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尹朝阳:他把嵩山搬进博物馆!

2017年,尹朝阳最新个展《尹朝阳 在嵩山》于7月29日-9月17日在苏州博物馆展出34件精选作品,包含油画、水墨、雕塑和装置等不同媒介并置的作品。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主办,漆澜任学术主持,以及玉兰堂提供展览支持。

不羁的独行者


从早期观念性的作品到现在成熟的绘画语言,艺术家尹朝阳不断扩展自己的感知边界,同时又向内不断挖掘自我,这一过程是他根据长时间的线索逐渐转变的。

尹朝阳《写生图8》,布面油画,30×30cm,2017年


自身的沉淀让先前“青春残酷”的风格慢慢褪去,尹朝阳更加专注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摆脱了青春的不羁,转向正视艺术品质高低,以及艺术和自身之间的关系。

尹朝阳《晚松》,布面油画,130×200cm,2017年


但是作为独行者,他依旧保持着一种对生活和艺术的态度。正如此次身处嵩山写生的经历,再次证明了尹朝阳享受其中孤寂的风味。他将硕大的画布搬进了嵩山,感受到了自然空间的力量,独自面对寂静的环境所带来的一切。

尹朝阳《晚山》,布面油画,180×280cm,2017年


山中苍茫的味道和野生的气息让尹朝阳感到了一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力量,创作中的孤寂不仅刺激他迸发出灵感,还同时让他深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然而,他不用具体的语言和绘画形式来诠释已有的任何事物,而是将更多的自我融入在每一笔色彩之中。

尹朝阳《白石黑松》,布面油画,200×200cm,2017年


画面的色调源于极强的控制能力,让元气伴随着独有的孤寂,从笔尖流露出本有的鲜活空间感。嵩山错综复杂的地貌使平面的画布别有风味,无时不体现出艺术家平和的心态,同时散发出自然的气息和沉着的韵味。

尹朝阳《松云》,布面油画,直径250cm,2017年


中国传统艺术的气息


在如今特殊的时代中,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油画一并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一现象对艺术家的影响深远。尹朝阳的作品便能展现这些多元的角度,发挥出古代绘画本来的魅力。

尹朝阳《雪寺》,纸本水墨,170×250cm,2017年


黄宾虹在创作中的理念启迪了另一个阶段的尹朝阳,“士”的概念也潜移默化地为他打开了全新的状态,增强了他精神层面上的自信。这种气息不仅是一种精神良药,还可以淡去当今社会中的萎靡不振。

尹朝阳《空山夕照》,纸本水墨,39.5×100.8cm,2017年


黄宾虹的晚年作品更让尹朝阳感受到人们一直追求的自由和随心所欲的作画过程,可对他影响最大之处还是黄宾虹独树一帜的个人判断力,为众人展示出了一种具有高度的视角。因为他清晰的历史观和士气也提供给尹朝阳不一样的创作思路,让他沉淀下与人不同的气息和特质。

尹朝阳《古道摩崖》,布面油画,97×130cm,2017年


在临摹中国画的过程中,他并没有直接去模仿古人的线条,而是经过自我的理解和消化,去感知古代人的气韵和形态。这种视觉积累通过自身的阅历,凝聚起巨大的力量,从而激发出的潜力完全呈现在了画布和纸本上。

尹朝阳《太子庙》,布面油画,49.5×60.5cm,2017年


当年,尹朝阳从中央美院版画系毕业后,没有遵循前人的步伐,而是汲取油画和水墨两种不同材质所具有的精华。由于不一样的材质导致创作时的认知和技巧截然不同,这展现出了艺术家自身的控制能量。

▲ 请将手机旋转后欣赏 

尹朝阳《嵩谷怒云》,纸本水墨,39.5×238.8cm,2017年


色彩的厚度


塞尚风景画中的孤寂不断蔓延,超出了画布本身的界限,正如尹朝阳在他画中寻找到的味道。在人烟稀少的圣维克多山中,一个人独自作画,身处在自然之中,感受天地间与自己的交流。这一过程最后演变成艺术家一人的对话,甚至达到超越自我的状态。

尹朝阳《写生图5》,布面油画,30×30cm,2017年


在嵩山独自挥洒颜料的经历,让尹朝阳也体会到塞尚一人独处的状态,逐步感受到慢节奏的独到之处。他也曾经前往在塞尚画画的维克多山中写生,无论临摹《圣维克多火山》时还是在现场写生中,都能体现他对笔触的掌控能力。

