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宇航员生活指南(五)被打劫的太空飞船

独立思考是突破颜值文化的唯一出路

古哥古点 2015年11月30日

宇航员生活指南(五)

《被打劫的太空飞船》

被打劫的太空飞船

来自古哥古点

00:00 20:26

航天器降落时的故事实在很多,既有令人黯然垂泪的哥伦比亚号的解体,也有悲剧英雄科马洛夫的牺牲。但是要说到最不靠谱的一次降落,非2008年联盟号飞船在哈萨克斯坦的意外迫降莫属,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疯狂之旅。故事的主角是三位宇航员:俄罗斯的尤里·马连琴科(YuriMalenchenko),美国的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以及韩国的尹素研(Yi So-Yeon)。

由左至右:俄罗斯的尤里·马连琴科(Yuri Malenchenko),美国的佩吉·惠特森(Peggy Whitson)以及韩国的尹素研(YiSo-Yeon)

联盟号飞船在历史上已经成功实施了成百上千次降落,虽然它最后的落地体验完全都不像它的拥有者俄国人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行话“软着陆”形容的那么平稳妥帖,但是就安全性来说,其系统设计仍然是足够可靠的。在返回地球时,联盟号会通过爆炸螺栓的断裂将轨道舱和服务舱甩出去,令其在大气层中烧毁,而容纳着几名航天员的返回舱则凭借底部厚厚的整流罩的保护,抵抗剧烈摩擦引起的高温安全的重入大气层。这道分离程序已经经受了数十年的考验,很少出问题。然而,爆炸螺栓往往最为人诟病的一个隐患就是它的弱强度所造成的必须将多个螺栓共同使用的这一局面让所有螺栓同时被炸断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马连琴科小组的这次降落就遇到了这样的意外。当他们乘坐的飞船开始进入大气层时,返回舱内的几位宇航员如期听到了爆炸螺栓引爆的声音,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螺栓当中有一枚没有炸断,它仍然把巨大的轨道舱和返回舱连接在一起。预定的着陆进程不是按照这种状况设计的,返回舱不应该带着这么一个大包袱下坠,没有成功分离的轨道舱让正在飞速降落的飞船变得有些失控。

联盟号飞船轨道舱和返回舱

穿越大气层时,飞船的加速度会达到9倍重力,此时宇航员的正常感觉应该是被死死的压紧在座椅靠背上。可是马连琴科小组所在的飞船不是这样,拖拽着的轨道舱让船体剧烈的晃动,返回舱里的人们除了感受到重压以外,还在向四面八方来回的挤压和逛荡。他们看不到飞船外面的情况,但他们知道肯定出了大事。随着飞船的速度越来越快,空气动力变得异常强劲,那枚一线相连的没有炸断的螺栓最终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拉力应声断裂,轨道舱也随之脱离。然而,这个大包袱被抗的时间太久了,它那没有整流罩保护的外层被加热到极高的温度,反过来又把返回舱相对脆弱的顶部几乎烤焦。

飞船驾驶员马连琴科是一个超级冷静的人,即使在以冷静为必备素质的宇航员群体中,他的这个特点也是突出的。下落过程中,突然有一滴不明液体坠落在他的大腿上,来自头顶的异常的高温感受让马连琴科做出了一个很坏的判断,这可能是熔融的金属,联盟号也许正在融化。即使是预想到了这一恐怖的场景,马连琴科居然一句话也没有说,仍然镇定的驾驶着联盟号。后来才知道那颗液滴不是融化的金属,而应该是氧气面板后面的水。不过当时的情况也的确是千钧一发,假如轨道舱最后分离的时间再晚一点,返回舱被高温损坏的概率就会高出许多。

作为航天器的一种,飞船的可靠性终究是很高的,虽然重入大气层的高温考验惊险万分,让宇航员们命悬一线,但只要熬过了这个阶段,它依旧可以稳健的完成后续的着陆过程。降落伞成功的打开,飞船最终硬生生的但却是安全的落在了地面。由于高空中的这次意外,飞船的着陆地点已经远远的偏离了预定地址,无论是地面人员还是飞船里的乘员都无法确定返回舱最后落在了什么位置。

