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人在马来西亚创下“锡的王国”,如今为何没落了?
本 文 约 443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马来西亚的霹雳州位于该国西海岸线上,其首府城市有个很讨华人喜欢的名字——怡保。

汉字中,“怡”意为喜悦,保则多含有保护、保佑之意。这个地名符合华人“讨口彩”的独特文化心态。的确,这里也是马来西亚城市中华人聚集的地方。

在怡保市,华人占总人口比例远远超过马来人,是当地第一大民族。

一百多年前,一位马来西亚著名企业家叫姚德胜,和怡保30多万华人的祖辈一样,因为一种独特的矿产资源而迁徙在此处。

这种矿产就是锡矿。

1878年,姚德胜为讨生计从广东、江西交界的平远县来到这里时,还是个穷困潦倒的普通锡矿劳工,凭借华人的勤奋品质,终成当地颇有影响的实业家。

马来西亚的锡矿如何成就一代华人崛起?靠着锡矿发家致富的华人,又遭遇过哪些痛苦的经历?

怡保街头的壁画,描绘了华人最初在这里充当锡矿劳工的历史


华工下南洋的辛酸路

马来西亚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锡矿资源更是著名,曾经有着“锡的王国”的美誉。上文提到的怡保也曾被誉为“世界锡都”。

其实论锡矿储量,中国才是“锡的王国”。

现在全球锡矿储量示意图

中国不仅现在锡矿储量丰富,而且使用锡矿的历史悠久。早在商朝时,锡就是制作青铜器的主要金属,由此可见,我国开采和利用锡的历史十分悠久,不仅如此,我国锡矿资源也十分丰富,制锡技术也十分先进。

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的青铜器,国内的大型博物馆中商周青铜器几乎是标配了,其实锡是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之一

作为锡矿储量世界前列的马来西亚,其开采时间则比较晚,直到十五世纪时,马六甲王朝才开始大规模开采锡矿。

19世纪之后,英国人的到来改变了南洋的历史进程,也改变了这里的锡矿开采。

率先进入蒸汽时代的英国开始对马来西亚殖民地进行大规模开发,而英国人开发的所有种类中,矿产资源占据主要地位,其中自然包括锡矿。但是要想大量开发锡矿资源,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马来西亚矿产资源分布图,马来半岛西部的太平-怡保-吉隆坡一带曾是马来西亚主要锡矿出产地

那么,去哪儿找人呢?当时正处于英法联军侵华所造成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人打仗时灵光一闪——让中国人去充当苦力。

一来中国离马来西亚路途较近,二来当时统治中国的晚清政府已经十分腐朽,不得民心,三来中国老百姓劳动素质没的说。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让中国人来充当开发锡矿的苦力可谓是再合适不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谈判时不遗余力地将“清廷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这一条件悄悄加进了《北京条约》中,而中国也从此开启了新的大规模移民浪潮——“下南洋”。

《中英北京条约》第五款,即上图中右数第三列,规定清廷容许外国商人招聘汉人出洋工作,充当廉价劳工

有了华工群体,加上英国人贪婪又没有节制的采矿力度,1883年,马来西亚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锡生产国。

马来西亚的三个地方:怡保、太平、十八丁港皆因锡矿而兴起。为了运输开采出来的锡矿,1885年,英国人修建了太平到十八丁港的铁路。马来半岛上的第一条货车能通行的公路,也是专门为了将锡矿运输到港口而建

但是下南洋的过程却充斥着无尽的心酸,首先英国派人招募华工,然后装船运送至马来西亚,本是合法合理的招工行为,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整个过程充斥着阴险和欺诈。

当时的招工头眼里除了钱就是银两,所以为了更多地获取金钱,他们惨无人道地通过坑蒙拐骗甚至绑架胁迫的方式“招募”一批批华工,这些华工在包工头所描绘的“黄金梦”的驱使下,登上了背井离乡的运工船,从此卷入西方工业发展和开发南洋的心酸历程。

华工契约图示

当时对于这群下南洋谋生的华工有一个特定的称呼——“猪仔”,因为他们的生活待遇极差,出国前,他们是成群被关在一起,吃饭时食物被装在一个大盆里,所有人围着盆抢食,简直与牲畜无异。

由于产业的黑暗和管理的疏松,上船后他们也会受到虐待和羞辱,而且卫生条件极差,传染病时常爆发,因而最终能够登岛的已是寥寥无几。

华工登岸景象

登岛之后,他们被分配去当苦力,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成为采锡工人。不过,这些华工不是奴隶,而是实实在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合法劳工,所以,只要他们劳动至约定期限,便可恢复自由。

一百多年前怡保附近的一个锡矿和那里的华人劳工

这些华工在经过长期的苦力劳动,最终赎身恢复自由后,大多数选择留在当地生活。毕竟回国路途遥远,而且国内政局不稳定,所以留下来成为普遍选择。

马来西亚的太平市在发现锡矿之前只有3个华人,十九世纪中后期这里因锡矿开采而兴旺后,大量华工涌入,至今这里都是华人为主的地方,街头到处是中文招牌


华人创造了“锡的王国”

华工恢复自由后,开始从事各种商业活动,他们有的成为种植园主,有的做起工匠,有的成了贩货郎。

由于华人普遍具有勤劳能干的精神,于是他们的买卖越做越大,涌现一批有名的实业家。

当年的马来西亚各大港口城市,比如槟城、巴生港、丹戎帕拉帕斯等地,到处都是操着闽南语、粤语吆喝贩卖货品的华人老百姓。远洋到那儿的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坐错了船到了中国。

