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封遗书引发的

# 哲学 5

# 思考 14

# 人生 14

文 / 金鱼的水

最近过得太平静了,除了吃饭工作就是休息睡觉,也就没有什么倾诉的欲望,也几乎不写什么东西了。有时候我会想,我为什么要写这写那的,道理都被人说尽了,再说也无非是重复罢了。

而且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大致的性格有不少相似处,不过人是一个整体,只要细微处有一丝毫不同,经历上有一点滴迥异,那么这个人的各种行为与反应就完全是独一无二的。既然每个人都不同,那么我的道理也就很难适用于其他任何人,天底下的任何道理也很难适用于我,更别说找一个普天之下四海皆准的真理了。

对于这种观念的体会日益加深,我也就更难有什么表达的欲望了。更别提,我能说出来的是一回事,到别人脑子里更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与我现在做的事正好相反,我现在就是在写文章。所以促使我写文章的是昨天晚上的一件事,没有这件事的话,我可能要好一段时间不会写什么,或者说再也不写什么了。

昨天晚上一位高中毕业后就不再联系的同学,给我发了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是拍的一张遗书,他写给自己父母的遗书。

内容如下:(得到许可了,不发图片和姓名就行)

' 大概从高中时,就觉得人生无趣,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不知道我为什么活着。

那时我想,大学毕业了,进入社会就好了,可是上班工作了,还是这样,不明白为了什么而活着。

一直都是这样,三年前就想要自杀,但是我想要不要再努力一下,试一下,说不定可以活下去。于是我在家工作,一个人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寻找动力和活下去的理由,三年过去了,没有找到,只是不那么痛苦了,但依旧不知道明天是为了什么而睁开眼睛。

白天的时候,尽量什么都不想,但是到了睡觉前,我就问自己,为什么我还活着。

直到最近,我明白了,这个答案我永远找不到。

之前说了很多假话骗你们,只是不想要你们担心,要是我能继续活下去,就没有必要让你们知道这些,一切都可以安然无恙地过去。

可是并没有过去,心底仍旧是空的,我立不到上面去,自然也就无法借力前行。

其实我也没有多难过,相反在最近几年里,我看了很多的书,清醒了很多,也过得很平静,只是人生、活着、世界、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类似这些东西对我没有了吸引力,反而越来越像一种束缚,就好像我本不需要这些,我也不喜欢这些,所以就选择自杀,就像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一样,并没有多难选择。

你们也不要伤心,有些事是早已注定的,和任何人都无关,这只是我的性格。只要我是这种性格,在天涯海角的任何地方,最后也都无法避免这样的结局。

更何况,人终究要死。

也差不多了,磨磨蹭蹭了许多年,也该结束了。

我只是觉得解脱了,甚至是开心,我要去我该去的地方了,可能来世一遭,只是迷路了吧,这本不是属于我的世界。

再见。'(原图片中,只有三大段,我整理了一下)

我有点惊讶,问他为什么发给我?

他哈哈大笑,说不愧是我,要是别人的话就该问长问短了,还要劝他安慰他,他不喜欢那种麻烦。

我说,是因为我们认识,生活中又没有什么联系才发给我的?

他说是,而且他并没有打算自杀,只是写了这样一封遗书而已,放在身上,总觉得安心,无所畏惧了,好像随时都可以死,再也不担心什么了。

之后,我们又聊了很久,我得知他的一切仍旧非常普通,毫不起眼,他只是渴望找一个安全又能理解他的人倾诉而已——

就像我们在高中那样。

高中时候,我和他都非常普通,无论是成绩还是外表,还有脾气、家境。但是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于人生的理解非常深刻,深深地震撼了当时还处于懵懂状态的我。于是自然而然的,我就经常跟在他后面,听他说那些令人茅塞顿开的大道理。毫不夸张的说,我的人生哲理启蒙就是他。

我尤其记得其中的几句,他说人生是一个聚的过程,万物也都在聚,物质、生命、争执,我们所能接触的一切都是聚合而成,都是由强大的意念作为动力,聚合而成。而他要散,不要目标,不要追逐,不要聚拢,他要散,像一根没有思想的稻草,像一缕青烟一样,像一堆流沙一样,散开。要放松,不要紧张,放松,无所畏惧。至于为什么他要散,他也说了好多,但是当时我听得似懂非懂,也就完全没有记下来。只觉得他说的这些东西,很触动我的内心,好像也是我的渴求一样。

