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 旅游 城镇化”、“旅游 互联网 金融”| 华侨城新战略引领中国文旅产业升级

2016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紧迫。


与此同时,中国旅游市场持续保持较高增长,文旅相关产业成为投资风口,旅游业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




在这股产业调整浪潮中,中国文化旅游的领军企业华侨城提出了“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模式,将企业发展融入国家“五大发展理念”新型城镇化战略,联手央企组成“联合战队”,以PPP模式布点全国开发新型城镇;在广东、四川打造多个特色古镇,布局云南、海南全域旅游,并加快全国自然文化景区轻资产拓展,引领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




守望城市理想主义  践行新型城镇化


纵观人类发展历程,城镇化是必然趋势。1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伦敦,人口数量为650万。到2014年,全球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就多达24个。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5%。而在我国,截至2015年底城镇化率不到60%,城镇化发展水平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如何建设高质量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是时代的重大命题


经过深入探索研究,中国逐步找到了一条适合自身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部署,我国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除了新产业的导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对文化品位的提升,都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考虑重点。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湾


华侨城的城镇化探索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却无意中暗合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1985年,华侨城从距离当时深圳中心区1小时车程的一片滩涂起步,规划先行,着手造城。


三十年间,这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片区屹立起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主题公园——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欢乐谷,中国旅游地产的开山之作——华侨城波托菲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主题酒店——威尼斯酒店及华侨城洲际酒店,深圳第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中国第一个企业建造并代为管理的国家级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中国第一所校企联办的国家211工程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等等,为快速发展的深圳提供了另一个中心区,每天吞吐大量人流,提供公共文化空间,创造产值,拉动经济。


这种通过文化旅游串联产业、人口、资本等核心要素,与城市共发展、共繁荣的发展方式,逐渐成为华侨城独特的“造城”模式,并被复制到华侨城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地的项目实践中。


可以说,华侨城所到之处,不仅仅是项目的建设,还是相关产业的打造,更是对整个区域文化系统的构建,因而被誉为“城市理想主义的守望者”。这也被业内公认为华侨城与其它城市运营商最大的不同。


近年,随着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华侨城将自身“文化+旅游”模式从内涵和外延上做了更高层次的延伸,创新性地提出“文化+旅游+城镇化”、“旅游+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开始新一轮全国布局和企业转型升级。



华侨城全国布局图


仅今年5-11月,华侨城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就高达5000亿元,涉足广东、四川、云南、海南、山西、河北等众多省份。


在总部深圳,华侨城新战略落地尤为迅捷,已成功签约9大重点项目,布局新型城镇化、国际会展业、文化旅游、创新型产业集群、产城融合建设、互联网与金融等众多领域拉响在深圳“二次创业”的号角。


根据全球自然及建筑资产设计及咨询公司凯迪斯(ArCAdis)发布的2016可持续城市榜单,深圳在中国排名第一,北上广分列其后。深圳为中国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也为华侨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东进战略”、“大前海战略”的推进,华侨城将进一步融入深圳发展大格局,为全国拓展打下坚实基础。


100个美丽乡村  打造新型城镇化样本


对深圳市场的熟稔,为华侨城转型升级增加了筹码。而无可回避的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系统工程。


除了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企业介入方式的选择、导入产业的选择、人才和资本要素的配置、各方利益的博弈和分配,每一个环节都特别考验参与者的智慧。要想下好“文化+旅游+城镇化”这盘棋,华侨城必须做好十足准备。


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和城镇化等相关课题之外,华侨城的核心管理团队还对全球范围内城镇化优秀案例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实地考察了日本、以色列等国,借鉴他国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一套操作体系。


正在运作中的甘坑新镇项目,可以看作是华侨城新战略下的第一个新型城镇化项目样本



甘坑新镇


甘坑处于深圳龙岗,是深圳未来的中心腹地。这个占地12平方公里、有着350余年历史、客家文化为基调的传统村镇,由一座文化旅游景区和几个客家自然村落所组成。由于缺乏整体策划与运作能力,甘坑之前的转型升级举步维艰。


