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古今研究:香附

#21天图文打卡挑战(第二期)#

一、典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2、《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

3、《本草备要》:“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主一切气,利三焦,解六郁,止诸痛。治多怒多忧,痰饮痞满,胸肿腹胀,饮食积聚,霍乱吐泻,肾气香港脚,痈疽疮疡。”

4、《本草便读》:“入肝脾而开郁,为血因气滞之方;理胎产以调经,有气顺血行之理;其味辛甘带苦,故生者有解表之功;其质香燥而温,经制服得纯和之妙。乃女科之圣药,为气病之专司。”

5、《本草撮要》:“功专下气解郁;得木香则散滞和中;得山栀能降郁火;得茯苓能交心肾;得茴香、补骨脂能引气归元;得浓朴则决壅消胀;得艾叶能暖子宫;得高良姜治心脾冷痛;得乌药为青囊丸,得黄连名黄鹤丹,二者皆治百病,得乌苏安胎。青盐炒入肾,酒浸炒行经络,醋浸炒消积聚,姜汁炒化痰饮,炒黑止血。忌铁。”

6、《本草分经》:“辛香微苦微甘,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调一切,气能引血药至气分而生血,解六郁利三焦消积调经,乃治标之品,损气耗血。”

7、《本草新编》:“专解气郁气疼,调经逐瘀,除皮肤瘙痒,止霍乱吐逆,崩漏下血,乳肿痈疮,皆可治疗。宿食能消,泄泻能固,长毛发,引血药至气分,此乃气血中必用之品。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臣。”

8、《本草易读》:“理一切气血,止诸般疼痛。解情思之结郁,除胸腹之客热。霍乱吐泻之疾,痰饮痞满之 。消饮食而攻积聚,治崩漏而止带下,调月经而理胎产,平痈疽而解疮疡。”

9、《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也,则有推行之意。开郁气而调诸气,宽中消食,止呕吐,和中养胃,进食。气血调而阴阳固守,忧郁开而疾病不生,开郁调气要药,女人之至宝也。”

10、《雷公炮制药性解》:“疏气开郁,消风除痒,便醋制用。”

11、《药鉴》:“乃血中气药,诸血气方中所必用者也。快气开郁,逐瘀调经。除皮肤瘙痒外邪,止霍乱吐逆内证。”

12、《药笼小品》:“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利三焦,解六郁。治崩中带下,月候不调。”

13、《玉楸药解》:“开郁止痛,治肝家诸证。”

14、《顾松园医镜》:“开郁快气,发表散邪。消痰化食,治心腹之疼;调经止带,理胎产之疾,为三焦肝经气分之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也。生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熟则下走肝肾,外彻腰足。”

15、《医学入门》:“味轻辛散,能充皮毛发,去寒气及皮肤病疹,胸中虚热,消食下气,治一切霍乱,心腹疼痛,肾气膀胱冷。”

16、《本草经疏》:“香附香燥,苦温带辛。凡月事先期者,血热也,法当凉血,禁用此药。误犯则愈先期矣。”

17、《本草正义》:“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

18、《本草图经》:“治膀胱间连胁下气妨,常日忧愁不乐,心忪少气。”

19、《本草经集注》:“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

20、《本草经解》:“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令人益气,长须眉。(醋炒)”

21、《本草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胕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时珍)。”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挥发油,还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及三萜类等。《中国药典》规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1.0%(mL/g),醋香附不得少于0.8%(mL/g)。

2、作用:本品有镇痛、抗炎、解热、强心、降低血压、抑菌、调节消化系统、保肝等作用;还具有减弱未 孕 子 宫平滑肌收缩和缓解痛 经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 附(《名医别录》)
带您走进芳香家族(七)
香附的副作用 及 医家论药
香附
药性赋(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陈歌、妊娠服药禁歌)
苏合香丸《中医治法与方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