联盟后飞船返回程序

在太空里呆了几个月的宇航员返回地面时身体都已经极度虚弱,甚至连打开舱门的力气都没有,所以他们在返回时一定要有地面的技术人员来迎接和帮助。但现在降落发生了意外,飞船落到了一个遥远的未知地点,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救援人员在迎候。这对宇航员来说是极大的考验,现在的他们几乎等同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婴儿。呆在狭小密室中以久并且刚刚经历生死考验的宇航员不愿意就这样无助的等待,他们想尝试着走出去。马连琴科用尽洪荒之力,竟然奇迹般的自行打开了舱门的一条缝。从外面立时窜进来一个焦糊的烟味,考虑到飞船刚刚经过剧烈的大气摩擦,这股味道并不奇怪。可是当他试着把这条门缝稍微扩大一点时,他吃惊而恐惧的发现了门外的火焰,不是一点点,而是整个舱外到处都是飞腾的烈焰。返回舱恰好落在了一片草地中,高温引燃了大火。马连琴科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但是为了避开大火,他还是竭力关上了舱门,但他的动作毕竟还是慢了点,关舱门的时候他的手被烫伤。舱室里的三个人开始感到绝望,长时间的呆在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一个空间里已经让人难以忍受,而现在,周围没有人烟,舱外又是大火,谁也不知道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他们的体力已经完全不允许他们设法逃跑了,那种感觉就是在等待死亡。

稍过了一会,马连琴科再次冒险打开了舱门,想查看一下外面的情况。好消息是,草地已经被烧完,大火已经蔓延过去。他尽力爬出了舱门,一抬头却意外的发现不知从哪突然冒出了一群人站在自己的面前。这些当然不是俄罗斯或美国宇航局的工作人员,他们是本地人,一些因为看到火灾而聚集过来的哈萨克斯坦人。看到正在从太空船里向外爬的马连琴科,这些人完全蒙了,其中一个略微懂点俄语的人大声问道:“你们从哪里来?”马连琴科还没来得及回答,这人又大声追问道“你们的船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农民最感兴趣的就是眼前这个奇形怪状的返回舱,他们无论如何不肯相信这是一艘从天上掉下来的飞船,而只愿意把它当做一条船。

此时,佩吉和尹素妍也挣扎着爬了出来,他们两人的背部在着陆过程中都受了很重的伤。马连琴科想到返回舱内有无线电对讲机,他想拿过来联系救援直升机,可是他虚弱的实在是连爬回去的力气都没有了。面前的这群人里有一个小孩自告奋勇的站出来愿意帮忙。结果证明,他不只是想帮马连琴科去拿对讲机,而是在进入船舱后,看见什么就拿什么。这艘地上冒出来的会发火的船对他来说真是太神秘太有趣了。马林琴科眼看着这个家伙把自己的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他想要厉声制止,可是身体却一点也动弹不了,根本无法阻止这个人的活动。就这样,一艘造价数百万美元的代表人类最高科技的宇航飞船竟然当着宇航员的面被一群农民给打劫,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场面也着实算的上是航天史上的一次奇葩事件了。

