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艺术家】第三届今日文献展艺术家推荐:马瑞佩

  第三届今日文献展将于2016年12月10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和3号馆展出,本届今日文献展以“BRIC-à-brac”为主题(中文题目为“另一种选择”),将邀请来自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韩国等不同国家/地区的50位/组艺术家,探讨不同文化语境和发展形态下的艺术表现特征以及混合活力。

  本次展览主题以不同语言命名,反映了当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特征。展览的法/英文名为“BRIC-à-brac:The Jumble of Growth”,英文 The Jumble of Growth 译为“混合的生长”。而“BRIC-à-brac”是法语中的俚语,泛指混杂、差别,或是处在某种潜在混乱中,不均匀的组合,意指一种混沌状态的词汇。中文题目“另一种选择”实际上是对法文主题“BRIC-à-brac”的进一步诠释,其目的在于强调新兴国家的文化主体性,探讨自身独特的文化之路。

  马瑞佩

  艺术家简介

  马瑞佩  Marepe1970年出生于巴西巴伊亚圣安东尼的热苏斯,目前生活、工作在巴西巴伊亚圣安东尼的热苏斯。艺术家为大家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空间,结构虽然松散,却意味着天与地、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关系。在伞的遮蔽下,避免琐屑日常的纷扰,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和艺术史的敬意。

  作品介绍

  ▵《规范》,装置,综合材料(雨伞、铝管、木头),尺寸可变,2006

  Q&A

  Q1: 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是如何建构与所处的社会语境、文化习俗等之间的关系的?

  M:我经常要把自己与我的文化以及我所生活的社会情境隔离开来,才能显现出其中的关系。有时我对周围的一切有一种陌生感,这样我所渴望的东西才会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在某些物品中发现了共同的特点,好像它们可以放在任何地方一样。把它们从一个语境挪到另一个语境,并让它们运动起来,这就是我与世界交流,揭示并丰富我的文化的方式。

  Q2:您是否接触过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有,那您对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样的印象?

  M:我在艺术博览会、双年展和学校便览中都接触过中国当代艺术。我觉得这是一个活着的艺术,开放接纳变化和实验创新,也有很多艺术家致力于探索有很强中国特性的绘画、雕塑和行为艺术。

  Q3:您是否尝试过创作中带有中国元素?

  M:是的。我读过林语堂的一本书,名为《古文小品译英》,这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汇编。其中有一篇庄子(约公元前355年至275年在世)写的文章,名为《马蹄》,令我印象深刻,因为这是一篇反对文明的评论。我后来就举办了一场展览,地上满满地摆放了很多气球。我想表达的是满与空的概念,因为这本书里说到,对亚洲人来说,愈空则愈满。我觉得这很有启发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江泉担任策展的涛斯顿·居尔个展在瑞典奈舍市立美术馆开幕
【自语堂编藏】张红梅:立象以尽意——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作品·文献”艺术展
【策展在中国】基于中国现实的当代艺术策展实践
常 诚—《当代艺术文献 》提名艺术家
戏曲和油画,孙悟空背着枪!吴双油画
范晓楠:被剧场性腐化的感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