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风物 | 立冬 数树深红出浅黄

摄影:王丰

      立冬时节,令人惬意的深秋天气接近尾声,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颐和园迎来了一年中色彩最为丰富的季节。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下颐和园里秋色斑斓的花木。

白蜡  学名:Fraxinus chinensis Roxb
木犀科白蜡属,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在深秋会变成鲜艳的明黄色,在颐和园变色最早的秋色叶树种之一。分布于颐和园万寿山后溪河两岸,尤以眺远斋至澹宁堂湖两岸为最。

摄影:张晓莲

摄影:张继云

元宝枫  学名:Acer truncatum Bunge.
槭树科槭树属,落叶乔木,单叶对生掌状元宝枫树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嫩叶红色,秋季叶又变成黄色或红色,为著名秋季观红叶树种。分布于颐和园各处点缀秋景,形成后溪河两岸色彩斑斓的秋季景色。南湖岛也有一株树冠开阔的元宝枫,临水生长,秋色尤为明丽。

摄影:陈京安

摄影:刘欣荣


摄影:周奇文


摄影:王学军

摄影:张晓莲

摄影:姚云庭

摄影:张胜利

摄影:陈京安


银杏  学名:Ginkgo biloba L.
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又名白果树、公孙树,曾是仅遗存于我国的珍稀树种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叶片扇形,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园内主要分布于耕织图景区、五圣祠、德兴殿、东宫门门内外。

摄影:刘欣荣

摄影:周奇文


黄栌  学名:Cotinus coggygria Scop.
漆树科黄栌属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冠圆形,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叶片秋季变红,鲜艳夺目,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就是该树种。黄栌花后孕花的花梗呈粉红色羽毛状在枝头形成似云似雾的景观,著名的蓟门烟树指的就是黄栌。颐和园万寿山后山构虚轩遗址附近有黄栌成片栽植,深秋呈现夺目的鲜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

摄影:刘欣荣

摄影:刘真平


梧桐  学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叶大,阔卵形,梧桐一叶之秋,黄的早,落得也快。宜芸馆院内的梧桐秋色,遮天障地的黄,蔚为壮观。

大果榆  学名:Ulmus macrocarpa Hance.
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植物,高达20米,树皮暗灰色或灰黑色,叶宽倒卵形、倒卵状圆形倒卵形。因榆钱比普通榆树大许多而得名。颐和园主要分布于谐趣园内涵远堂东、西两侧的山石之间,秋色自黄至棕红色彩极其绚烂,近年来为摄影爱好者痴迷,与谐趣园的游廊、亭榭相配,古风雅韵十足。

摄影:陈强

摄影:王珺燕

摄影:王学军

摄影:张助宏


摄影:姚云庭

玉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a Desr.
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 原产于中国中部各省,现北京及黄河流域以南均有栽培。玉兰的叶片倒卵形、宽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进入秋季,叶片会逐渐变为黄棕色。颐和园乐寿堂、畅观堂均为欣赏玉兰秋叶的佳处。

摄影:王珺燕

小叶朴  学名:Celtis bungeana Bl.
科朴属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色黑色,单生叶腋近球形,因此又名黑弹树。小叶朴秋色呈明丽的黄色,零星分布于颐和园后山。

摄影:李静

槲树  Quercus dentata Thunb.
壳斗科栎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皮暗灰褐色,深纵裂。别名柞栎、橡树、青岗、金鸡树、大叶波罗等,抗风性较强,为强阳性树种。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10-30厘米,宽6-20米,进入深秋逐渐由绿变为红棕色。颐和园万寿山及后溪河北岸有少量栽植,其中苏州街以东的湖北岸生长最为健壮。

摄影:周奇文

摄影:刘欣荣


栾树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
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常生长于石灰石风化产生的钙基土壤中,耐寒。栾树自播能力极强,又耐贫瘠,常常在石隙及空地大量生长,且生命力旺盛。园内包括到处都能看的栾树的踪影,秋色虽不及元宝枫、银杏等亮丽,但因其数量多,也是后溪河秋色的重要组成树种之一。

摄影:李方莹

摄影:李方莹

摄影:于连祥


桑树 名:Morus alba L.
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叶卵形至广卵形,为桑蚕饲料。果实为桑葚,酸甜可食。桑树的叶片到深秋会逐渐转黄至黄褐色,园中主要分布于耕织图景区,长廊沿线及万寿山山区也有零星分布。

摄影:张晓莲


摄影:王丰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
园内主要有旱柳及其变种绦柳(Salix matsudana f. pendula.)均为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大枝斜上,树冠广圆形。叶片狭长,变色季节较晚,分布与颐和园昆明湖及后溪河、谐趣园等处的湖岸,临水栽植。值得推荐的是柳桥西北侧的一株高柳,树姿优美,秋叶呈现十分明快的黄色,与柳桥辉映成画。

摄影:王珺燕

摄影:李方莹


摄影:王学军

摄影:张素秋

摄影:张继云


水杉  学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水杉树落叶乔木,小枝对生,下垂。叶线形假二列成羽状复叶状水杉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和新生代约有67种,过去认为早已绝灭,1941年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利川谋道镇(当时四川万县磨刀溪)首次发现这一闻名中外古老珍稀孑遗树种。颐和园内水杉主要栽植于耕织图水操学堂以东,后溪河眺远斋附近也有少量成年大树。水杉落叶前会变色为棕红色,成片效果蔚为壮观。

爬山虎
最常见的有中国地锦(拉丁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五叶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L.) Planch.,也称美国地锦。二者均为葡萄科地锦属木质藤本植物,因常见攀缘在墙壁岩石上,被人们统称为爬山虎。进入秋季,爬山虎的叶片早早就开始变红,逆光看去,明艳至极。分布于园内各处,点缀湖岸、山石,一片浓浓秋意。

摄影:王珺燕


摄影:李方莹

摄影:张晓莲


摄影:于连祥

芦苇  学名:Phragmites communis 
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秆直立,高1-3米,叶片披针状线形,大型圆锥花序,分枝多芦苇为全球广泛分布的多型种。芦苇多种在水边,在开花季节特别漂亮,深秋叶色由绿转黄,花序也逐渐变得雪白, 在秋风中摇曳生姿,极富诗意

摄影:周奇文

摄影:陈强

摄影:王珺燕

《孟秋万寿山即景杂咏四首》

乾隆二十五年

西风一夜枕边吹,万寿平明步辇移。

借问便宜是何事,秋来快霁屡吟诗。

蝉声欲让蛩声亮,云气全消风气凉。

育物对时察上下,讵云泉石自徜徉。


摄影:王学军

《绘芳堂》
乾隆二十九年

几簇山葩傍砌阴,舒芳得气是秋金。

那知桃李辞春谷,欲看芰荷凋夏浔。

也自有花解藏蝶,何曾结实引飞禽。

设从轻淡观生意,粉本其人定姓林。

摄影:曹红兵

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静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摄影:姜润良

摄影:李方莹

摄影:周奇文

图片提供-颐和园微摄影团队及编者朋友圈里的朋友们

图文编辑-颐和园研究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彤彤的水杉树(1)
居家完美植树节 39种适合室内种植的树木
小叶榔榆、花皮榆、榆树、榉树的区别辨识之我见
红螺寺·植物纪。
你还在这样区别池杉和水杉?难怪你总是分不清!
常见乔木树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