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的皇帝有多猛?一个十四岁的少年,竟然能策划政变反杀外戚?

公元92年,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汉和帝,忽然下令,自己要去白虎观参与讲经活动。

对于东汉的皇帝来说,参与经筵活动,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简单来说,皇帝本人对书上的一些内容不太了解,就得多找一些大儒,过来给他解答疑惑。而皇宫作为皇帝的私属领地,有很多妃子生活,让这些大儒过来不太合适。所以,皇帝就得在皇宫周围,单找一个地方,举行这种学术交流会议。

这种学术活动,就叫做'经筵’。

当然,在东汉那会儿,这个活动不叫经筵,就叫讲经。经筵的说法,是从宋代开始的。不过不管叫什么,这个活动的性质是差不多的。

所以,当汉和帝下达这个命令之后,也没谁觉得有问题。因为在之前的很多年,汉和帝参与过很多这样的活动。毕竟汉和帝是幼年登基,登基的时候仅仅只有九岁,需要学习的东西自然很多。

而当时太后窦氏,对于自己儿子这种勤学好问的态度,也很支持。再加上白虎观就在皇宫里面,窦氏也没多问这事。

然而谁都没想到的是,随着汉和帝前往白虎观,东汉的天,逐渐变了!

接下来的十多天里,汉和帝开始按照调集自己的心腹,把整个白虎观周围的禁卫军队,全部给换了。同时,汉和帝还迅速派人,接管了皇宫和京城的防务。

十多天之后,就在大多数人都以为,皇帝正在上课的时候。年仅十四岁的汉和帝,忽然下令,在京城内逮捕窦太后的几个亲属,同时血洗了整个京城!

几乎一夜之间,窦太后的党羽,全部落马。而窦太后本人,也失去了对朝局的控制,只能乖乖束手待毙。在这场政变结束之后,窦太后直接被软禁,并且在几年后离奇去世。而窦太后的那些党羽,则是要么直接被杀,要么被勒令自杀。

就这样,在短短一天之内,一个十四岁的小皇帝,翻手之间,就干掉了东汉当时最强的外戚家族,并且把他们连根拔起!

什么叫手腕?

这就叫手腕!

后世那些所谓的明君圣主,反杀一个大臣,就被大家认为是相当厉害了。但是如果和汉和帝相比,他们真的差太多了。要知道,当时汉和帝面对的,可是一个超强的外戚家族!而且,这个家族的带头人,是当时的太后。扛起整个家族的人,是刚刚勒石燕然的窦宪!

那么,当时的汉和帝,为什么要忽然发动这场政变,去掀翻窦家呢?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又是如何在短短一天之内,干翻了整个窦家?汉和帝和窦家之间,到底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

而汉和帝发动政变之后,为何又要囚禁自己的母亲呢?

请注意,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将会是整个东汉历史上,最精彩的一次权力斗争!

而这个故事,最初的开始,其实是源自于一段恶俗的宫斗案。

在这场政变发生十七年之前,东汉的第三位皇帝,也就是汉和帝的父亲汉章帝,正式即位。

因为汉章帝即位的时候,也比较年轻。所以他即位之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正妻。这样一来,在汉章帝即位之后,各大世家就开始疯狂往宫里,送自己家的女子,想要去争夺皇后的位置。

再之后,因为很多历史原因,再加上窦家也比较努力。所以最后,窦家的一个姑娘,就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了汉章帝的皇后。

这就是后来被汉和帝推翻的那位窦太后。

照理来说,窦氏成了皇后,接下来自然就一切都水到渠成了。但问题是,东汉似乎有一个没有被史书记载的潜规则。那就是皇后本人,没有亲生的孩子。

在整个东汉,除了最开始的阴丽华和郭圣通,后面绝大多数的皇后,都没孩子。在阴丽华之后,下一个有孩子的皇后,还是东汉末年的何皇后,她生了汉少帝刘辩。

所以,窦氏成了皇后之后,后来也一直没有孩子。而按照东汉时期的传统,作为皇后,窦氏后来就收养了另一个妃子梁氏所生的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和帝刘肇。