本文开始提到的姚德胜,最初就是锡矿的一个雇工,后来被矿主任命为矿场工头。有了一定积累后,他当起小贩,在怡保市开设“德和号杂货商店”。待自己的商店赚足后,又重新回归锡矿开产行业。只不过,这次姚德胜则是矿主的身份了。

他在当地收购锡矿矿山,并用采用式机器开采,很快变成当地颇有影响的实业家。

锡矿开采后熔炼制作出的锡锭

由于华人有着特有的故土情怀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很快在锡矿业大展身手,积累了不少财富,这又吸引更多的华人为锡矿而来。

新来的华人又积极勘测未开发的锡矿,为开发马来西亚和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其中吉隆坡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代表。

吉隆坡是马来西亚的首都,也是该国国内最大的城市。不过在马来语中,“吉隆坡”一词的意思是“泥泞的河口”,因为18世纪中叶,吉隆坡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1857年,87个华人乘坐小船来到这里勘探锡矿,历经艰难万苦,最终在这片处女地发现了大量锡矿,但是这批勘探者也付出了几十条人命的代价。

1884年的吉隆坡景象

发现锡矿后,在这批华人首领叶亚来的领导下,吉隆坡很快变成一个繁华的城市,大量船只和货物从这里流通,叶亚来成为吉隆坡的主要建设者,同时也享有“吉隆坡王”的称号。

有“吉隆坡锡矿大王”之称的华人胡子春,在怡保附近的端洛开办的锡矿矿场(摄于1903年)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另一个群体——当年本地的马来人。在华人到来之后,之前马来人创建的采锡厂不敌华人,因为马来人不仅面临着与华人有这技术上的差异,还面临着人手短缺的问题。

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当年马来人的认知十分清奇。他们总觉得矿工应该是由底层的罪犯去承当,而不应该是劳动人民,所以相比于采锡,马来人更倾向于务农。

所以,华人在采锡业大放异彩的时候,不少马来矿主都觉得反正自己的场子也比不过华人,何不干脆把厂子卖给华人,自己回家当地主。比如当年怡保的马来矿主拉惹比拉因为无法与华人矿场竞争,就把他最大的锡矿卖给华人。1890年后,马来人渐渐退出采锡业的舞台,拱手让给华人。

正在马来半岛端洛的锡矿矿场洗矿石的华工

正是由于华人吃苦耐劳的品质,马来半岛的锡矿开采在20世纪初进入鼎盛时期。1901年,小小的马来半岛锡产量就达到4.7万吨,占当时全世界锡矿总产量一半以上。


马来西亚采锡业的华丽落幕

二十世纪后,英国人才反应过来,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是,英国人开始挖空心思想把锡矿业的垄断地位给抢过来。

但这时的华人在采锡业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实在难以匹敌。于是。英国人在经过长期的冥思苦想之后,他们开始在开采技术上做文章。

虽然华人在马来西亚采锡业上一呼百应,但毕竟开采技术还比较传统,无法与机械化的先进机器相提并论。而当年英国就是靠机器发家的,所以英国人还是回归本行,进行技术转型升级。在挖矿中使用疏浚机,明显提高了挖矿效率。

先进的采锡船

原本马来西亚锡矿中,1912年时,华人矿场占百分之八十,欧人矿场仅占百分之二十。自从1912年之后,英国人的锡矿公司采用先进的机械铁船采锡后,双方所占比重就逐渐发生变化。

1928年,华人矿场的锡产额占百分之五十一,欧人矿场为百分之四十九;1930年欧洲资本锡产量占生产总额的五分之三,1939年增加到三分之二,至此华人锡矿业开始走向了下坡路,处境日益困难。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英国在采锡业基本处于领先地位,而华人只能排居第二。

20世纪中叶仍在开采的马来半岛西部的主要锡矿场

英国人也没高兴多长时间,民族独立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马来人也是时候干点什么了。1957年8月31日,马来西亚正式宣布独立。

马来西亚独立

马来西亚独立后,发展经济成了首要任务,但这时的马来人扭脸一瞅,发现国内的经济基本都掌控在英国人和华人手中!

马来政府出于各种考虑,最终于1970年实施了带有鲜明民族主义色彩的“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增强马来人的经济力量,削弱外族势力,其中矛头直指华人。

就这样,华人在锡矿业的繁华终于不再重现,马来人在政策的扶持下渐渐壮大,华人与锡矿的缘分也就此落幕。

但事情还没完,马来人的运气实在不好,由于之前华人和欧洲人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大规模开发,加上来自巴西的竞争和锡价的下跌,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量急剧下降。

马来西亚锡产量与全球产量的对比图

所以,马来人的锡矿企业占据C位后,并没能得意多久。1985年,锡矿枯竭危机迫使马来西亚政府强制关停了150家锡矿公司,曾被誉为“锡的王国”的马来西亚,在锡矿产业上也就黯然失色了。

经公众号“读懂本星球”(微信ID:PNXQ69)授权转载。






“果粒历史”限时特惠




足不出户畅读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隆坡:华人到了第五代》
原创 | 邦加勿里洞华人及马来人的融洽关系
马来西亚,家里有矿!03
​15条马来西亚冷知识
一带一路·名城——吉隆坡
吉隆坡:一座由华人建立的外国首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