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的症状

医生回答

佩佳  其他    内科 向医生提问

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0-15天,大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开始多出现周身无力、不适、食欲差、腰酸背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只有少数病人出现寒战、高热、血压下降、昏迷等急性症状。

典型伤寒自然病程约4--5周,而不典型伤寒则病程长短不等,轻型1—2周可愈,重症患者症状重、并发症多,如不及时抢救,可能在1—2周内死亡。

一、典型伤寒
发病初期,会出现低热、周身不适、头痛、咽痛、咳嗽、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体温呈梯形上升,一周左右升至39--40℃。

由于持续2-3周的39-40℃的高热,病人极度虚弱,神情淡漠,反应迟钝。还可出现昏睡、精神错乱,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而对于高热的病人并不是脉搏加快反而是脉搏缓慢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伤寒病人特征性的表现,据统计约有30-40%患者出现相对缓脉。部分病人还会在前胸和上腹部出现2-5mm大小、红色的玫瑰疹,数目常不到20个,2-4天后消退,但可再发。

一般在发病的第3周,出现体温下降,则病情开始改善。第4周后体温渐恢复正常,症状和体征也随之消失,但全身状况的恢复约需1个月左右。

二、不典型伤寒
对于轻型伤寒,不仅病程短,一般1—2周就可痊愈,发病时症状也较轻,多不出现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等特征性表现,此种情况多发生于曾预防接种者有部分免疫力的人及小孩;有些病人病情轻微,仍能坚持日常工作,往往因突发肠出血、肠穿孔时才发现患有伤寒;有些病人只出现长期发热,可持续数月,但却无明显腹痛、腹泻、肝脾肿大、脉缓的症状,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免疫功能较低的人;重症患者则急骤高热、寒战、脉快、血压下降、精神错乱、昏迷、全身出血等。如不及时抢救则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三、儿童伤寒的特点
儿童年龄越小,发病越不典型,轻病者多,一般发热不规律、多呕吐及腹泻,但中毒症状轻、无相对缓脉、玫瑰疹也较少见、脾大不明显,病程较短,易并发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但较少发生肠出血和肠穿孔。

婴儿伤寒则重症多,多起病急骤、高热、惊厥、腹胀、呕吐等,病死率较高。

四、老年伤寒特点
老年患者发病症状多不典型,体温不高,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症状较严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及心功能不全,病情恢复较慢,病死率高。

五、复发与再燃
复发是指本病的临床症状消失1-2周后又重出现,已转阴的血培养又呈阳性。而再燃则是指发病2-3周时,体温逐渐下降而尚未正常时重又升高,持续5-7天后方正常。此间血培养常阳性。

这两种情况的发生与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在胆囊、骨髓、肠系膜淋巴结坏死中心或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又大量繁殖,再次侵入血循环而再次出现症状。2009-05-18 20:27

李若彤  医师     向医生提问

伤寒的症状?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013-12-18 14:28

汪亿豹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伤寒的定义: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玻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持续高热、腹痛、腹泻或便秘、白细胞减少、肝脾肿大,部分病人会出现玫瑰疹、相对缓脉等。肠出血、肠穿孔是伤寒的主要并发症。2014-04-29 22:41

廖小荣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潜伏期10天左右,其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食物型暴发流行可短至48小时,而水源性暴发流行时间可长达30天。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75%~90%),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极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3.缓解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恢复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2015-06-07 22:43

柴静琴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你好,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健康。,伤寒的症状是:白痱、斑丘疹、便秘、表情淡漠、不规则热、肠出血、肠穿孔、呆滞。建议在去医院做一次检查,确定病因,然后再对症治疗。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2015-06-08 20:42

贾宝云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你好,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伤寒的早期症状是:发热在38℃左右,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症状不多,缺乏典型伤寒表现,易致误诊和漏诊,儿童病例不少见,亦可见于病前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者,或发病早期已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2015-06-08 21:42

廖海林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是由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的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尚可表现为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

  [病原学]

  副伤寒的病原体有3种,副伤寒甲杆菌、副伤寒乙杆菌及副伤寒丙杆菌。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O”和“H”抗原,在自然条件下,副伤寒杆菌一般只能感染人类,仅偶而感染动物。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传播方式与伤寒大致相同,但以食物传播较为常见,因副伤寒杆菌可在食物中较长时间存在。2015-06-08 22:40

廖林海  主治医师    全科 向医生提问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①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2015-06-08 23: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和副伤寒
讲义-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传染病》_第三节 伤寒与副伤寒_中医世家
伤寒与副伤寒
伤寒与副伤寒,您搞清楚了吗?
副伤寒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