没错,历史上的汉和帝,并不是窦太后的亲生儿子,他是窦太后的养子!不是亲生母子,这就为后来的很多事情,埋下了伏笔。

当然,窦太后刚收养刘肇的时候,也没人觉得有问题。因为当时在位的汉章帝,也是这样的。

他本人也是被之前的皇后马氏所生,后来才被立为太子。而汉章帝做了皇后之后,和自己的养母马氏,感情依然特别不错。

但问题是,到了窦皇后和刘肇这里,情况不太一样了。

在收养了刘肇之后,接下来有两件事,为这对母子之间,埋下了一个大雷。第一件事是,尽管窦皇后当时收养了刘肇,让刘肇成了嫡子。但后来,汉章帝还是没立刘肇做太子,而是选了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刘庆做太子。

所以后来,为了帮刘肇争夺太子之位,窦皇后就开始搞宫斗。这段宫斗故事,其实也特别精彩。反正最后,窦皇后在宫斗当中获胜,成功让汉章帝废了之前的太子刘庆,改立自己的养子刘肇为太子。

在这件事上,窦皇后对刘肇是有恩的。如果没有窦皇后,刘肇后来根本就没机会做皇帝。

第二件事,就不太一样了。简单来说,刘肇被立为太子之后,年龄越来越大。到了这个时候,窦皇后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把刘肇扶上位,但以后刘肇却要让自己的生母梁氏做太后,分去自己的权力。

所以最后,窦皇后找了个机会,把刘肇的生母梁氏,给直接整死了。

这两件事,导致刘肇和窦皇后之间的关系,特别复杂。一方面,刘肇是窦皇后抚养长大的,有养育之情。而且,如果不是窦皇后当时帮他争取,他根本就做不了皇帝。但另一方面,窦皇后又杀了他的生母,和他有杀母之仇!

除此之外,据野史传闻,后来汉章帝的死,也和窦皇后脱不了关系。据说是,窦皇后和一个大臣私通,然后被发现了。结果被发现之后,那个大臣还拿刀吓唬汉章帝,然后就给汉章帝瞎出病来,之后没过几天就死了。

虽然这事在正史上,一直没有明确记载,但按照后世考据,确实有可能存在。而如果这事也存在的话,那窦皇后就不光是对刘肇有杀母之仇了,还有杀父之仇!

总之,因为之前这些恶俗的宫斗情节,导致这对母子之间,关系非常拧巴。

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公元88年,汉章帝死了,九岁的刘肇顺利登基。同时,因为当时刘肇年龄太小,所以刘肇登基之后,窦皇后或者说窦太后,就开始临朝称制。

此后的几年里,东汉就进入了窦家的时代。

一个九岁的孩子,这时候懂得事情肯定不多。尤其是当年宫斗的那些故事,在窦皇后的隐瞒下,他肯定不知道。所以,刚登基的时候,刘肇其实和窦太后的关系还不错。

在当时的刘肇眼里,窦太后就是自己的亲妈,含辛茹苦拉扯自己长大,而且还把自己送上了皇位。所以当时的刘肇,对于窦太后和窦家,那也是相当的信任,几乎是言听计从。

再加上窦太后此时临朝称制,权力都在她手里。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窦家彻底起飞了。

在窦太后的干预下,东汉高层的各大要害位置,基本上都被窦家人,或者窦家的那些亲戚把持了。军队这边,基本上也被窦家人牢牢控制。在地方上,窦家的亲朋故旧,也开始逐渐把持大权。

就这样,一张以窦太后为核心的权力大网,逐渐成型,然后开始笼罩住了整个东汉。

同时,也就是在这几年当中,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带着几万大军,去北方灭了北匈奴,完成了勒石燕然的壮举!如果不看其他历史背景,只看结果,窦宪的这个成绩,是足以和当年霍去病的'封狼居胥’相媲美的。自此之后,勒石燕然就成了后世所有将军的共同梦想。

