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末帝精神错乱,身死国灭之后,李存勖叹道”恨不得见他一面“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初八,梁末帝朱友贞将控鹤都将皇甫麟召到身前,命令他杀了自己,“麟进刃于建国楼之廊下,帝(朱友贞)崩”。皇甫麟被逼无奈,只好杀死朱友贞,“麟即时自刭”,随后也自刎而死。

梁末帝朱友贞的死,标志着梁朝正式灭亡,也葬送了朱温三十年拼下来的大梁江山。司马光对朱友贞一生的进行了总结,“均王(朱友贞)膏粱之子,材不过人,弃敬翔、王彦章,而用赵岩、张归霸以与庄宗(李存勖)为敌,能无亡乎!

那么,材不过人的朱友贞,是如何当上大梁的皇帝,进而葬送江山的呢?这还得从朱温扒灰儿媳妇说起。

扒灰的朱温

嫡妻张夫人在世的时候,朱温忌惮夫人的脸色,不敢胡作非为,在女色上只能痛苦隐忍。但自从夫人去世后,再也没人管得住朱温这个花心大萝卜,耐不住寂寞的朱温立马显露本色,勤于军政之余,在后宫吸蜂引蝶,好不快活。不过,朱温是个心比天高的人,虽然身边的女人个个姿色绝代,但久了也会腻,寻常的女子已经勾不起朱温的兴趣。

因为朱温当时的敌人很多,北有河东李存勖,东有南吴杨渥,西有前蜀王建,只好让儿子们外出带兵,镇守边疆,儿媳妇们则都留在了京城洛阳。可能是为了替在外征战的丈夫表达孝心,这群留守洛阳的王妃们,则经常向公公朱温请安,久而久之,朱温就被儿媳妇们曼妙的身姿给吸引住了。

于是,朱温就把馊主意打在了儿媳妇们的身上,“诸子在镇,皆邀其妇人侍”,经常招众儿媳进攻“伺候”自己。对于“侍奉”公公,史料上并没有她们有反抗过的记载,应该都是心甘情愿的,因为他们心里都非常清楚,公公快要咽气了,至少伺候好了,皇位就有可能传给自己的丈夫。而为了获得大梁皇位,朱温的儿子们是斗得你死我活,各种招数都用上了,至于戴绿帽子,都觉得无所谓了。

最终,有两个女人走到了终极角斗场,分别为博王朱友文的妻子王氏,郢王朱友珪的妻子张氏。在朱温众多儿子中,朱友文和朱友珪二人显得比较另类,朱友文是是朱温的养子,朱友珪是朱温与一娼妓苟合所生,因生母低贱的身份,使得朱友珪被兄弟们瞧不起。

朱友文虽然不是朱氏血脉,但其综合素质非常高,“幼美风姿,好学,善谈论,颇能为诗,多才艺”,在诸儿子们当中,朱温最偏爱朱友文,“心尝独属友文”,已经有了把江山传给朱友文的打算。只不过毕竟朱友文不是朱氏血脉,朱温仍在犹豫之中。

“次假子博王友文,帝特爱之,常留守东都,兼建昌宫使。”

不久,朱友文的妻子王氏也在龙床上的“决斗”中,击败了朱友珪的妻子张氏,成了朱温最疼爱的儿媳。而这对于张氏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无数次的伺候换来的却是被抛弃,其挫败感可想而知。其实,朱温让张氏来伺候自己,只不过是想玩弄她的身体,根本就没想过把江山传给他极不喜欢的儿子朱友珪。

朱友珪弑杀朱温

张氏看到自己败局已定,就咽不下这口气,要一下报复王氏和朱友文,当她在朱温的病床旁听到朱温与王氏的密语:“你速让友文来洛阳,朕要把江山传给他”,连夜回府,哭着告诉丈夫朱友珪,说老头子铁了心要把天下传给朱友文,“大家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还把传国玉玺交给了王氏,等朱友文上台了,咱们就等死吧,说完,夫妇二人相互抱头大哭。

“帝疾甚,命王氏召友文于东都,欲与之诀,且付以后事。”

