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审计的萌芽人物——大禹

上古时期,一场滔天洪水,搅得中原大地不得安宁,百姓苦不堪言,后天降治水大神禹。禹作为轩辕黄帝的玄孙,接手了父亲鲧的工作,历经13年,最终征服水患。治水有功的大禹深得民心,于是他顺理成章被选为舜的接班人,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天下平定后,大禹励精图治,开始谋求发展。《尚书·禹贡》中记载,他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且规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当然,大禹认为,仅是规定贡品种类还不够,还要掌握各下属部落治水、农耕发展得怎么样,每年政绩如何。可在那个时代,首领们都在各自的部落生活,相隔十万八千里,各部落首领要如何上报,大禹又怎么审查呢?

《左转·哀公七年》中记载,禹曾“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就是说某年某月某日,各位诸侯约定好,在涂山这个地方对大家进行政绩的考核。第一次全国性的贡赋审计大会就以“禹会诸侯”的形式召开,大禹等于亲自兼任了首席审计官。

《吴越春秋·越王吴余外传》说: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会计”。这“三载考功,五年政定”的考核内容,在夏已然成为常态。涂山之会的几年后,大禹继续往东走,一路考察巡视,走到茅山时,再次召开首领级的考核会议。

而这一次大会,有一位传说级的部落首领摊上了大事,他叫防风氏。《史记》中记载,防风氏是浙江封山愚山一代的部落首领,是帮助大禹治水的有功之臣。据孔子说,防风氏有三丈三尺,在现代足足有5米高。

《国语·鲁语下》中记录了这段故事的始末:“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是一次重要的政治盟会,防风氏却迟到了,有怠慢不恭、藐视权威的嫌疑。

大禹认为,如此重要的大会,防风氏竟然敢迟到,必须从严处理,以儆效尤。于是这个传说级的部落领袖、治水英雄当场就被斩杀。

为了匹配防风乃巨人一族的“事实”,整个行刑过程也颇具戏剧性。《会稽记》中记录:“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不及,乃筑高塘临之,故曰刑塘。”为了让刀斧手够到巨人防风的头,还专门搭建了一个高高的木台,以方便行刑,可见大禹的决心。

不过这里面是否还有其他情节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可以反映出大禹对考核和对“审计”的重视程度,后人为纪念禹,还将茅山改名为会稽山。

当然,以上故事大多是神话演绎。但是我们还是能通过这些神话故事看到我国早期处于萌芽状态的审计行为。

文       字:张弛

素材来源:李金华主编《中国审计史》等,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禹是用什么方法治水?
防风氏_汪芒氏,汪姓的祖先
释读中国历史011:禹其实很霸道
(3)鼎在国在,鼎失国亡,九鼎成为“天命”之所在
瓯越文化的原点——会稽山大禹陵
大禹治水一一夏王朝之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