但同时,这样的窦家,也逐渐有些过于势大,逐渐开始威胁到了汉和帝的皇位。

之前的汉和帝,年龄比较小,还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可是等到他逐渐长大,逐渐接触权力,他开始意识到窦家的威胁了。

最关键的是,在这之后,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刘肇得知了当年那些宫斗故事,知道了窦太后逼死自己母亲的事情。

这一年,刘肇估计也就是十二三岁的样子。

但仇恨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逐渐种下。

同时,从史书上的蛛丝马迹来看,我们可以确定:当时的窦太后,对刘肇这种转变,也开始有所察觉。客观来说,窦太后对刘肇这个养子,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同时,刘肇的转变,也让她有所警觉。

所以在这之后,窦太后开始有了一些想法,想要废了刘肇,改立其他皇子做皇帝。但这种想法,一直到刘肇后来发动政变的时候,窦太后也没真正执行。估计在当时的窦太后看来,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还不足为虑,所以就一直拖着没去考虑这个事。

这其实才是刘肇后来成功的关键。

如果窦太后提前察觉,提早废帝,以当时窦家的权势,刘肇还真的无法反抗,这样也就没有后来刘肇的成功反杀了。

以上这些,基本上就是刘肇发动政变之前,大致的历史背景。而接下来,到了公元91年正月,这个政变的故事,正式开始了。

公元91年正月,13岁的刘肇,正式采纳了一套新的礼仪制度。在这之后,刘肇穿上了那套象征着皇帝身份的冕服。

在古代,衣服是不能随便穿的。而皇帝正式穿上了自己的工作制服,这在很多人心里,就是皇帝开始掌权的象征。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肇和窦家的斗法,正式开始了。

面对强大的窦家,刘肇此时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在刘肇穿上工作服的那一天,京城这边,一切都是窦太后说了算。在北方,窦宪正带着几万大军,暴打北匈奴,即将打到最后的金微山之战。

这样的窦家,不管怎么看,似乎都不是刘肇能够对抗的。

但是聪明的刘肇,还是找到了破局的关键。这个关键,叫做士族集团。

接下来,我们先暂停一下刘肇的故事,先来说两个历史背景。

第一个背景,叫做东汉士族集团的崛起。

因为东汉历史的特殊性,从开国那天开始,东汉就存在世家大族尾大不掉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当年刘秀统一天下之后,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正式统一天下之后,刘秀搞了一套'功臣并不用’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开国功臣,一律退休回家。以后他们不再从事专业工作,老老实实回家吃股份分红。

这一招,直接让东汉的开国功臣团体,彻底熄火了,后来也没能产生任何威胁。

但问题是,这一招好用归好用,却也同时带来了一个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就是:如果所有开国功臣都退休,那接下来,工作谁去做呢?

对于这个副作用,刘秀当时也是早有准备。在东汉开国之后,刘秀第一时间恢复了察举制。然后通过察举制,成体系的选拔官员。后来,这些通过察举制选上来的官员,就逐渐接手了那帮开国功臣的工作。

因为这段历史,所以后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东汉历史上,正常国家体系的最高官员,叫做司徒。东汉司徒,其实就是西汉时期的丞相改了个名。但是在整个东汉司徒的名单里面,我们会发现,这里面绝大多数的人,好像都没啥名气。

在整个东汉的司徒名单里面,第一位叫做邓禹,比较有名,他是东汉的第一开国功臣。而在邓禹之后,接下来的几十位司徒,都没啥名气。

下一个比较有名的东汉司徒,叫做王允,就是用联合吕布杀董卓的那个王允。

而从邓禹到王允之间,几乎整个东汉历史,几十位司徒,基本上都没啥名气。除非是专门研究东汉历史,或者对东汉历史特别感兴趣的人,能多说出几个。正常情况下,大家基本上都叫不出他们的姓名。