华侨城介入后,重新思考了当地的经济转型、产业导入、文化传承与保护等课题,为其规划了新蓝图,注入了更多时代性内容:PPP模式,以创意、管理和资本介入,布局IP文创、VR内容产业、古镇生态旅游和旧城改造,实现“产城游”一体化,预计未来5-8年建成年接待500万游客、年GDP上千亿的城市级新镇。


目前,甘坑新镇已形成了策划概念方案,甘坑客家小镇、小凉帽田园酒店、铁道飞鹰VR剧场等项目已启动方案设计。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华侨城对甘坑的开发特别注重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当地特色的、被列为深圳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凉帽为核心元素,将打造一系列文化产品。



甘坑客家小镇


事实上,幅员辽阔的中国分布着大量文化基底丰富的村镇和古村落,这些地方从不缺乏文化和历史,缺的是创意、管理和资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转型升级乏力,而华侨城开展新型城镇化业务,就是扮演着创意、管理和资本输入并整合运作的角色。


在深圳和四川,华侨城又陆续接触和签约多个文旅古镇项目,包括中国唯一的博物馆小镇——四川安仁古镇、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四川天回古镇、古色古香的“中国好莱坞”——四川黄龙溪古镇、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聚居地——深圳凤凰古镇、明清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深圳大鹏所城、深圳生态后花园——光明小镇等等。



安仁古镇


未来,华侨城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文旅古镇资源,打造100个美丽乡村,导入“文化+”相关产业,创造20万个就业和创业岗位,让原住民在家乡就能安居乐业,让城市人都有一个回得去的故乡,创造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文脉、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图景。


全域资源整合  助推产业升级


随着全国新战略项目的快速落地,华侨城所囊括的资源、所涉足的细分行业不断增加。为整合这些新资源、新业务,华侨城加强了产业协作,与各地政府、行业伙伴展开了紧密合作。


在云南省,华侨城与世博旅游、云南文投、云南城投三家地方国资平台展开资本合作,以梳理现有优质旅游资源;并联合国开行、中建、中铁、中铁建、中冶等央企,以PPP模式参与云南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华侨城逾千亿资金战略入滇,将有力推动云南省旅游供给侧改革,完善云南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助力云南省实现年接待游客五亿人次的十三五发展目标。


在另一个备受瞩目的旅游大省海南省,华侨城与三亚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500亿(含PPP模式),全方位参与三亚旅游文化项目及其配套项目的策划、建设和运营,并介入三亚已有旅游资源的提升改造和经营管理,助力三亚建成国际化热带滨海旅游精品城市。


通过与云南、海南等旅游大省展开全域旅游开发战略合作,华侨城将参与整合、运作国内最优质的旅游资源。


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里的西岭雪山、可媲美九寨沟的甘孜州海螺沟,到云南、海南,再到京津冀知名的度假区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华侨城都展开了业务部署,通过产业投资、智慧输出、公共服务提升等多种方式,介入当地全域旅游开发中去。特别是云南和海南,将是华侨城发展全域旅游业务的核心战区。



海螺沟


随着新业务、新项目快速铺展,华侨城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格局,形成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产融平台、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开发运营、主题酒店开发运营、智慧管理输出等七大核心业务板块,产业遍布全国33个重点城市。


到“十三五”末期,华侨城有望实现年接待游客一亿人次的宏伟目标。届时,华侨城将成为国际领先的文化旅游和城市运营综合服务商,成为屹立全球文化旅游市场最重要的一支中国力量。



观看视频

了解华侨城2016新型城镇化项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侨城探索特色文化小镇之路
绿维文旅:深圳华侨城集团的成长战略分析
2020镇博会,以华侨城为例看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PPP模式客家小镇:文化新镇将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
文旅人讲文旅丨安仁古镇如何成为华侨城新型城镇化“样板间”?
中国文化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