高中之后,他去了很远的南方,我们也就不再联系了。但是他的那些思想,我一直细细思考着,无意间地,也会将那些思想当做是我的依据,然后去和很多书中的大哲学家的思想做斗争,我发现这种争论不相上下。也可能思想本来就没有高低对错之分,都只是依着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对世界的一种合理猜测,毕竟无论多么伟大的哲学家,本质上也都是渺小而脆弱的人。

他写遗书这事,我想想并不意外,甚至他如果真的选择自杀,我也觉得不是没有可能。人一旦有了某种念头,无论有意无意,它总会埋在心底,要么哪天就会爆发出来迅猛增长,变成武器或铠甲,要么被另一个强大的念头消融化解,从而得到救赎。所以我想他可能真的会自杀,就像高中时他就说过的,他不会结婚,也不会活得太久,三十岁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再活就没有意思了。

我当时是反驳他的,但现在我知道,他口中的光与黑暗、生与死、聚与散,并不是我所理解的那样,我也不可能真正的理解他。但我能从他的想法中得到温暖。我又想起那句话,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我不知道我这种温暖是不是幻觉。

人活在这个世上,好像就是不停地寻找和追逐,然后再寻找再追逐,永无停息。追寻着某一簇影子,某一道光,终生奔波,企图在终点得到安宁和愉悦。但是我看得到的绝大多数人,得到的都只是疲惫和迷茫,就像在冰天雪地中穿了一套别人的保暖衣,别扭又累赘重重,可情况又不允许脱下。人们只好在这里面汲取一点温暖,得到安慰,然后继续行走下去。

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但是他却从来不努力,仅仅凭着本能应付着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记得有一次他说,人生中几乎所有事情都是徒劳的。我就反驳说,难道努力也没有用?他说没用,努力只能加速或者延缓命运的到来,无法改变命运。我心里笑他,原来他也是个迷信先生。我继续问他,那几乎之外的那一点不徒劳,是什么?他说,是不带思考的观察。我问他,不思考去观察有什么意义么?他说,思考才会失去意义。我问他,为什么要观察?他说,他不知道,但是如果连观察也没有意义,人生就彻底没有意义了。

现在我回想起来,可能明白,他说的就是客观地观察世间万物吧,但是也不确定,也或许那套说辞也只是他自己的逻辑罢了。

如今一转眼十多年过去,好多事情都变了,我也变了,但是他仍然没有改变。他说话的语气和内容,还和十年前一样,带着无聊和不在乎,还有一种深深的平静,感觉就是下一秒天崩地裂也不能让他有一丝惊讶。

我不知道他的这一生算什么,三十年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但是转念一想,谁的人生就一定不浪费呢?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别人的人生呢?我无法理解他,就像我无法理解任何人一样。人因为会思考,所以总是想要去理解别人,看透别人,也想要别人理解自己,然而事实却注定事与愿违,以至于互相折磨。这样看来,猫狗实在是比人值得去喜欢,因为它们不会思考,它们是透明的,我们给与多少爱,它们就会回应多少热情,甚至加倍。

但是思考却是人的本能,尔虞我诈、忠诚背叛、爱恨情仇,都是思考的结果。人小心翼翼地付出爱,却又精打细算得让自己怀疑,自己付出的还是爱么?朋友之爱、夫妻之爱、父母之爱,这些爱真的纯粹吗?有没有可能在哪一天开始后悔,或者变成恨。人在试探和回避之间受尽折磨,不明白相爱和索取之间的红线在哪,更不明白自己所坚持的一切是否值得,又是否永恒。

突然我又挺羡慕他的,他从一开始就有了答案,并且毫不怀疑地贯彻到底,他语气之中的那种深远长久的好似与生俱来的平静,应该也是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幸福吧。

我试着幻想,如果哪一天他真的自杀了,人们看到他留下的遗书,一定会觉得可惜,觉得又一个抑郁症患者不堪痛苦折磨而离世了。虽然他遗书中明白地写着,只是一种并没有多难的选择,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可是又有谁会相信呢,人们只愿意相信符合自己逻辑的事情,谁又会真的在乎一个陌生人的生死呢,只不过是多了几句谈资或者加深了某种固有印象罢了。(说实话,我也不怎么在乎,就算是老同学,也不过多感叹两句)

人们对于自杀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痛苦、缺爱、不被关注、压力、绝望、逃避等等,我还想了一些词,但是全都没有一个能用在他身上的,想来想去,只觉得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了热情,似乎随时可以死去,但又不介意再多活几天,就像玩了一款不太喜欢的游戏一样提不起任何兴趣。