这其中的根源,其实就在于刘秀当年设计的那套制度。

在这套制度下,东汉的很多官员,都是通过察举制选出来的。他们就相当于后世的职业经理人,只负责干活,没有股份。而在重大事件的决策方面,比如说国家股权的变更,或者未来集团换接班人……这些问题,他们这帮职业经理人,是没有资格去掺和的。

在这种背景下,东汉的士族集团,就开始逐渐崛起了。所谓的士族集团,就是那些原本家世很一般,但是后来通过察举制,逐渐成了国家的职业经理人。这帮人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天生和那些大股东不对眼,双方天然是政敌。

这就给了汉和帝机会。

第二个背景,则是所谓的内外朝制度。

原本按照正常的国家体制,汉朝承袭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但是后来汉武帝在位时期,搞了一套内外朝制度。简单来说,自此之后,所有的丞相、御史大夫以及九卿之类的官,都属于外朝官员,他们没有决策,只负责执行。

而在皇帝身边,皇帝又设置了几个职位,比如说大司马。这几个职位,是可以直接和皇帝开小会,参与国家决策的。

而到了东汉这里,基本上也沿袭了这套制度。内朝那边,基本上就是窦太后和她家亲戚说了算,国家的决策权在窦家手上。而在外朝,则是这帮通过察举制,不断考上了的职业经理人,在负责日常的实际工作。

正是这两个制度,给了刘肇反杀窦家的机会。

当时刘肇看遍了整个朝堂,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尽管窦家此时势大,几乎一手遮天,而且彻底把持了内朝决策机构。但是在外朝,还是有很多通过察举制,考上了的职业经理人,特别不服窦家,而且还敢和窦家对着干!

这其实就是两个阶层的天然矛盾,不是光靠拉拢就能解决的。就算窦太后有意拉拢个别大臣,但是士族集团整体,只要想进步,就必须得和此时已经站在最高层的窦家博弈,双方的矛盾不可调和。

所以在外朝,尽管有些官员,迫于窦家的威势,不得不臣服于窦家。但还是有很多官员,不买窦家的账,甚至敢顶着窦家干!

而在这帮职业经理人里面,当时有个带头的人,名叫袁安。这个袁安,就是后来《三国演义》里面那个袁绍的太爷爷。袁家的四世三公,就是从他这里开头的。

而当时的袁安,他的职位,就是司徒,也就是西汉时期的丞相。当时很多外朝官员,都以袁安为首,和窦家顶着干!

如此一来,对于这个袁安,窦太后和窦家,自然是恨之入骨,经常想找他的麻烦。但问题是,袁安本人做事特别精明,一直没给窦家机会。所以,就算窦太后看他不顺眼,也没法直接免了他的官职。

这就给了汉和帝机会。

当年霍光和王莽掌权的时候,老刘家的皇帝,为啥没法反抗?就是因为当时在朝堂上,没有能和他们对抗的力量。可是如今,既然以袁安为首的士族集团,能够顶着窦家干。就算再弱势,那也是一个可以翻盘的机会。

所以接下来,刘肇就开始留意这帮士族集团的官员,不断拉拢其中的关键人物。

就这样,公元91年年初,在穿上皇帝的工作服之后,刘肇首先出手了。没有人知道,当时刘肇给了士族集团官员什么暗示。反正在这之后,以司徒袁安和司空任隗为首的士族官员,集体上书弹劾,说窦宪在前线打仗,部下骚扰民众,胡乱收税,并且以此来给窦宪行贿。

司徒,就是西汉的丞相。司空,就是西汉的御史大夫。

既然外朝最大的两个官,都直接上书了,这自然也就代表了士族集团的意志。而接下来,刘肇则是顺水推舟,一口气免除了四十多个窦家任命的官员。

这一招,无疑直接削弱了窦家的力量。

但同时,刘肇的这一招,也彻底打草惊蛇,惊动了窦家。所以很快,窦家的反击来了。

在这之后不久,士族集团的三号人物,尚书仆射乐恢上书,弹劾外戚干政。对于乐恢的上书,窦太后直接以太后的身份,驳回了他的意见,同时给他扣了各种帽子,把他赶出了京城,下放到了地方。

