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矛盾!如何用超现实主义视角解读超写实主义艺术?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布面油画,162×114cm

超写实主义艺术作品凭借其令人咋舌的逼真感让人过目难忘。其实它的艺术价值远没有这么简单,其背后蕴藏着的超现实主义内涵同样值得思考。今天,时尚芭莎艺术以10种超现实主义视角,带你穿梭于超写实主义艺术的多维时空中。

超写实主义艺术作品仿佛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真实写照。如果你愿意,便可在那张画布、那段时空中找到一篇崭新的故事、一个全新的自己。它们以绘画或雕塑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作为通向另一时空的棋子,超写实主义艺术在博得观众眼球的同时,也不断向观者呈现出其超现实主义的内涵。

查克·克洛斯《Roy》,提花挂毯,226.1×188cm,2011年

1

 黑与白的世界

超写实主义艺术家通过单一的颜料和细腻的笔触,以现实为模板,还原出一个宛如真实存在的黑白世界。这个世界无异于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全力追求的无彩梦境,它真实而虚幻,美得不可思议又荒诞不经。

查克·克洛斯《自画像》,布面丙烯,273×212.1cm,1968年

这个世界中的人以画布为窗口,在微妙的光影效果下呈现出无比真实的样貌。他们试图通过这个窗口窥视我们的时空,但却始终只能作为真实世界的模拟影像供人们惊叹和幻想。

查克·克洛斯《Kate Moss》,提花挂毯,261.6×200.7cm,2003年

在这个虚拟现实的黑白画面中,有顽皮的小孩,灵动的双眼透露着对世界的好奇;也有戴着眼镜的老爷爷向自己的孙儿讲述着人间真理;甚至还有性感女郎在对面用双眼向你传递爱意。

Franco Clun的超写实主义画作

2

模糊的超写实主义肖像?

一般来说,超写实主义绘画对人物的描绘都是细腻准确的。而美国超写实主义艺术家查克·克洛斯(Chuck Close)却反其道而行,以模糊不清的画面展现人物脸孔。

查克·克洛斯《Self-Portrait III》,布面油画,182.9×152.4cm,2009年

查克·克洛斯《Kara》,布面油画,276.2×213.4cm,2010年

究其原因,是克洛斯在进行肖像创作时,会事先借助相机等工具对人物进行拍摄,然后将画面用投影仪放大到画布上进行创作。因此他创作的人物肖像大多以数码网格的形式呈现,从而使画面更富感染力。

查克·克洛斯《Nat》《Mark》《Linda》《Susan》,布面油画,各85.09×69.85cm,1990年

透过这种方法绘制出的人物肖像,似乎是画家透过一层印花玻璃所看到的影像。画中的人物既真实又虚幻,给人以无法触及的感觉。这种独特的表现手法无意间也将观众带入了超现实主义的“梦境”之中。

查克·克洛斯《Emma》,布面油画,2000年

查克·克洛斯《Eric》,布面油画,1990年

3

眉眼盈盈处,一握乱丝入柳

超写实主义艺术的真意,在于尽数还原真实影像,做到肉眼难以分辨的程度。越真实的图画,在细节上的处理就越是细致。若是将发丝与睫毛这等纤细微小之物也能刻画地丝毫不差,才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Franco Clun的超写实主义画作

Gottfried Helnwein《Murmur of the Innocents 13》,混合材料(布面油画、丙烯),220×330cm,2009年 

艺术家对人物细节的刻画,集中在作品的面部。创作者不但完美还原了人物的五官和脸颊,就连皮肤的毛孔和瞳孔深处的纹理也能处理得丝丝入扣,让观众产生一种仿佛在看高清相片的错觉。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苛求,在考验画家笔法的同时也磨炼了观众的双目。

Jacques-Bodin《Profil II》,画布油画,110×90cm

法国超写实主义艺术家Jacques-Bodin透过绘画为大家呈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宁静的午后,刚起床的母亲带着年幼贪玩的孩子在公园里散步。母子二人的发丝被微风轻轻吹起,孩子的头发遗传了爸爸的亚麻色,不像妈妈的金发被阳光照得如火般耀眼。和煦的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一派甜蜜温馨之景跃然纸上......

