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7

一、

用药不可过偏,用阳药必佐阴药,用阴药必佐阳药 。如风湿腰痛,久用热药燥药,故上火,口干烦躁。佐以养阴药可调整阴阳,防止过偏;如阴虚单用养阴药也不行,亦要少佐阳药。

二、

精神不足者,气血不流通之故;肌肉消瘦,饮食不升发之故也。盖脾胃为客受转输之官,积则无所客受,滞则不能转输, 胃气 一停,百脉皆败,无怪其然也

三、

中医诊治 头痛 ,当先审定久暂,重视寒热虚实。盖暂病者必因邪实;久病者必兼元气虚;对于风寒入络者,治宜疏散, 最忌清降 ;对于阴虚肝旺者,治宜养阴熄风, 最忌辛散

四、

汗管瘤 多见于青年及成年妇女的一种皮肤病。女子发于面部、下眼睑、颈、肩、胸腹等处,皮损为半透明小结节,形如针头或豌豆大,散在或密集分布可达数个至数十个,皮色如常或黄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有痒感。

一般辨证为:营分有热,风热挟湿,阻于皮毛所致。治宜散风清热,凉血活血,除湿达邪。

可选下列药物: 浮萍、僵蚕 银花、黄芩、丹参、 赤芍 、蝉衣、茯苓、白藓皮、川芎、甘草。

五、

名老中医 张泽生 云:“ 中土为四运之轴 ,上输心肺,下益肝肾,外灌四旁,充养营卫,脾胃一健,则各气充旺,可令五脏皆安。”

六、

医者应当明确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病不尽型,型不尽证;病不尊书,患不遵型;书本分型多择其常,而示人以规矩,与人以纲领,规矩虽少而无图不可绘。

七、

脾胃病 的治疗, 益气健脾 为其重要法则。在应用这个法则时尤要重视 胃气的和降 ,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选用健脾益气药物时酌情佐以 行气消导之品 可消除补品 气滞 腻膈之弊

八、

对 泄泻 病例的治疗,可适当选用 风药 。因风药能鼓动 中焦 ,使脾胃之气斡旋,湿邪得化,升发阳气,补益之药得之就可补而不滞,更能相得益彰,为治慢性泄泻方中不可缺少之药。但 风药 用量不宜过大,一般不宜超过 补益药 之分量。否则,主从倒置,不仅起不到 升阳 作用,反而使 虚弱之脾胃 更虚。

九、

苦寒清热之品 ,可用而不可多用。一为苦寒之品易于化燥, 每多伤阴 ,使浮越之虚阳更难以滋潜。二为苦寒之品易于凉凝,多致 血行凝滞 ,使薄弱之阴难以生复,治 高血压 立方遣药,应当注意。

十、

若饮食不节,引起食滞 亦可生痰致咳 。症见咳嗽呕吐痰涎,脘腹痞闷,不思饮食, 舌苔黄腻 。治之消导之剂,可用 平胃散 二陈汤 莱菔子、神曲、麦芽、鸡内金、生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辛智科:治脾胃病经验
陈宝贵教授:调理脾胃用药饮食有讲究
经常胃疼怎么治?中医辨证妙招多
多药伤胃胃喜为补徐景藩
刘完素“火热论”论治脾胃病二:药偏寒凉,不宥寒凉,兼顾脾胃
除滞丸治食滞老少咸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