就在联盟号飞船快要被这群陆地海盗抢劫一空时,天空中第一架救援直升机呼啸而至,他们成功的找到了飞船的降落地。不过,这架直升机上的人也够马虎的,他们随便向下张望了一下,便匆忙的向指挥中心报告,发现了返回舱,但没有见到降落伞。其实,降落伞本来是有的,只不过刚才那场草地大火早把它给烧了个精光。直升机的现场目击报告虽然没说错,可你倒是多看看现场的情况再汇报啊!结果他们这一报告不打紧,指挥中心里的人全都惊呆了。没有降落伞,只能意味着一个结局,那就是返回舱坠毁地面,所有的宇航员全部牺牲。就在大家的心情开始变得无比沉重的时候,这家二虎的直升机又发来了消息,说看到了宇航员,就在舱外,旁边还站着一群稀奇古怪的人。这个剧情的翻转简直太刺激了,实际上自从刚才通信中断开始,不少人已经在心里偷偷的怀疑联盟号可能遭遇了不测,前面的第一次现场报告更加坐实了这种悲观的猜想。现在一听说所有宇航员平安落地的消息,整个大厅瞬间沸腾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立即展开。这次联盟号飞船神秘抢劫事件至此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和前面这次奇葩降落相比,哈德菲尔德的返家之旅要中规中矩的多,只不过在他们返回之前的48个小时里,由于氨气泄漏突然安排了一次临时性的太空行走任务,这一下子把后面的撤离过程变得非常的仓促。就在太空漫步的一天之后,5月12号,空间站进行了指挥官的交接仪式。由于赶时间,仪式进行的简单而匆忙。俄罗斯宇航员罗曼,也是升空时的飞船飞行指挥,在这次返回途中仍然担任组长。他开始进行最后的对联盟号飞船的检查。这艘飞船已经停泊在那里半年了,是得好好检修一下。机器需要预热,仪表需要查核,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要带回去的东西太多,他必须认真的计算物品的配重保证飞船的稳定。总之,罗曼一直忙的不可开交。哈德菲尔德和汤姆抓紧时间进行了最后的几项科学实验。他们为什么不去帮一下罗曼分担一些任务呢?这是人家俄国的规定,联盟号飞船只允许俄国人自己做检查。

最后一晚,哈德菲尔德用吸尘器反复清理了自己的睡眠站并清除了所有的私人物品,包括睡袋,这样当下一位宇航员到来时,他就可以自由的重新布置这片属于他的小天地了。即将离开的宇航员会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按照重要性分成三类:抛弃的,交给快递邮寄的,还有随身携带的。像睡袋之类的生活用具属于要抛弃的,它们会被搬运到联盟号的轨道舱里。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如果返回过程进行的很顺利,那么这些东西就会跟随在降落中被分离的轨道舱一起被烧毁;如果返回出现了脱轨等问题,联盟号的返程时间有可能会被延长一到两天,这样的话轨道舱里的物质有可能在这个期间继续保障宇航员的生活。航天员随身携带回去的物品非常的少,因为他们要乘坐的返回舱比来时更加拥挤。里面已经尽可能的装载了更重要的物资,包括各种各样的医学样品,还有需要修理的硬件设备,留给航天员的实在没有多少空间。哈德菲尔德只是选择了自己最心爱的枫叶队的队服,把它贴身穿在了最里面。最后,还有些航天员的个人物品是不方便带又不舍得扔的,这些东西就只能封存在一个叫“希望带回物品”的口袋中,等待着也许将来有机会,其他的飞船会有空间像快递一样把它们送回地球。

国际空间站的睡眠站

晚上,哈德菲尔德、汤姆和罗曼把他们的铭牌挂到了空间站的荣誉榜里。在这个长长的姓名队列中,他们排名在35位,这将是永久的光荣。离别的时刻总是忙忙碌碌的,但在这种匆忙之外,哈德菲尔德竟然想到要让自己一个人独处一会。他来到了空间站里视线最好的瞭望塔,透过四面舷窗默默的凝视着太空与地球,他想尽情释放自己此刻的复杂心情。这注定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的太空之行了,他想起了以前那个曾做着太空梦的儿童,想起了飞行学校里的优秀学员,想起了无数次的艰苦训练和危险,还想起了太空漫步的难忘经历。眼下,他和这些都要永久的离别了。他没有伤感,但却充盈着由衷的敬意。

时间来到3:30分,无论多么的不舍,返程任务的启动时间是不能耽搁的。在匆忙的告别后,三个人钻进了狭小的返回舱。起飞前的例行检查,对紧急情况处置预案的再次商讨,最后是穿上俄式减压服。此刻穿这件衣服显得非常有意思。每个人大概都希望自己能再长高一点,这在地球上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在太空中却轻而易举。由于失去了重力,脊柱之间的软骨会膨胀,因此长期生活在太空的人的身体会被拉长。哈德菲尔德尽管已经53岁,他也长高了1英寸还多。但在天空中,长高不见得是好事儿,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原来的减压服现在变得很难穿得下去。尽管设计者已经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并预留了空间,但要想钻进去还是费了不少劲。一切就绪了,哈德菲尔德下达了结束停靠的最后一道命令。飞船上路了。

