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乱转发谣言了,可能构成犯罪-微信精选-遵义日报

Hi!读懂遵义,请点上方“遵义日报”关注我~


   读:你常在朋友圈转发谣言吗?这些谣言往往经过良好包装,以耸人听闻的“爆料”+具体地点人名电话+要求扩散转发等进入大众视野。但您知道吗,您的“好心”可能会办了坏事,影响公共秩序,制造社会恐慌。让我们承诺:不信谣,不传谣。



案例

   近日,不少网友在朋友圈里转发一条信息:有人开着一辆xx车,车牌号为xxxx。已经得到110证实,这群 “犯罪嫌疑人”已被通缉。目前,这个作案汽车又出现在红花岗区南门关镇抢小孩,多亏接小孩的家长把孩子紧紧抱着,自己被人贩子打伤也没有松手,直到警察赶来。最后还不忘提醒,这是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事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小心, 转发提醒。

   网友集中转发之后,红花岗公安分局经过调查核实,该消息是假消息,公安机关也未接到过报警。那么

   普通公民对虚假信息进行转发会否承担法律责任呢


说法

贵州舸林律师事务所律师 谢琳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而哪些情形会被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呢?

第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 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第二,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第三,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情节恶劣的。


在进行了上述行为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以下标准,将构成诽谤罪.

第一,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 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第二,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 自残、 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第三, 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第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在一般情况下,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但如果发布的信息导致如下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出现,则会由公安部门进行处理。

第一,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第二,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第三,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第四,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第五,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第六,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第七,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与此同时, 编造虚假信息起哄闹事还可追究寻衅滋事罪。


律师提醒,针对目前朋友圈出现的“抢孩子”、“偷孩子”的消息, 网民首先要明确的是,如有相关警情,公安机关会第一时间并发布官方消息。如果你发现自己曾转发的相关谣言已被官方辟谣,请尽快删除,千万不要因为“好心”,而骚乱社会秩序引发犯罪。


   在生活中遇到法律纠纷怎么办?需要法律咨询找哪里?您是否有生活中遇到的法律维权经验和故事需要和他人分享?与本报法制版记者联系,把您心中的困惑讲出来,我们将请法律专家为您答疑解惑。

联系电话  15985237763

邮    箱   373678666



微信邮箱:285556782@qq.com


编辑:刘伊霜

审核:王胜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议|六学者评杭州女子取快递遭诽谤案
被害人就网络侮辱、诽谤提起自诉却难以提供证据时该如何救济?
灵宝贴案反思莫把批评当诽谤
取快递被网络诽谤后应拿何种“罪名武器”予以应对?
刑法解释: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定义、量刑】
刑辩关注丨樊崇义:诽谤罪之自诉转公诉程序衔接——评杭州郎某、何某涉嫌诽谤犯罪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