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椎前路手术切口软组织重建缝合技巧

颈椎前路手术作为解决颈椎前柱疾病的常用手段,在临床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有前方结构性改变的病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骨赘形成及后纵韧带骨化等,而导致颈脊髓压迫的病例,颈椎前路手术都能有效地缓解疼痛、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其手术适应证为:①颈椎间盘突(脱)出症,需行髓核摘除术者;②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为主的颈椎病,需从前路行以切除骨赘为目的的减压手术;③颈椎不稳定,椎体间关节松动、不稳,久治不愈且无法工作需行手法治疗者;④脊髓型颈椎病节段较少,需行前路减压者;⑤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行前方减压摘除髓核者;⑥吞咽困难型颈椎病,椎体前方骨刺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者。

颈前外侧入路手术作为最常见的术式,其手术适用范围为第3颈椎至颈胸节段交界处,对于颈3至颈6节段,因为比较便于右手操作,绝大多数临床医师习惯于右侧入路的方式,而在颈胸节段交界处,多采用颈左侧入路的方式,以避免损伤喉返神经。

患者取仰卧位,皮肤切口可选择横切口,沿胸锁乳突肌前缘的斜行纵切口及上下分离的横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便可到达颈阔肌层,可用小刀轻轻划开颈阔肌,并游离颈阔肌下层的疏松组织,此后可无需任何锐性切割分离和血管结扎,可仅用手指沿胸锁乳突肌的内侧缘探入,并将与胸锁乳突肌交叉行走的扁平条索状的肩胛舌骨肌做上下松解,此肌肉不需要切断,松解后其活动范围大,用手指经过胸锁乳突肌前缘进入外侧血管鞘及内侧内脏鞘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即可达到颈椎前缘。

颈椎前路手术可分为融合性手术和非融合性手术。融合性手术被认为是治疗该病的金标准,常用的类型可分为:单纯植骨、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钛网钛板内固定、椎间融合器及椎体间零切迹融合。非融合性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目的是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性,避免相邻关节的退变,适用于年轻的患者。之后经定位、切除减压、内固定等手术操作,开始关闭伤口。

颈椎软组织重建一般包括3层:前纵韧带层,颈阔肌层和皮肤皮下层。


1.前纵韧带、颈长肌和椎前筋膜

前纵韧带为人体中最长的韧带,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的枕骨咽结节,下至第1或第2骶椎前面,前纵韧带由3层纤维纵向并列构成,其浅层纤维跨越4~6个椎体,中层纤维跨越2~3个椎体,内层纤维则紧连相邻椎体,3层紧密相连,具有限制脊柱过伸的作用。颈长肌位于颈椎及上3节胸椎前侧,可分为内下和外上两部分,相互遮掩,其下内侧起自上3节胸椎椎体(T1~T3)及下3节颈椎椎体(C5~C7),止于上位颈椎(C2~C4)椎体及下位颈椎(C5~C7)横突的前结节,上外侧部起自下位颈椎横突(C3~C6)的前结节止于寰椎前结节。此肌双侧同时收缩时,可使颈椎前屈,单侧收缩时可使颈椎侧屈。其具有对抗头部重量及拮抗颈背部肌肉的作用。椎前筋膜在颈部覆盖于椎前颈长肌表面,是非常疏松的筋膜组织,将颈前间隙与咽后间隙自然分开。

吞咽困难是颈椎前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高龄、性别、术后软组织水肿、内固定钢板等内植物与周围软组织粘连等原因,术前的气管牵拉锻炼,术中的牵拉装置的改良,都有益于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而术中的前纵韧带、颈长肌及椎前筋膜的重建缝合,可将钢板螺钉等内植物包裹其中,避免内植物与食管直接接触,减少了内植物对食管的摩擦刺激,可明显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食管瘘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颈交感干与颈长肌内缘毗邻,误伤后可导致Horner综合征,因此缝合距离一般不超过颈长肌内侧缘0.5cm。此外,为防止术后出现引流不畅的情况,缝合前纵韧带及颈长肌时,以能够覆盖内植物即可,不必缝合太密,多用2-0或3-0可吸收缝线,行间断缝合,3~4针即可。


2.颈阔肌及筋膜层

颈阔肌及其筋膜层位于颈浅筋膜中,薄而宽阔,起自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向上止于口角,其受面神经支配,由于颈前部皮肤及皮下组织菲薄,如该层肌肉缝合不平整,则会影响皮肤层的缝合,造成术后伤口瘢痕变大变宽。一般多用2-0或3-0聚糖910可吸收缝线行间断缝合,或者采用免打结缝合装置连续缝合。


3.皮肤及皮下层

由于颈椎前路手术多取沿皮纹的横行切口,术后如做细致小心的皮内缝合,愈合后几乎看不到手术切口,可采取4-0聚糖乳酸91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4-0聚糖乳酸910八根针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或皮肤缝合器进行缝合。


4.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是颈椎前路术中和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如治疗不适当,可继发切口感染,并沿硬脊膜漏口进入脑脊液中,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如果术中发现硬脊膜破裂并有脑脊液外漏,裂口较小时(<0.2cm),无法直接修补,可于裂口处覆盖明胶海绵,并于局部喷洒生物蛋白胶。若硬脊膜裂口面积大于0.5cm×0.5cm,则可取大于缺损范围的腰背部筋膜或者人工硬脊膜补片覆盖缺损处,并以5-0或6-0的单股缝线进行缝合,并放置引流管。术后则采取头高脚低位、应用广谱抗生素等方式,避免感染,促进硬脊膜伤口愈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颈前重要的血管神经较多,过度的堵、压,易导致引流不畅,引起椎间间隙的肿胀,影响吞咽及呼吸,而牵拉压迫颈动脉窦,则会导致患者血压、心率、血氧的异常变化。

来源:《骨科缝合教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手术详细步骤,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手术...
颈椎前路手术
MIS-TLIF之“天龙八部”——八大精准技术
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技巧与陷阱
早读 | 手把手教你做好:颈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骨科精读 | 颈前路手术的方法及技巧,满满干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