而这位士族集团的三号人物,刚刚被下放,就被窦宪派人,直接逼着服毒自杀了。

乐恢的死,固然让整个士族集团,直接被吓到了。但同时,窦家的强势,也让大家越来越反感。所以接下来,接替乐恢,继续做尚书仆射的郅寿,再次上书,弹劾窦宪过于骄纵,并且还在上书当中,引用了王莽篡汉的典故。

这已经是近乎撕破脸了。

而结果,这一次的上书,自然又被窦太后给压下来了。而且不久之后,窦宪再次出手,逼死了这位新任三号人物。

连续两位实权大佬被逼死,激起了整个士族集团的愤怒。

面对这种局面,刘肇此时恰到好处的出手了。在这一年十月,刘肇前往长安,下诏寻找当年西汉开国功臣,萧何和曹参的后人,要给他们封赏。这种举动,无疑就是在暗示整个士族集团,效仿当年的萧何和曹参,保他这位皇帝,和太后对着干!

在这之后,士族集团这边,显然也领会到了意思,开始越发团结起来。

而窦家这边,见到这一幕之后,同样也开始反击。此后,窦家借着刘肇下令伴驾的名义,窦宪直接来到了长安。而且到了长安之后,很多朝臣们在迎接窦宪的时候,直接高呼万岁!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施压了,简直就是真正的造反!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双方已经不可能善了了。换做其他任何一个权臣,到了这个时候,接下来都该直接发动政变,废了皇帝。

但问题是,此时的窦家,恰好没这么做。

这个关键,其实就在窦太后那里。

因为一直到这里,窦太后都没有拿准主意,要不要真正发动政变,废了刘肇。不管怎么说,刘肇都是她的养子。如果废了刘肇,改立其他皇子做皇帝。那么下一个皇帝,恐怕还不如刘肇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窦太后想起了当年吕后的故事。于是接下来,窦太后做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她没有去发动政变,而且还开始压着窦家这边。同时,窦太后开始给刘肇选妃。

后世很多史学家分析,此时窦太后的打算,应该是让刘肇赶紧娶个媳妇,生个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她就能直接废了刘肇,然后立这个养子的孙子为皇帝。

当然,这事在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在这之后,确实有很多女子,被选拔入宫,开始供刘肇挑选。

可这个结果,却反倒给了刘肇一个新的机会。

此时的刘肇,正愁无法联系其他高层家族。而这个选妃事件,则恰好给了刘肇绝佳的机会!

最后,刘肇就选中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女子。这个女子,就是后来刘肇的皇后,阴氏。

这个阴氏的曾祖父的妹妹,就是阴丽华。而这个阴氏的母亲,则是东汉开国功臣邓禹的孙女。

通过这个女子,刘肇一下子就联系上了阴家和邓家。阴家和邓家,都是跟窦家差不多级别的家族。而随着这个阴家的女子入宫,他们天生也要争夺外戚家族的位置,天生和窦家敌对。

就这样,刘肇手里的牌,再次增加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阴氏是在窦家倒台之后,才正式入宫的。对于阴氏入宫的具体时间,我们只能确定是窦家倒台的那一年,具体时间有很大争议。但不管怎么说,既然双方当时都有了意向,这些大家族,自然也就开始多支持刘肇一些。

而与此同时,窦家那边,也再次出了另一张牌。

公元91年年底,西域那边传来消息: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班超彻底搞定了西域北道。之前一直不服汉朝的龟兹国,彻底低头,并且开始向汉朝派遣使臣。

在东汉整体的历史上,班超通西域,自然是一件大事。但是对于此时的汉和帝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班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窦家的人。