Jacques-Bodin《De dos XXXXIV》,画布油画,126×89cm

这正是观众在看过超写实主义绘画后,在脑中的超现实浮想。每幅超写实主义作品不但有着自己精彩的故事,画与画之间也存在着奇妙关联。让观众看后不禁化身为幻想家,徜徉在超现实主义的海洋。

4

“望梅止渴”

建安十九年,曹操第三次跨越巢湖讨伐吴国。谁料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中士兵口渴难耐。目睹此情此景,曹操便站在山道上,指着远方说道:“前有大梅林”。士兵听后想起酸甜可口的梅子,便不渴了。

Jacques-Bodin《Fruits XI》,布面油画,20×30cm

Jacques-Bodin《Fruits XII》,布面油画,20×30cm

这“望梅止渴”的故事想必大家从小就知道。今天你若是嘴馋想吃水果,却奈何身边没有可怎么办?不防看看超写实主义艺术家笔下的水果吧。想必这些多汁的甜橙、殷红翠绿的苹果,无论哪个都能解你一时之馋。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布面油画,195×97cm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布面油画,100×100cm

5

叮铃桄榔、瓶瓶罐罐

学过美术的人都知道,无论是画素描还是色彩,静物这个课题是一定要克服的。其中,想把握玻璃制品那种通透的质感更是难上加难。别说画一组,就算画一个也让人难以招架。

Jacques-Bodin《Ariane versus Bacchus》,布面油画,150×110cm

Jacques-Bodin《Repaire de Bacchus》,布面油画,95×110cm

若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超写实主义艺术家可谓是美术界的“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论它样貌高矮胖瘦,颜色青红皂白,都势要将这叮铃桄榔的“玩意儿”百分百地还原出来不可。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195×73cm

若当你静下心来,将画作逐个定睛观察,你会发现艺术家连玻璃瓶上突出的品牌文字都呈现了出来。不仅如此,观众还能透过瓶身所反射的窗口,看到创作当天屋外的天空和草木。这不但展现了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巧,还进而延伸了观众的艺术体验,可谓一箭双雕。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162×114cm

Pedro Campos《无题》(Untitled),160×150cm

6

Plastic-Realistic

塑料制品在现代生活中无疑扮演着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它极大便利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地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污染。英国艺术家Robin Eley就以塑料玻璃纸为灵感,创作出了令人错愕的超写实主义绘画。

Robin Eley《Devotion》,布面油画,50×41cm

Robin Eley《Graven》,布面油画,50×41cm

Robin Eley《Immaculate》,布面油画,50×41cm

Robin Eley笔下的模特都与塑料相伴。为了展现人物和道具的每个细节,他连塑料玻璃纸的任何一个微小皱褶也不放过,包括光线的转换和颜色的变化。

Robin Eley《Veneration》,布面油画,190×130cm

画面中极度真实的模特缄默不语,眼神中没有丝毫欲望,仿佛与外界隔绝。这恰好是超写实主义作品中蕴藏着的超现实意义,它使得人们在“梦境”中反观现实问题——环境污染。促使观众重新审视自我,恪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准则。

7

“人性本恶”


绘画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行为,它的内容通常取自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奥地利超写实主义艺术家Gottfried Helnwein通过提炼自身的经历和过往,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Gottfried Helnwein《Murmur of the Innocents 13》,混合材料(布面油画、丙烯),220×330cm,2009年

亲历了二战遗留的仇恨和不忍叙述的遭遇,极权主义政权在Gottfried Helnwein心中留下了永远无法弥合的伤口。目睹了这一切的他将战争和死亡化作艺术创作的恒久主题,通过刻画小女孩的苍白面孔和空洞眼神,向世人传递出对人性的反省;他以绘画的方式控诉这个世界,以最淋漓的鲜血反衬真善美的可贵。