正当二人手足无措之时,一个心腹点醒了他们,“事急矣,何不早自为图?”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危急关头,要早作准备啊,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不杀朱温,你肯定死;杀了朱温,你还有一线生机。就在这时,朱温又下了一道圣旨,“帝使敬翔出友珪为莱州刺史,即令之官”,把朱友珪调出京城,到最偏远的莱州出任刺史。按照梁朝的官场规矩,凡是被贬到地方,多非善终,这一道圣旨,简直就是宣判了朱友珪死刑。

乾化二年(912年)六月初二,陷入绝境的朱友珪带领五百死士,夜闯朱温的寝宫。而朱温也只能愤慨地说:“我疑此贼久矣,恨不早杀之,逆贼忍杀父乎!”早就怀疑你这个畜生,后悔当初没杀掉你,以致有今日之祸。朱友珪对无情无义的老爹,自然也不客气,直接骂了句:“老贼万段”,让手下对着一丝不挂的朱温一顿乱砍,“洞其腹,肠胃皆流”,朱温当场丧命,肝肠胃流了一地。

朱友珪之所以弑父,惧死只是表面原因,抢在朱友文之前抢到大梁皇帝的宝座,才是真正的目的。事后,朱友珪秘不发丧,立刻派人去找镇守汴梁的朱友贞,矫诏称“博王友文谋逆”,说父皇下诏杀死朱友文。朱友贞向来与朱友珪不和,但在排斥外人篡夺朱氏江山的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于是,朱友贞一刀下去,结果了朱友文的性命。

“遣供奉官丁昭溥驰诣东都,命均王友贞杀友文。”

朱友珪“闻友文已死,乃发丧,宣遗制,友珪即皇帝位”,风风光光地在朱温灵柩前继位,改元凤历,而张氏也心想事成,成了凤历皇后。

不过,事情并没有结束,朱友珪因出身的问题,始终得不到功勋大将们的尊重,根本就没被文臣武将们放在眼里,而这一切都被血统最纯正的朱友贞看在眼里。

朱温为何不把江山交给朱友贞

朱温一大堆儿子中,本来有一个再完美不过的继承人,就是长子朱友裕。朱友裕“幼善射御,从太祖征伐,性宽厚,颇得士心”。但是,朱友裕却英年早逝,他的过世使朱温在传位问题上犹豫不决。

在诸位皇子中,身份最高贵的,无疑是皇四子朱友贞,他的母亲是朱温一生中唯一爱过的女人张夫人。而朱友贞的性格,也随母亲,“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朱友贞虽性格沉稳,但也不是什么老好人,他也早早觊觎着大梁皇帝的宝座,但无奈朱温讨厌文人儒士,觉得在乱世中闯荡,没点杀人不眨眼的刚狠性格,早晚要被人吃掉。特别是朱温在晚年遇到了一个致命的对手李存勖,柏乡之战中,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成为天下笑柄。以朱友文的性格能力,更加不是武力盖世的李存勖的对手。

因此,综合考量,虽然朱友文是养子,但能力却很出众,为了大梁江山,朱温就选择了朱友文对大梁的接班人。但是,此举却激怒了朱友珪,最终导致自己被儿子朱友珪弑杀。

《不良人》中的朱友贞

朱友贞政变上台

不过,由于朱友珪在军界没有根基,军中大佬都不服他,这让躲在一旁的朱友贞抓住了机会。朱友贞的母亲张氏,军中大佬普遍对她很尊敬,爱屋及乌,朱友贞也得到了军界的普遍支持。在梁朝二皇帝、魏博军节度使杨师厚的大力支持下,朱友贞发动政变,杀死了朱友珪和张氏,随后回到大本营汴梁继位当了皇帝。

“帝令腹心马慎交之魏州见师厚,且言成事之日,赐劳军钱五十万缗,仍许兼镇。师厚乃令小校王舜贤至洛,密与赵岩、袁象先图议。帝乃遣人告赵岩、袁象先、傅晖、朱圭等。十七日,象先引禁军千人突入宫城,遂诛友珪。”