所以,这个消息,其实也在变相为窦家那边加码。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班超好像并不是坚决站队在窦家那边,后来在窦家倒台的时候,也没给窦家出什么力。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双方已经没有善了的机会了。当时窦家这边的几个关键人物,已经在准备计划,直接干掉汉和帝!而汉和帝这边,也开始拉拢了越来越多的士族大臣,开始酝酿反击。

在汉和帝的安排下,首先,他开始拉拢之前被废的刘庆。虽然汉和帝当年顶了刘庆的太子之位,但此时两人却有着共同的敌人窦家。这主要是因为,刘庆和窦太后也有杀母之仇,当年刘庆被废之后,他的母亲,也被窦太后给整死了。

再加上两人亲兄弟的关系,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两人放下了皇位之争,开始联手对付窦家。

当时汉和帝本人,被窦家严密监视,自己很难做什么事情。但是有了刘庆的帮助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在刘庆的帮助之下,汉和帝很快和其他有实力的刘氏宗亲,取得了联系,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同时,汉和帝还通过刘庆,在宫里扶持了一个宦官,名叫郑众。后来,这个郑众成了那场政变的关键,同时也开启了东汉宦官掌权的先河。

就这样,在这一年年初,刚满十四岁的刘肇,已经悄悄在窦家的眼皮子底下,搞定了刘氏宗亲、宦官,以及士族集团。同时,东汉高层的其他几大家族,也开始暗中支持刘肇。

但这些力量的出现,并没有让刘肇,获得绝对的胜算。

因为至少到这个时候,刘肇所有的牌,都属于隐藏牌。在明面上,所有的京城和皇宫禁卫军队,都在窦家手里。所有的决策部门,也都被窦家的党羽掌握。

这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个难题,接下来,刘肇制定了一个打蛇打七寸的作战方案。简单来说,就是先想明白,窦家这个关系网的核心,到底在哪里。然后直接来一场政变,从肉体上消灭窦家的关系网核心。

在刘肇的梳理下,很快,以窦太后为核心的这个关系网,逐渐被梳理了出来。而在这个网里面,大概有不到十个关键人物。

首先,窦太后以太后的身份,位居中枢,掌握了权力基础。其次,窦太后的哥哥窦宪,直接控制了东汉最精锐的军队,在北方打仗。

然后,是窦太后的三个弟弟。窦笃做黄门侍郎,这个官职负责传递皇帝的诏命,把持了刘肇和大臣的沟通渠道。窦景担任执金吾,控制京城内最重要的驻防军队北军。窦瑰担任光禄勋,直接控制皇宫内的守卫军队。

再其次,窦太后有一个闺蜜,叫邓夫人。邓夫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邓磊和邓叠。再加上窦宪的女婿郭举,以及郭举的父亲郭璜。这几个人,也都是窦家集团的核心人物,直接负责控制京城内的其他军队,同时控制中枢。

算清了窦家的关系网之后,下一步,刘肇就开始根据这几个人,直接布局了。接下来,刘肇通过刘庆,向下面借阅西汉的外戚列传,特别要借当年汉文帝杀舅舅薄昭,以及汉武帝杀窦婴的这段。通过这件事,向下面表达自己要发动政变的意思。

在悄悄完成布局之后,接下来,又有两个意外,推动了刘肇的计划。

第一个意外,是当时汉朝士族集团的一号人物,袁安,突然去世了。

这个袁绍的太爷爷,到底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但在当时,很多人都怀疑,袁安就是被窦家下手整死的。所以袁安的死,让很多士族集团的官员,越发同仇敌忾,下定决心追随皇帝,干翻窦家。

