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要活得超脱最应该明白道理

主题:独处中的三种交谈

超脱

'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明白这一道理的人可谓已经得道,堪称智者了。多数人恰好相反,他们永远自诩在为有益之事,永远不知生之有涯。

闲适和散漫都是从俗务中抽身出来的状态,心境却迥异。闲适者回到了自我,在自己的天地里流连徜徉,悠然自得,内心是宁静而澄澈的。散漫者找不到自我,只好依然在外物的世界里东抓摸,无所适从,内心是烦乱而浑浊的。

你说,得活出个样儿来。我说,得活出个味儿来。名声地位是衣裳,不妨弄件穿穿。可是,对人对己都不要衣帽取人。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脱尽衣裳,男人和女人更本色。

' 距离说 ' 对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同样适用的。理解与欣赏一样,必须同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然后才能观其大体。不在某种程度上超脱,就决不能对人生有深刻见解。

人生了病,会变得更有人情味一些的。一方面,与种种事务疏远了,功名心淡漠了,纵然是迫不得已,毕竟有了一种闲适的心境。另一方面,病中寂寞,对亲友的思念更殷切了,对爱和友谊的体味更细腻了。疾病使人更轻功利也更重人情了。

' 四十而不惑 ' 新解。四十岁到了人生的中途,一个人开始实在地感觉到来日不多,意识到人生的大限了。' 大限 ' 意识足以使人解除诱惑,看淡—切荣辱是非得失,保持超然的宁静心境。

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我最后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 ? 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试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执著是惑,悲观何尝不是惑 ? 因为看破红尘而绝望、厌世乃至轻生,骨子里还是太执著,看不破,把红尘看得太重。这就好像一个热恋者急忙逃离不爱他的心上人一样。真正的悟者则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睿智,使他身在红尘也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假定他是那个热恋者,那么现在他已经从热恋中解脱出来,对于不爱他的心上人既非苦苦纠缠,亦非远远躲避,而是可以平静地和她见面了。

一个人热爱人生便不能不执著,洞察人生真相便不能不悲观,两者激烈冲突又达成和解的结果就是超脱。所以,超脱实质上是一种有悲观约束的执著,有执著约束的悲观。仔细分析起来,其中始终包含着悲观和执著两种因素,只是两者之间已经形成一种恰当的关系,不再趋于一端罢了。我不相信世上有一劳永逸彻悟人生的 ' 无上觉者 ',如果有,他也业已涅成佛,不属于这个活人的世界了。

由单纯到复杂,再复归成熟的单纯,我名之智慧。由混沌到清醒,再复归自觉的混沌,我名之彻悟。

读者:高昂,网名 go on,中华文化促进会朗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常务副秘书长,山西广播电视台职业播音 20 余年,专注于纪录片解说。听到他更多声音,公众号:声境界,ID:tyreader   配图:画家 Anna Valdez    绘画作品

商务合作请联系:阿树(zhidao8782)邮箱:guohong0045@139.com

问:现在所有的人都会觉得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压力也越来越大,幸福感好像也没有太提高,反而在降低,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

周国平:如果你要幸福的话,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态。心态不好,充满着纠结和烦恼,这样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幸福的。一个人怎样才能有好的心态?

……

想知道周国平老师完整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恬淡,禅意里开出的花朵
人生应该拥有一颗超脱之心
【感悟】人生道理 生活点滴(90)
开门看雨|心境闲适,随意而行,禅意人生
走走停停是一种闲适,边走边看那是一种优雅,边走边忘就是一种豁达
心境闲适,随意而行,禅意人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