从血统的角度来看,大梁王朝终于回到了最应该得到的人手中,但从保全社稷的角度来看,朱友贞根本不具备乱世生存的能力。如果生在盛世,朱友贞或许能当一个守成之君,可当外有强敌李存勖,朱友贞的皇帝当得可一点都不轻松。

从当时的梁晋实力对比来看,朱友贞手中的牌并不逊色于李存勖多少,许多五代一流的大将还尚健在,如葛从周、杨师厚、王彦章等。而且,梁朝拥有广阔的战略空间,湖南、浙江、福建、岭南皆臣服于梁朝,而不服梁朝的前蜀王建已老,吴国又陷入了内乱。可以说,梁朝在南线基本无忧,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北边的李存勖。而李存勖(晋)南有梁朝朱友贞,北有契丹,东有燕国刘守光,生存压力还挺大。

因此,只要朱友贞打好手中的牌,进则兼并河东李存勖,退则守住河朔,占有相当大的战略主动权。

可惜的是,朱友贞太过于平庸,是一个喜欢过河拆桥的人,刚利用完朱友珪干掉了朱友文,又在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的支持下,登上帝位,可等朱友贞一上台,又对杨师厚露出了杀机。

杨师厚是梁朝军界头号人物,又握有梁朝第一军银枪效节都数千人,自恃有恩于朱友贞,变得有些嚣张跋扈,而这让朱友贞很不满。

肢解魏博不成,反丢了魏博

不过,杨师厚军中地位太高,朱友贞不敢动他,只能盼着他早死。朱友贞只看到了杨师厚对自己的威胁,却没看到杨师厚的天雄军起到了阻止李存勖南下的战略屏障作用。只要有杨师厚的天雄军在,李存勖就别想问鼎中原、饮马黄河。

但是,当杨师厚病逝之后,朱友贞觉得解决魏博问题的机会来了,办法很简单,拆分天雄军。理由是魏博兵强马壮,极易割据,魏博曾是唐朝三大百年藩镇之一,始终都是唐朝的心腹大患,对现在的梁朝来说,也是如此。

只有肢解魏博,“宜分六州为两镇以弱其权”,将魏博一分为二,魏博就再也不会对朝廷构成威胁了。于是,朱友贞下诏,新设立昭德军,将魏博之相州、澶州、卫州划归过去,魏博天雄军的财物也平分一半给昭德军。

只可惜,朱友贞忽略了一个事实,魏博是世袭军制,“魏兵皆父子相承数百年”,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魏博人在心理上自成一系,“吾六州历代藩镇,兵未尝远出河门,一旦骨肉分离,生不如死”。而现在突然要被分开了,在感情上是接受不了的,而朱友贞又忽略了魏博人的感情需求,只知道一味的打压,结果逼反了魏博人。

“是时,朝廷既分魏博六州为两镇,三月二十九日夜,魏军乃作乱,放火大掠。”

当天晚上,魏博军发生了哗变,赶跑了前来监督分镇的王彦章。事情到了这一步,如果朱友贞收回诏命,还有挽回的一步,魏博军临时主政者张彦请求朝廷撤销昭德军建制,不要拆分魏博。朱友贞就派了个人去魏博实地考察一番,派去的这个人,却不报告真实情况,而是告诉朱友贞,说张彦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朝廷,不用怕魏博军。

三大百年藩镇

就这样,朱友贞继续执行分镇的政策,终于逼反了魏博军。张彦见朱友贞不识时务,将魏博六州献给了晋王李存勖,“六月庚寅,晋王入魏州”。李存勖得到了魏博,一下子将战线推进了数百里,距离黄河南岸的汴梁仅一步之遥。从此,梁晋强弱之势被改变,李存勖奠定了灭梁的战略基础。

魏博的丢失,导致梁朝再无消灭河东的可能,不过,此时的局面对朱友贞并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他守住黄河一线,还是可以保住梁朝不灭亡。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即无条件相信晚梁第一名将刘鄩。