第二个意外,则是窦宪主动从外边回来了。

对于窦宪当时的回归,后世很多人认为,是窦家想借着窦宪回朝,增加窦家的筹码,向朝中施压。但问题是,窦宪回来之后,北方的军队,窦家就控制不了了。

这就给了刘肇平稳发动政变的机会。

就这样,随着这两件事先后发生,刘肇彻底完成了自己的政变计划。在袁安去世后,刘肇提拔另一个士族官员丁鸿,接任大司徒的职位,成了新的士族一号人物。

这个丁鸿,就是接下来刘肇发动政变的关键。显然,在提拔丁鸿之前,刘肇已经确定,他是自己的人。

在所有的准备都做好之后,公元92年六月,刘肇以参加讲经活动为由,前往了皇宫内的白虎观。在白虎观这边,刘肇早已悄悄派那个宦官郑众,悄悄布置好了一切。白虎观这边的很多宦官,已经不再是窦家的眼线,而是郑众的人。

从刘肇抵达白虎观那一刻开始,刘肇彻底脱离了窦家的控制。

而接下来,刘肇则是悄悄任命丁鸿为太尉,逐渐开始把手伸向军队。十几天之后,在刘肇的安排下,丁鸿忽然拿着他的诏书,接管了京城的禁军、金吾卫,以及驻防的北军!

在丁鸿出手的那一刻,窦家瞬间失去了京城军队的指挥权。

在控制军队之后,汉和帝雷霆出手,直接把窦太后的那些党羽,全部诛杀!但同时,窦家的几个男人,汉和帝都留了下来,没有直接处死。而且,在收回窦宪印绶的时候,汉和帝还给了窦宪一个冠军侯的爵位!

对此,后世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汉和帝念及旧情,而是怕贸然杀窦家高层,会引来窦家党羽的反扑。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给那些窦家的党羽,投效他的机会。同时,他也需要向大家表示一个态度:这场政变,不会追究到下面的那些窦家党羽。

于是接下来,在汉和帝的安排之下,窦太后被囚禁,窦家的几个男人,被迅速送回了各自的封地。在此期间,窦家的那些党羽,因为失去了关系核心,开始纷纷倒戈,向汉和帝表忠心。就这样,汉和帝轻易撕裂了窦家多年组织的关系网!

而在这之后,窦家这几个男人,也正好回到了封地。在这几个窦家男人回到封地之后,汉和帝同时下令,让他们直接自杀!

就这样,随着窦家的几个男人自杀,窦太后被囚禁,窦家彻底失败了。自此之后,汉和帝彻底独掌大权,自己坐稳了皇位。而在汉和帝坐稳皇位之后,虽然没有大肆株连,但窦家提拔的那些党羽,肯定都被免职了。

很难想象,从始至终,所有精妙的布局,都是出自一个十四岁小男孩的手笔。

至于那位窦太后,此后的几年里,就一直被软禁在皇宫内的南宫。至于汉和帝,则是住在北宫。又过了四年之后,窦太后的南宫,忽然着了一把大火。虽然没烧到窦太后,但却吓到了这位太后。

此后,又过了八个月,窦太后因病去世。没有人知道,窦太后的死,背后和汉和帝有没有关系。

客观来说,窦太后和汉和帝的关系,真的很拧巴。一方面,窦太后对汉和帝有养育之恩,有辅佐之情。但另一方面,窦太后又和他有杀母之仇,而且企图杀了他。

所以,历史上的汉和帝,在处理自己这位养母的时候,估计也很为难。不管之前发生过什么,两人的母子关系,之前确实是存在的。

当然,不管汉和帝到底是怎么想的!随着窦家倒台,一个属于汉和帝的时代,就此开始。

虽然此时的汉和帝,只有十四岁!但是他展现出来的治国天赋,却高的离谱!接下来,在他的手上,东汉将会达到极盛期!历史上著名的永元之隆,将会就此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有选择的权力,选择的权利终将随风而去
她改写了东汉朝的命运,她是名义上的太后、事实上的女皇
纸的发明
揭秘:东汉太子被废之后,为何还能做实权王爷?他的儿子还做了皇帝?
最为后世忽视的明君,十岁登基用四年铲除外戚,开创东汉最后辉煌
UC头条:此皇后未有一儿半女, 却效仿吕雉, 消灭北匈奴, 死后大臣阻止她与皇帝合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