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脑之问 :为何高僧火化会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只有骨灰?
userphoto

2024.08.31 四川

关注

    舍利子,一个神秘的存在,它来自于高僧大德的骨灰,却蕴含着神奇的力量,五颜六色的晶莹剔透,传说中能辟邪、增运、治病,甚至起死回生。

    它让人对佛法生出无限遐想,似乎只要拥有一粒舍利子,就能解决所有烦恼。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它究竟只是修行者的身体结晶,亦或蕴含着不可思议的力量?

    无数疑问围绕着这个神秘的存在,等待我们一点点揭开它的面纱,找到真正的答案,让我们从舍利子的起源说起,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舍利子:佛门智慧结晶的璀璨光芒

    舍利子,原本只是一个看似平凡的词汇,但它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当我们探究它的起源时,会发现它与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记载,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古印度一个王族世家,他有着聪慧过人的天资,本可继承王位,享尽荣华富贵。

    但是29岁那年,他毅然决定舍弃这些世俗,隐居到森林与山岭之间,过上苦行僧的生活。

    经过6年的修行和禅思,释迦牟尼终于悟透了人生和宇宙的真谛,获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成为具有高深智慧的“佛陀”,从此,佛教便随着佛陀的弘扬而在古印度逐步盛行开来。

    佛陀的信众们也追随他的脚步,遵循他的教诲,过着简朴寡欲的生活,将结束痛苦作为生命的终极目标,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成为了大德高僧,向着觉悟的彼岸不断前进。

    当佛陀八十高龄时,决定结束他在尘世的旅程,按照佛教的仪轨,弟子们将佛陀火化,而就在六昼夜的火化结束后,人们在佛陀的骨灰中发现了一些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舍利子。

    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佛陀的舍利子从此成为佛教文化中最神圣的遗物,被视为佛陀智慧的结晶。

    后人相信,得道圆满的高僧,其舍利子越多、越美丽多彩,这也成为后世僧侣精进修行的动力。

    那么,这些色彩斑斓的结晶体为何会在骨灰中出现?曾有高僧分析,它可能源自修行者身体中的精华部分,并且认为它反映了生前功德的高低。

    尽管舍利子的奥秘难解,但它已经和佛教文化融为一体,在不同历史时期,舍利子崇拜也呈现出高潮与低迷的轮回。

    梁武帝更是大力收集各地高僧的舍利子加以膜拜,这蕴含着对道德高尚之人的崇高敬意。

    直到今时今日,当一位大德高龄圆寂后,弟子们仍会在其骨灰中寻找舍利子,它已经成为佛教文化独特的符号,代表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那么当高僧坐化时,他的弟子们又该如何将其身体火化,最终才会形成舍利子呢?

秘而不宣的高僧火化形式

    高僧的火化过程神秘而庄严,寺院的弟子们会认真地把高僧的遗体放入一个小巧的陶瓮中,仔细地摆放肢体位置,将陶瓮封口后移到事先搭建好的火化木台前。

    木台四周堆满燃料,点燃后烈焰熊熊,必须持续烧上七天七夜,弟子们在旁诵经悼念,整个过程庄重而哀痛。

    火化结束后,人们会在余烬里发现一些舍利子,传说中,高僧的功德越高,留下的舍利越多、越彩艳,这究竟是何原因,存在多种说法。

    一说是长期吃素的结果,高僧多素食,摄入的纤维素和无机盐,在高温下生成舍利,长时间火化使骨骼结晶而成,但还有一种说法是传高僧生前佩戴宝石,经火化后残存。

    另一种更神秘的说法是“虹化”,相传功德高深的高僧,临终时肉身会发出强光,然后逐渐消失,只留下极小的遗物,这被认为是强大内在能量作用结果,但至今无科学解释。

    关于高僧火化的习俗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佛教传入中国的东汉时期。

    当时佛教还属于初传阶段,高僧圆寂后多采取土葬方式,将肉身直接入土,到了南北朝时,火化仪式渐成雏形,高僧骨灰被安放在塔内,或集中供奉在一处。

    唐代以后,火化仪轨日趋成熟与规范,寺院会选择吉日良辰,在经师与弟子辈的见证下举行长达七日的大型法会,全程诵经念佛,以求老师魂魄往生净土。

火化结束后,会将骨灰装入塔磬供人瞻仰。

    宋朝时,寺院建造舍利塔以奉安高僧舍利的做法开始流行,这种佛塔造型精美简洁,底座方形,塔身为八角形,象征着佛法的广布,顶部则呈琉璃宝瓶式,表达对佛的崇敬之情。

    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传入中国内陆,将火化仪式发展到更高层次。活佛在火化前要进行长达49天的精心准备,包括静坐、禅修,完成最高等级的“虹化”。

    无论何种说法,高僧的火化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奇特现象,都令人不得不对佛法生出更虔诚的信仰之心,这种超自然力量的信念,比探索真相更能打动信徒。

    所以所有关于火化的传说,都成为佛教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满足了人们对神秘的向往,也增强了佛法的感召力。

    而关于舍利子的形成,到了如今已经有了多种科学上的说法,甚至有人通过科学的手段完成人工制造舍利子。

舍利子科学解释

    舍利子一直是佛教文化中一个神秘的存在,它的形成过程历来众说纷纭,虽然民间流传了许多传说,但都不尽符合科学常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古老的谜题,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虽然还未完全揭开舍利子的面纱,但我们已逐渐接近真相。

    最初,学者通过对现有舍利子样品的检测分析,发现其主要成分与普通人体内的成分基本一致,这也说明舍利子与人骨有密切关联。

    进一步研究显示,舍利子中含有丰富的磷酸盐类、硅酸盐类等矿物质。

    这引发了一个新的假说,也许正是骨骼中这些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了异常反应,驱使骨骼熔融重结晶,从而形成了舍利子。

    要验证这个假说,必须在实验室模拟高温条件,观察骨骼样品的变化。

    为此,科学家准备了鸡骨、猪骨等动物骨样品,以及人牙齿样品,利用氢氧焊炬逐步提高温度,然后对样本的物理形式变化进行观测。

    结果发现,样品在1700摄氏度左右开始融化,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表面会逐渐形成类似舍利子的球形晶体。

    这说明,骨骼在足够高温下确实能形成舍利子样晶体,这一过程与骨骼本身所含矿物质有关,那么,为何普通人骨骼不会形成舍利子呢?

    有学者猜测,也许是因为高僧长期持戒修行,导致体内矿物质比例发生变化,更容易形成舍利子,本质上,造成这一差异的关键因素,还是火化时的温度。

    普通人骨骼火化温度约在1300-1400摄氏度,而高僧火化时可超过1700摄氏度,这可能导致骨骼矿物质的不同反应,才出现舍利子。

    目前,人们已经初步解开了舍利子形成的科学机理,但具体诱因还有待探讨,它究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与某些未知因素有关?这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

结语

    舍利子犹如一颗璀璨的佛珠,绽放着佛法的光华,虽然它的奥秘还待时间慢慢解开,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将永远闪耀在佛门智慧的长河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被各大寺庙供奉的开光舍利子,其实狗屁不是,别上当!
揭秘佛骨舍利子真相,舍利子真如此神奇?
舍利子真的只有高僧体内才有?科学家分析舍利子成因,解开神秘真相
高僧火化后会有舍利子 普通人却只有骨灰?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高僧火化后会有舍利子,而普通人只有骨灰?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为什么高僧火化后会有舍利子,普通人却只有骨灰?答案没那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