刚开始脱勾的时候,一切动作都非常的缓慢,飞船以每秒钟仅移动4英寸的速度缓缓滑行。3分钟后飞船发动机短暂点火15秒,而后利用惯性继续滑行。这些动作之所以设计的如此温柔,是为了保证飞船与国际空间站能以一种稳妥的方式拉开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飞船发动机的喷溅物有可能损坏空间站的电池板。两个半小时后,当飞船已经拉开了与空间站的轨道差,发动机再次点燃4分20秒,高度开始下降,现在一切都已经不可能回头了。

整个的降落过程进行的还算顺利,经过持续54分钟的一路狂奔和中间15次的爆炸,飞船的轨道变得越来越扁,它的机体开始摩擦大气层的边缘。28分钟后,爆炸螺栓点火,这次炸的很彻底,轨道舱被完全抛弃。整流罩开始发挥效力,宇航员都能感知到这一点,因为返回舱内开始变得越来越热,越来越湿。哈德菲尔德扭头从窗口清晰的看到橘黄色的火焰和高速的火花在飞船四周闪耀,对此他有点紧张,这要么是整流罩的制造中有些瑕疵,要么就是中间存有水分,总之这似乎不是正常现象,然而他们对此其实也无能为力。

2分钟后,飞船高度下降到120公里,返回舱内的温度已经升高到让宇航员的内衣都湿透了,而重力的感觉也重新回到了身体上。对于已经长时间习惯了失重环境的宇航员来说,现在3.8个G的加速度让他们感到巨大的不适。脸上的皮肤似乎都在下坠,要想挪动手臂去触碰一下控制开关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从零重力到最大的加速重力,再到正常的地球重力,整个变化过程虽然只有10分钟,但这剧烈的改变对宇航员来说是无比漫长的。

高度5.2千米时,主降落伞打开。骤然的减速让联盟号飞船急速的旋转震荡,就像坐过山车一样,随后咣的一声巨响,状态突然稳定下来,降落伞开始吊着返回舱徐徐降落。整流罩已经抛掉,三位航天员的座椅突然之间被猛地抬起到最高限度,这是为了给最后的撞击预留足够的缓冲距离。此刻没有人再说话,连最有驾驶经验的罗曼也一声不吭,大家都在默默而紧张的等待着最后一击的到来。嘴里的上下齿全都紧紧的咬在一起,以防最后的冲击让牙齿咬断舌头。测高仪不在断地测量着返回舱的高度,落地前两秒它发出指令,软着陆火箭点燃,反冲火箭把最后的着陆速度降低到1.5米/秒。这个步骤很关键,有了它,一场惨烈的撞击车祸才可以变成一次能够承受的冲撞。突然之间,耳边一声巨响,下降停止了,哈萨克斯坦高原上迎来了又一艘从天而降的大船。倒霉的是,这个时候的草原上正在刮着强劲的大风,降落伞在风的鼓动下拖着返回舱一路翻滚不止,直到罗曼摸到了切断降落伞的按键并且按了下去,翻滚游戏才最后停止。可笑的是,当一切都结束时,所有的人都是大头朝下。

顷刻之间,搜救直升机的扇叶气流声震撼的由远及近,舱外传来了焦糊的味道和一阵阵熟悉的俄罗斯口音的谈话声。地球,我们终于回来了。

推荐书籍:

书名:《宇航员地球生活指南》

作者:【加】克里斯·哈德菲尔德上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天史上最悲壮的一次任务,升空前就知道回不来,但他无可奈何!
第一位从太空坠落的人:他明知道自己会从太空坠落,但依然执行了任务
俄罗斯宇宙飞船~乐高IDEAS作品《联盟号MS飞船》获得万票支持
联盟11号返回舱着陆的全过程
如果带着降落伞从太空往地球跳,能回到地面吗?
美国第一次登月怎么回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