我昨天夜里躺在床上,想了好久关于生与死、对与错的事情。怎样生才是对呢?怎样死才是对呢?错了又怎么样呢?又是怎样的惩罚呢?如果没有惩罚的话,那也就没有对错可分了。到底该怎样做呢?对错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它又凭什么而是依据的呢?不依据它又会怎么样呢?想了好久,沿着思绪一路逆流而上,最后来到了一片空白的地方,啊,原来又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答案,就在这些空白之外,还有几个仍在耐心等候的问题,它们似乎在责怪我,怪我自作主张地又带来了一个麻烦。

我想不到答案,无论我得出什么结论,我都能用一句 ' 它也只是从我个人的经历和见解中推导而出的偏见 ' 来否定掉自己苦思冥想换来的成果。或许本来就没有什么答案吧,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可是当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时,自己的心意又好像缺少了很多的动力一样。就像我的老同学,他从来没有在乎过别人的眼光,但是他也失去了很多的热情——对这个世界的爱,对人的爱,甚至于对自己的爱。的确,什么都不在意的时候,就没有爱了。可是在意的话,又必定伴随着痛苦。

你看,又陷进去了。在意,痛苦,可能会抑郁,就会自杀。不在意,没有热情,无爱,也可能会自杀。看来要在意,但不要太在意。这话又好像和没说似的。人都说难得糊涂,其实糊涂不难得,反而是一种高雅的品质,绝大多数还活着的人都是糊涂的,难得的是在糊涂中获得幸福。

可是到底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呢?那些佛啊道啊,都说过要放下、要无欲才能幸福,但是这些说法对于普通人来说云遮雾绕的,像是远在天边的雪山圣泉,解不了近渴。绝大多数人的眼下都是一地鸡毛、杂乱无章,马马虎虎或者战战兢兢地过着还算平稳的日子,要说幸福,总觉得那是小说和电影里专有的名词。好像幸福和现实是不兼容的。

我经常在下午四点多去买菜的路上,看到一群老年人在树荫下闲聊或打牌或晒太阳。他们有咧着嘴笑的,有和别人争得面红耳赤的,有眯在那里一语不发的。他们都已经度过了大半辈子,几乎遍历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可依旧在当下的这一刻继续重复着枯燥的生活。我一方面觉得他们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一方面又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价值,可是我想要的所谓的价值是什么,我也无法说清。这是一种很莫名其妙的心情,但我总是这样。

昨天,我问他,生活是什么?他说,生活和一切都是一样,它们的本质都是混沌。我问他,混沌是什么?他说,如果可以形容就不是混沌了。我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混沌,可能就是那片空白吧,没有答案,你得不到什么,也不会失去什么。人在这片空白里晃晃悠悠,甚至忘记了自己几时来到和几时离去的,一切都不断地在虚与实之间反复跳跃,就好像盛夏正午的太阳射下的白花花的阳光,晃得人眼花缭乱什么都看不清,只有心里清楚地知道,那些高楼林立的街道和川流不息的人群就在身边。

其实我是悲观的性格,所以我当然无法对这个世界下什么正确结论,除悲观之外的人的性格还有成千上万种,我也自然无法知道,从他们的性格出发所体验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就更无法为他们下一个总结,给他们一个参考。就算是像佛陀老子这样的圣人做出的总结,也只能吸引住和他们有类似性格的人,事实证明,他们的经验并不能指导所有人。有些人天生就抵触这些东西,那些乐观派、积极派、实干派、理想派还有很多派,他们一直都不断地在努力改变着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确实是由他们主导着发展的,但也谈不上谁对谁错、谁好谁坏、谁有用谁没用。

总之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谁都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活的不对,因为你不是他,你不了解他,你也不可能理解他,尊重他的选择是唯一的选择。我们也许可以试着放弃理解,放弃思考,仅仅是看这个世界,看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看这个世界的变幻无穷,尝试着去寻找自己的热爱,找不到也没关系,因为找到了也不代表幸福,但是不论怎样,明天太阳还会升起,街道旁的那片树荫仍旧阴凉。

左岸记:这真是一篇能引发人无限思考的文章。我能理解的是他的思想接近了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的境界,更深的觉得他很庄子,很逍遥游,带着不在乎无所谓,看破一切。也许人生真正的意义并不是要看破,而是在短短的一生里寻找到那些构建起自己价值的存在,因为一切的终点都会化为虚无,虚无无需证明,而人要证明的是自己存在的那段时间能创造些什么,这才是赋予生命真正意义之所在。

查看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不上高中就选择死”,基础教育必须反思
人生不如意,怎么鼓励自己继续生活?
看博识人
世说新语:世界不会停留在我们熟悉的年代(张体龙)
思想,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谎言
酷阅读· 书单001如果你想系统地学点哲学,从这三本书入门就对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