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同的人有时候感觉自己口中有异味,有的感...
不同的人有时候感觉自己口中有异味,有的感觉口苦,有的感觉口甜,有的感觉口臭,有的感觉口腻,有的感觉口咸,酸苦甘辛咸皆有!今天我们一个一个说怎么治,先说口腻:
口膩是指口中粘膩不爽,味觉不佳。本病不论在外感时病,或内伤杂病过程中均可出现,多属于湿证,病变部位多在脾胃。
一、脾胃寒湿
症见:口内粘腻,口中无味,伴见纳呆食少,食而无味,腹胀嗳气,倦怠懒言,舌质淡红,舌体胖嫩,苔白腻,脉缓。
证为:寒湿困脾。
治宜:散寒燥湿,健脾和中。
方用:散寒燥湿汤。
药用:苍、白术各15g,千姜12g, 川朴15g, 茯苓15g, 半夏10g, 陈皮10go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苍、白术燥湿健脾,干姜温中散寒,茯苓、半夏、川朴、陈皮健脾化湿。达寒化、湿除而病愈。
二、脾胃湿热
症见:口中粘腻,或伴有甘甜的感觉,胸膈痞闷,纳呆少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满滑。
证为:湿热内阻。
治宜:清热化湿。
方用:清热化湿汤
药用:黄连10g,炒栀子10g,茯苓30g,半夏15g, 陈皮15g,川朴15g,藿香15g,佩兰15g,生姜3片。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黄连、炒栀子清热燥湿,茯苓、半夏、陈皮燥湿行气,川朴、藿香、佩兰、生姜化独行气。达热清、湿化而病愈。
三、肝胆湿热
症见:口内粘腻,口中有苦味,伴见胸胁苦满,心烦急躁,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为:肝胆湿热。
治宜:泻肝清胆,渗利湿热。
方用:泻肝清胆汤。
药用:龙胆草10g,黄芩12g, 栀子10g,柴胡15g, 生地15g,丹皮15g, 木通6g,车.前子20g,甘草6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胆湿热,柴胡疏肝解郁,生地、丹皮、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甘草解毒和药。达肝胆清利、湿化热除而病愈。
四、肝胃湿热
症见:口内粘腻,口味微酸,伴见胸闷心烦,胃中嘈杂,嗳气吐酸,舌质红,舌尖赤,苔黄腻,脉弦滑。
证为:肝胃湿热交阻。
治宜:清肝和胃化湿。
方用:清肝和胃汤。
药用:黄连10g,炒栀子15g,茯苓30g,苍、白术各15g,川朴15g,苏梗15g,陈皮.0g。水煎二次混合,2次分服。
方解:药以黄连、炒栀子清肝和胃,茯苓、苍、白术健脾燥湿,川朴、苏梗、陈皮化湿行气。达肝胃和、湿化热清而病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中药对药汇总(2)
中医脏腑辨证临床用药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实用古经方57例汇总
读书笔记(17)
一种可治疗肝胃病的丸药的制作方法
寇瑞庭疑难病验案拾穗(鼓胀、心悸、脏躁、眩晕、中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