术展
画廊篇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