毒杀给梁朝续命的大将

魏博入晋后,形势已经对梁朝非常不利,如果不是刘鄩东挡西杀,李存勖早就打进了汴梁。在这种情况下,把前线的军务放手交给刘鄩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朱友贞下诏说“阃外之事情,全付将军”,但骨子里还是猜忌刘鄩,认为他与李存勖有勾结。因此,当刘鄩请求朝廷发给将士每人十日米粮,准备偷袭李存勖的老巢太原之时,而朱友贞却觉得刘鄩常年与李存勖苦战,已经浪费了很多粮食,根本就不相信刘鄩能偷袭太原成功,甚至还怀疑刘鄩是诈骗自己的军粮。于是,朱友贞就派了太监当监军,全程监视刘鄩,并逼迫刘鄩出战。

“末帝又遣使问鄩决胜之策,鄩曰:“臣无奇术,但人给粮十斛,尽则破敌。”末帝大怒,让鄩曰:“将军蓄米,将疗饥耶?将破贼耶?”乃遣中使督战。”

朱友贞“深居禁宫,未晓兵机,与白面儿共谋,终败人事”,身边又聚集着一群百无一用的“白面儿”,对刘鄩更是百般猜忌,严重牵制了刘鄩的精力。在梁晋争霸后期,刘鄩屡战屡败,特别是元城之战,七万梁军几乎被全歼,刘鄩只带着数十骑亡命南奔。这场仗本来不该打,刘鄩是想坚壁清野,与李存勖打持久战,但是朱友贞沉不住气,逼刘鄩出战,结果惨败。以刘鄩的军事能力,如果不是受到后方政治干扰,放开手脚与李存勖一搏,鹿死谁手,还不一定。事实也证明了刘鄩的能力,“晋王悉众来攻黎阳,鄩拒之而退”,李存勖来攻取河南重镇黎阳,被刘鄩轻易给打跑了。

但是,就是这么一位能给梁朝续命的大将,最终惨死在朱友贞的猜忌之下。因为担心刘鄩会成为第二个杨师厚,在奸臣的怂恿下,“逼令(刘鄩)饮鸩而卒”,派人毒杀之。

其实,以刘鄩的江湖地位,只要刘鄩肯向李存勖低头,李存勖会把他当成座上宾,那可是当时名满天下的第一名将。但是,刘鄩深受梁太祖朱温的厚恩,誓死效节,最终落得悲惨的下场。

总结

刘鄩死了,朱友贞的大梁帝国也快完蛋了,所谓的大梁,在李存勖打压下,只能龟缩在黄河以下、淮河以北的狭长区域,时人都知道,大梁气数已尽,李存勖灭梁是迟早的事。

朱友贞就像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精神病人,会经常神经质地怀疑别人会加害他,甚至连他的亲兄弟也不例外,更不要说杨师厚、刘鄩这样的外人。在外有强敌的情况下,亲手把强大的魏博军送到了敌人的怀抱,而李存勖恰恰就在魏博重镇魏州称帝,似乎在嘲笑朱友贞的无能。

不过,朱友贞有一点值得后人称赞,他没有选择向李存勖投降,而是选择自杀殉国。因为,他知道即使自己投降,李存勖也只会羞辱一番再杀死自己,横竖都是死,与其被人羞辱至死,不如自我了断,还能保全名节。

李存勖攻入汴梁后,听闻朱友贞自尽,怅然而叹道:“敌惠敌怨,不在后嗣。朕与梁主十年对垒,恨不生见其面。”唐梁之间的一切仇怨,皆起于朱温,与朱友贞无关。我和他对阵十年,只可惜未能在他活着时见其一面。

五代十国相关:

后梁王朝的掘墓人:李存勖横空出世,两次出手就把朱温打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八上
《五代十国》第91篇:形势反转,王彦章挂帅攻取唐军德胜城
李存勖为何能一战灭掉后梁?这要感谢朱温父子三人的轮流折腾
后唐纪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上同光元年(癸未、923)
1-5夹河苦战
【资治通鉴音注】卷第二百七十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