尹朝阳《飞雪岩》,布面油画,130×200cm,2017年


他不仅认识到创作中干脆、直接的手段和简单明了的创作概念,还将这种深沉的力气埋进每一块颜色之中。油画中颜料明显的厚重感与纸本水墨中轻薄的颜色好似形成了对比,但是这种冲突感依旧能展现出尹朝阳画面中的节奏和秩序感。

尹朝阳《层峦》,布面油画,60×100cm,2017年


在创作材质上的转变和对细节的把控上,尹朝阳将视觉上的反差置于一种流动的状态之中,让颜色和线条为自己发声。视觉上的冲突和矛盾成为他所擅长之处,颜料流露出的体积感增添了风景的空间感。同时,纸本水墨上的笔触能全方位地展现出艺术家非单一化的艺术视角。

▲ 请将手机旋转后欣赏 

尹朝阳《寒林图》,布面油画,250×300cm×3,2017年 


艺术家尹朝阳与《时尚芭莎》艺术部倾情分享,一同探讨自然和创作之间的关系。


芭莎:为何选择在嵩山现场作画?相较于画较小的草稿,再回到工作室创作,这次在嵩山中创作有什么新的感悟?


尹朝阳:我每年都会造访嵩山,写生这一环节大大增加了创作的难度。在早春之时,我最初选择在更大尺寸的画布上创作,但是由于运输问题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尹朝阳《早春图》,布面油画,200×150cm×4,2017年


现场写生需要体力和精神上的准备过程,而对颜色的掌控度、空间的处理方式和技法都是在此之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才能让我充满勇气地去面对挑战。如果我没有做好这种准备,现场写生就是自取其辱。这一过程是一种自我较量,其中的困难便是克服自身习惯。

尹朝阳《秋山》,布面油画,148×174cm,2017年


芭莎:现场创作的想法是否影响到画面中的空间感?对空间有何见解?


尹朝阳:我认为当人们作为生物置身于自然之中时,两者之间会产生一种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在画室中司空见惯的,而是在大尺幅作品中才能体现出的特质。

尹朝阳《写生图1》,布面油画,50×60cm,2017年


在嵩山现场作画需要自我多年的功力,同时内容在画布上也需要被充分地表达出来。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将自我融入到每一笔中,而不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上,这让我感触颇深。

尹朝阳《红石图》,布面油画,直径250cm,2017年


芭莎:如何结合和汲取黄宾虹和塞尚两种中西文化思想?两种文化又给你带来了什么?


尹朝阳: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与西方艺术家不同,他们处于一种单纯的工作环境,而我们所受的教育理念和所看到的西方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状态,这些都在不断影响着我的创作思路。

尹朝阳《少室山中》,布面油画,131×180cm,2017年


此次展出的作品由于尺寸较大,加上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都导致了一种不可逆转的绘画方式。这要求我在创作时,需要高精准度地去控制人和画面的关系。这种现场写生正如在宣纸上作画一样,我没有强调油画材料反复创作的特质,而是锁定在一定单位时间内完成。

尹朝阳《层峦》,布面油画,60×100cm,2017年


芭莎: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一人独处在嵩山,如何理解孤独?与环境对话是怎样一种体验?


尹朝阳:我钟爱塞尚写生的状态,因为孤独的心境让艺术家与画布和环境对话。当我进入创作的语境时,外物逐渐变得简单化和原始化。画面呈现出内心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并且简单明了。

尹朝阳《神迹》,石头、木头、铁,118×73×46cm,2017年


写生时,虽然人处于自然,但是风景与城市并不形成对比。中国山水中的归隐和出仕上升到宗教层面是一种升华,成为了一套系统的拒绝方式。我不认为写生和创作相对立,因为两者不可分离。

尹朝阳《写生图4》,布面油画,30×30cm,2017年


芭莎:本次展览因何被命名为《尹朝阳 在嵩山》?


尹朝阳:《在嵩山》是一种现在时的状态。因为嵩山独有的气息,我想呈现一种此时此刻此地和正在发生的状态,这让大家明确地看到我在不断往前走,以及我不加修饰和具有元气的态度。


正在展出



展览:尹朝阳 在嵩山

时间:2017年7月29日-9月17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现代艺术厅




精彩回顾:

如何拍照最好看?艺术家教你!

版画完结篇 | 艺术中的化学课全在这了!

关于你们印象中的唐伯虎,都是错的!



[策划/齐超][编辑、采访、文/张一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尹朝阳的隔江山色
漆澜 | 尹朝阳:嵩山高
尹朝阳:我用自己的方式寄情于山水之中
在地与突围 |尹朝阳:循环往复,破而立之
尹朝阳:你最终要把自己积淀成为一个人 | 朋友圈
吴大羽 | 谈画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