Gottfried Helnwein《Los Caprichos 7》,混合材料(布面油画、丙烯),160×107cm,2006年

Gottfried Helnwein《The Disasters of War 28》,混合材料(布面油画、丙烯),201×163cm,2006年

8

人生百态


超写实主义艺术不只停留于2D平面,它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中同样有着出色表现。雕塑作为超写实主义艺术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们或茕茕孑立、或三五成群,每一尊都有着超现实的独特个性。它们会令你不禁驻足思考,并下意识地把自己带入它们的时空,体验另一种生活。

杜安·汉森《Man on Mower》,混合材料,1995年

杜安·汉森《Medical Doctor》,混合材料,1992-1994年

在观赏杜安·汉森(Duane Hanson)的超写实主义雕塑时,你会感受到一种无法阻挡的逼真感。他的作品是对真实世界的静态刻画。在这个静态的世界中有医生、工匠,或是普通的大学生,甚至有街边的乞讨者。每一种身份都会令观众在观看时产生同理心并生发思考:回首过去或展望将来。

杜安·汉森《Self-portrait with Model》,混合材料,1979年

杜安·汉森《Tourists ii》,混合材料,1988年

汉森的超写实主义雕塑作品不光有对身份特征的塑造,还有对普通生活的抓拍。这个场景或许是母子二人在桌边聊天,畅谈人生大事;也可能是春游路上兴高采烈的夫妻......每一组人物都携带着生活的灵气,充分体现出超写实主义艺术的本质含义。

9

“你、我、他”


超写实主义艺术虽然对参照物进行了不定比例的放大或缩小,但在创作时却保留了极高的精准度。在这些巨大的人物雕塑面前,观众可以感受到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思考,进而增加自己与艺术家之间的互动。

让·穆克《Mask II》,混合材料,2011年

让·穆克《Mask III》,混合材料,2005年

巨大的超写实主义人像雕塑是澳大利亚艺术家让·穆克(Ron Mueck)的拿手之作。他通过这组神情真实、在比例上却无比虚假的面孔讨论了世界的真伪关系,给人思考和反省的理由。

让·穆克《Woman with shopping》,混合材料,2013年

让·穆克《Two Women》,混合材料,2007年

10

“魔鬼的样貌你知道”


正如上文中所讲,超写实主义艺术的重心在于刻画事物原本的样貌。无论是人物的发丝皱纹,还是物品间的折射都要一五一十地呈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物品当然可以做到按照其原貌复刻,可是神话中的魔鬼也可以吗?

池田朗人《Nephila》,混合材料

将好莱坞科幻大片中的超现实主义生物以雕塑的形式还原到现实生活中,这件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超写实主义艺术的一种体现。日本艺术家池田朗人配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将其它次元中的“魔鬼”召唤至此,邀你共同开启一场魔幻征程。

池田朗人《骷髅男爵》,混合材料,71.1×55.8×40.6cm

池田朗人《艺妓》,混合材料,81.3×45.7×53.3cm

超写实主义艺术推翻了你我认知世界的角度,让我们有幸能经历一场超现实主义的奇妙旅程。在这里,我们可以畅游巨人国、小人国、黑白世界,甚至是其它次元领域。

但是,这旅程却始终是超现实主义的梦境。正如超写实主义的哲学根源、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所讲的那样:“模拟的东西永远不在现实中存在。”

[编辑、文/赵子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格利特《幕间休息》布面油画,1928 年,法国161 x 114 cm,超现实主义#艺术##艺术史...
【写生啦】回到最朴素的写实主义的起点丨常磊2018新作
沉静的美——芃芃个人画展
【学习强国】校园文化|山东艺术学院:《真实的深度
“超写实主义”油画和“超现实主义”油画,两者之间的画风有什么不同?
世界名画欣赏(二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