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张爱玲“剔肉还骨”?因为她有一个缺钱又缺爱的极品妈妈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

文/侯虹斌

我总觉得哪吒是古典小说中一个被严重忽视的横空出世、又独一无二的人物形象。造反叛逆还不过是小事,这类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甚至还会被塑造成英雄;剔肉还骨的大不孝,才是把中国的传统文化釜底抽薪。

但他居然在民间传说中得了善终,这很奇怪。

之所以想到哪吒,是因为我想到,张爱玲也是一个如此决绝的人,在背叛与不孝上面,她与哪吒所为,是殊途同归的。她去世之后,她的大量遗作陆续得到整理出版,有许多就是自传性质的。其中较早(2009年大陆出版)又影响最大的,是小说《小团圆》,其描述之真实,直可当做非虚构。其中,最大篇幅的描述就是张爱玲与她母亲黄逸梵的心结。

在“张迷”的眼中,张爱玲是完美的,如仲秋的月亮,孤洁,圆满,只可仰视。

然而自从数年前的《小团圆》一出炉,月亮却变得残缺了。评论家嫌其文字琐碎,“有姑婆气”,退步了;张迷们扼腕连连,埋怨张爱玲不该自曝,自毁,伤心有之,失望有之,认为张不珍惜羽毛、大失所望摔卷而去者亦有之。

细数下来,《小团圆》中张爱玲自墨的污点真的很多。除去与汉奸胡兰成的一段孽缘人尽皆知外,还透露出了若干鲜外人知的新的信息,比如,张爱玲曾流产、患宫颈折断、与导演桑弧同居、被柯灵性骚扰……最令人有不适感的还远不是以上事实,而是其中渗透出来的女主人公的冷酷自私。然而,这种冷漠又是有大悲悯在的,因为她在领受一个比她本人更冷酷自私的世界,她对人生的悲苦充满了同情。

(张爱玲父亲及姑姑(图中的两个小孩)与他们的异母兄合影。)

(张爱玲祖母十八岁的时候与她母亲合影。她仿佛忍着笑,也许是笑钻在黑布下的洋人摄影师。)

以前看张爱的《流言》,她坦然地说她喜欢钱,我觉得那是一种清澈明朗,犹如自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有种直率的可爱。谁知,那真不是俏皮话,而是她诘据的人生底色。她的一辈子都在为钱、为生存奔忙,忙着还母亲的钱,忙着还前夫的钱,后半辈子嫁个入土半截的老头赖雅更是穷得机票都买不起——未必有人逼债,可是她却不肯欠人的,也不肯欠这个世界的。

张爱玲得以成为小资鼻祖,自是有因的。张爱玲虽是遇人不淑,但出身名门,对物质世界有轻盈独到的体贴,又有恰到好处的才华,伶俐、刻薄,轻描淡写便透着机灵。花花公子、纨绔子弟是不打紧的,读者随时准备原谅他(她)的不良品质;可这不过是读者的癔想。张爱玲暗暗把《小团圆》修修补补几十年,最后不着寸缕地现身,顿时把大家难堪着了。她不过是一个穷鬼,是真穷。她让我想起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写着世界上最好的诗,却潦倒不堪,有时是清洁工,有时是乞婆,穿着破衣烂裳,四处流亡。爱过许多人,却没有人来爱她;那些读着她,唱着她,迷恋着她优雅诗歌的文青们,未必想了解一个乞丐一样的茨维塔耶娃吧?也没有谁想去接近一个不断为了稿费而愁苦不堪的张爱玲吧?

灵魂可以千疮百孔,衣服不能;生命可以爬满咬人的虱子,但华丽的袍子不能。张爱玲仅供消费;一旦看见真的虱子,张迷就觉得偶像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了。

鲁迅当年在《伤逝》里叹息“娜拉出走后怎么办”,张爱玲就把这个问题给结了。在书中,盛九莉的母亲蕊秋(明显是英文名Rachel)与她父亲离婚,留洋归来,又是高门大户,简直是时代新女性的楷模了。惜之,蕊秋后来的命运,除了吃遗产吃嫁妆,就靠给人做情妇补贴家用了。整天不着四六地搬家,母女俩都练出了给行李打包的绝技。也正因为此,盛九莉念念不忘要归还母亲的八百元,因为她知道,一个女人,最后也就只有钱最重要了。娜拉走到哪里都没有用。

(这是张爱玲的《对照记》中,自曝的她妈妈小时候的照片)

(在张爱玲小时候的天津家里,一个比较简朴的半旧花园洋房,没草坪。戴眼镜的是张爱玲的父亲,张的姑姑,其余是张的母亲与两个大侄侄,妞儿的弟兄们。)

我时常惊奇张爱玲可以跳出自己的年龄和经验,更佩服她可以跳出时代和历史的局限,直接就回到人的核心上了。在张爱玲面前,那些对女性命运盲目的乐观、轻佻的赞美、廉价的同情,都可以去死了。

再看,九莉通篇都管父母叫“二叔”、“二婶”,仿佛先自倒退了一步,心就替她寒了。邵之雍对她也像是虚以委蛇,与她在一起的时候,妻妻妾妾照样热闹得很,小女友也没有消停过;她忍了又忍,未尝不是因为除了他,别的肯赏个好脸色的人都没有了。九莉与邵之雍仳离之后,日子过得更为寒凉。遇到燕山(桑弧),也不见得给她多少温度;一度的好友荀桦(柯灵),更是趁其落难之时,在公车上意欲非礼她:“汉奸妻,皆可戏”。

把这些段落作为史料,当然也是不错的;但我也常想,一个人,一位作家,到底要有多勇敢才敢暴露她的灵魂?要有多坚强才可以念念不忘?卢梭不过忏悔了一下他的荷尔蒙冲动和诸如形而下之类的东西,就流芳百世了;而我们的张爱玲,却毫不吝惜,让自己的残酷和萧条暴露于众人之前。这个时代,暴露肉身是不打紧的,灵魂才是真正的隐私;张爱玲此举,无异乎剔肉还骨。不喜欢,多是因为消受不起。

其实,张迷们不喜欢这样的重口味也不要紧,纷纷离开她也不要紧,张爱玲一点也不在乎。死人是不需要炒作的;生前的名节她都不理会了,死后的虚荣还算个事吗?

(黄逸梵,一九三〇年上半叶在海船上)

(张爱玲小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始终未曾顺利的母女关系
张爱玲《小团圆》的名言名句摘抄(11条)
曾被张爱玲手撕的美貌表妹一家,活成了她意想不到的模样
张爱玲《小团圆》:女人,请你好好爱自己
张爱玲宁愿堕胎也不肯生下孩子的背后原因里,藏着她这一童年创伤
请告诉你的孩子:“输得起”比赢更重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