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古今研究:蕲蛇

一、典籍摘要

1、《雷公炮炙论》:“治风。引药至于有风疾处。”

2、《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㖞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风瘙痒,大风疥癞。”

3、《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通治诸风,破伤风,小儿风热,急慢惊风搐搦,瘰疬漏疾,杨梅疮,痘疮倒陷。”

4、《饮片新参》:“甘腥平。治诸风顽痹不仁,疥癣疠毒。”

5、《外科证治全生集》:“鼻向上,有方腾花纹者佳。去头尾酒浸,除皮骨,炙则不蛀,治湿痒。”

6、《隐息居饮食谱》:“甘咸温。祛风湿,治半身不遂,口面喎斜,风疠疬疡,骨节疼痛,痘疮倒陷,搐搦惊痫,麻痹不仁,霉疮疥癣。”

7、《得配本草》:“甘、咸、温。有毒。入足厥阴、手太阴经。治风淫末疾,(四肢为末。)透骨搜风,截惊定搐。其性善窜,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引诸药直至于有风疾处。凡癞麻、鹤膝、鸡距,并宜治之。得丁香,治痘疮黑陷。”

8、《本草新编》:“白花蛇,味甘、咸,气温,有毒。蕲州者佳。止风痛,如癞麻风,至须发脱落,鼻柱将塌者,必须服之。其余如鹤膝鸡距,筋爪拘挛,肌肉皮毛诸风,断不可服。盖白花蛇性窜,上行而不下走,解上焦之风而不解下焦之风,解阳分之毒而不解阴分之毒也。”

9、《玉楸药解》味咸,微温,入足厥阴肝经。通关透节,泻湿驱风。白花蛇穿经透骨,开痹搜风,治鼻口㖞斜、手足瘫痪、骨节疼痛、肌肤麻痒、疥癞风癫之证。 中风病因木郁风动,血燥筋枯,外风虚邪表闭,筋缩四肢而成。而木郁之由,全缘水寒土湿,生发不遂。白花蛇外达经脉,则益其枯燥,内行藏府,不能去其湿寒,非善品也。庸工习用诸方,标本皆背,无益于病而徒杀生灵,其无益也。”

10、《本草备要》:“宣,祛风湿。 甘、咸而温。蛇善行数蜕,如风之善行数变,花蛇又食石南(食石南藤花叶。石南辛苦治风),故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大风疥癞(《开宝本草》云∶治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经疏》云∶前症定缘阴虚血少、内热而发,与得之风湿者殊异。白花蛇非所宜也,宜辨。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

11、《药性歌括四百味》:“花蛇温毒,瘫痪㖞斜。大风疥癞,诸毒称佳。(两足孔四撩牙,头戴二十四朵花,尾上有个佛指甲,是出靳州者佳。)”

12、《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咸,性温,有大毒,入肺、肝二经。主肺风鼻塞,去瘾疹浮风,四肢不仁,骨节疼痛,口眼㖞斜,半身不遂,癞麻风,白癜风,髭眉脱落,鼻柱塌坏,鹤膝风,鸡距风,筋骨拘挛。白花蛇专主皮肤之风,肺主皮毛,肝为风水,故都入之。”

13、《本草便读》:“透骨搜风,皆为咸温善走窜;治痹通络,都因阴毒性轻灵。其皮有退管之功,并可驱风除翳;其治有杀虫之用,还能吹耳敷疮。(蕲蛇味甘咸,性温,有大毒。蛇性善窜善蜕,亦如风之善行数变,故透经络,搜风邪,内走脏腑,外达皮肤,为治诸风诸痹一切疠癞等疾之药,然治病良药颇多亦何必用此阴毒之物.以冀侥幸哉。蛇皮性味大略相同,惟其为皮也。故善治皮肤,一切风淫疥癣之疾。性善脱,故又能退目翳。除漏管,然亦只可外用.无须用此为内服方耳。”

14、《本草分经》:“甘咸温,性窜,内走脏腑,外彻皮肤,透骨搜风,截惊定搐,治风湿、瘫痪、疥癞、皮骨尤毒,宜去净。”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蛋白质及脂肪类成分,蕲蛇酶等蛇毒成分为蛋白质类成分。

2、本品有抗血栓,降血压及抗肿瘤等作用;还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

【备注】关于蕲蛇与白花蛇。本品原名“白花蛇”。以湖北蕲春所产者为最佳,故名蕲蛇。1963年版《中国药典》始载本品,名“白花蛇(蕲蛇)”。1977年版删去了“白花蛇”,以“蕲蛇”为正名,以后历版《中国药典》皆从之,将蕲蛇的基原定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全体。但在早期的《中药学》教材(1977年版)中,本品与金钱白花蛇曾一度均作为白花蛇药用。为了避免混淆,《中国药典》已将蕲蛇与金钱白花蛇作为两个品种单列,不再使用“白花蛇”这个名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本草精荟》:祛风通络:白花蛇的功效与应用
本草从新 虫鱼鳞介部 蛇类白花蛇
【中药释义】白花蛇(五步蛇)有剧毒,但是对抗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不能少!
搜风透骨白花蛇(附乌梢蛇)
五步蛇
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嘴斜,骨节疼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