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冈石窟之行

话说,抵达大同的第一天下午,去了华严寺,这是一座兴建于辽代的寺庙。由于郑州的洪水,当天得到警告说,暴雨将北向移动到河北和山西一带,心里真是非常忐忑,云冈石窟的游览都是户外,如果下雨,岂不是很尴尬?但是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大同的上空布满云层,但是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想来像大同这样的地方,好像历史上都没有被暴雨侵袭的历史。所以,还是很欢乐地奔赴了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北魏时代僧人昙曜主持开凿的,最早开凿的昙曜五窟,据解释有为北魏太祖以下五帝祈福的意义。从此后,绵延60多年,整个国家都在倾国库赋税收入,开凿石窟,造佛像。成就了今天绵延30里的石窟群。据讲解的小姐姐说,原来这些石窟外立面上还有形态各异的小佛像,并且都用金粉装饰,大家可以脑补一下,30里石窟佛光普照的样子。

曾经,从80——90年代末期,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在云冈石窟前面有一条运煤的通道,将这些造像笼罩在煤灰之下。直到九十年代末期,才把这条路改到山后。使得这些造像重见天日。

到了景区之后,停车还是个麻烦事儿,下面的几个车场基本满了,只好一直往上开,去年国庆也曾经经历过一次。所以,一切要趁早,这个话基本是正确的。

进入景区之后,好多大柱子,后来才知道是仿造石窟那边的立柱的建筑,只是将石窟那边的狮子换成了大象。

从门口到石窟那边有一公里的路要走,想到今天要走好多路,便买了往返的电瓶车票(还有一条水路可以过去,返回的时候发现水路其实更romantic,湖面上很多大白鹅,有微风吹拂,荡舟湖上,这种体验应该也是非常美好的。)同时还请了一位讲解的小姐姐,来的有点晚,特级的讲解员已经被雇佣完了,只好退而求其次了一下。

因为石窟是北魏时候开凿的,历代的王朝便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叠加,在石头上抹泥,抹泥的方式并不是说直接把你糊在石头像上,而是要在石像上打孔,用木头做架子,再在架子上裹上麻绳,用麻绳来固着泥。这样当然会改变佛像的面容。并且,谁出钱,自然会在佛像中体现金主的面容。

原来佛造像,也跟历代传世典籍一样,会不断地有人去丰富和累积,所谓层累,也有这个意思吧。

这位菩萨满怀悲悯俯视众生,不知道是否看到了河南的洪水滔天。

从这尊佛像的左上角剥落处可以看到历代累加的痕迹

繁复的线条,这个花纹叫忍冬纹

这位菩萨的脚交叠在一起,叫交脚菩萨

特别喜欢这种柔和的颜色,不张扬,温和地美

两尊佛坐在一个神龛里聊得很开心——肯定在讨论如何写出c刊文章

这华丽的墙壁,每次去了我都得拍半天

菩萨头顶上,是飞舞的龙

来,一起数一数有多少尊佛

这位菩萨常出现在云冈石窟明信片上

露天的菩萨,居然也没有太被风沙剥蚀,据讲解的小姐姐说,其实如何保护这些文物,还是有两种声音的,这尊佛就证明露天干燥,可以更好地保护。而那些洞窟里的造像,虽然可以防止雨水冲刷,但是内部的水汽也不容易蒸发出来,所以建造廊檐保护起来也未必就是完美的办法。

在所有造像中,我最喜欢这尊菩萨,眼睛笑成了一条线,单眼皮,眉毛弯弯的细细长长,嘴角的酒窝也很明显。安静娴雅,每次都会看上好久。没有神的高大,反而有人间的气息。

这个拱上的这棵树,我也非常喜欢,也是多少次都看不厌。线条优美,色彩柔和,说不出来的美。

这尊佛像后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祥云。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在原来的石头上,贴了一层泥的痕迹。

这些大佛,有的站着有的坐着,胳膊悬空,其实特别不稳定,还有一尊佛的大胳膊下便撑了一位大力士作为支持,成就了力与美的和谐。可惜,当时有点走神,居然没有拍下来这尊造像。大家如果去游览,不妨注意一下。

石窟前面因为把道路改成了广场,还建了一座博物馆,其中关于魏碑的讲解,非常好。从龙门石窟做的两张拓片让我对拓印技术有了重新认识。分享如下:

有一个瓦当也寄托了帝王家美好的愿望,可惜,那是不可能的。大家可以认识一下上面的字哦

游览完之后,下午两点,回到市区自然除了麦当劳估计也没有别的,在景区看到一家饭店,叫常来顺,就进去吃饭,结果,我这样一个从来不挑食的人,还是感觉到了难吃大家自己想像吧。主要,饭都是早早煮好的。那怕是西红柿炒鸡蛋。

下午的游览,请看下回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冈石窟:诉说一个北魏故事
在云冈石窟的佛像里,寻找来自北魏永恒的微笑
大同云冈石窟(下)——山西游(37)
山西----  云冈石窟(第3-8窟)
云岗石窟---摄影笔记
云冈石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