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法典中的公序良俗条款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这是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民法典中,涉及公序良俗的共有12个条款。

   民法典第十条规定了处理民事纠纷的依据,即请求权基础。法官、仲裁员、调解员等裁判者,在处理民事纠纷时,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适用习惯处理民事纠纷应当注意三点:1、法律没有规定;2、该习惯不违背公序良俗;3、当事人主张存在某种习惯时,应负担举证义务。

      另外,关于最高法院的指导性案例,只具有准司法解释的效力,指导性案例不属于法律渊源,不应作为裁判文书判决部分的法律依据来援引,但是可以作为裁判文书说理部分的重要理由引述。

   刘柯妤诉刘茂勇、周忠容共有房屋分割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6年第7期)
裁判要旨  父母出资购房将产权登记在子女名下,具有赠与性质。子女应努力让父母安宁、愉快地生活。子女对父母赠与的房屋行使物权,要求其父母转让财产份额将损害父母生活的,与善良风俗、传统美德的要求不符,故法院不予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事行为的红线:公序良俗原则
中国民法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性质
《民法典》公序良俗法律规范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锋:公序良俗及习惯
《民法典:2021年法律知识结构重启》
法律无明确规定时,有理如何说得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