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老子如是说》第四章
第  四  章 
 

【原文】

道[1],沖而用之[2],或不盈[3];淵兮似萬物之宗[4]。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5],湛兮似或存[6]。吾不知誰之子[7]?象帝之先[8]。

【注釋】

[1]道:道是什麽?在前面經題上我已經解釋過,道是無形無象、看不見、摸不着,象虛空一樣而又不是虛空、那不可思議的、離心意識的、言語道斷的、清淨無爲的原始本心。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2]沖而用之:沖是道之虛,道爲體,虛爲功和用,说明白点冲就是空的意思,虚空的空,这里虚(等同于用空)。道本空寂,無爲,其功德圓滿,道的體象、功用本具,無爲而無不爲。沖而用之,則是道體以虛無,空寂爲功用。

[3]不盈:本是不滿的意思,這裏指空,因道本空無,連一個念頭也沒有,當然更不會盈滿。

[4]淵:也指空的意思,文裏指空穀。萬物之宗:萬物之起源。全句意思是:空穀是萬物産生的基礎。更深一層的意思是“統萬物以歸於道”,反之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佛家的話來說便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5]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是說修道的人應心裏清淨、祥和,對外無爭,隨順自然,無我而隨和,不與人針鋒相對,或露其鋒芒,或盛氣淩人。與人相處應給人以平常、和氣與安全感。解其紛,是指修道人的心若被外物困擾、纏縛,應當即放下從其紛繁的外部世界解脫出來,恢復其本來空寂的清淨心。和其光:光即是德的顯露之意,別人感受得到的一種德性、品質。和其光則是與人相處時,要隨順大衆,保持清淨的平常心,沒有貢高與我慢,與人打成一片,使人感覺不到自己與別人有什麽不同,平平常常與衆人完全一樣。同其塵:與和其光同義,隨順大衆,大衆說好,我也說好,大衆說不好,我也順着說不好,一切隨順大衆,這叫同其塵。本來清淨無爲,用不着分別執著世俗間的是與非,好與壞,善與惡,美與醜。世人去分別執著,我只隨順他們去分別,但不執著,世人爭先去取好的,我只取他們爭剩下來的認爲不好的,沒有什麽好與不好,道本來沒有這些思維塵垢,是心妄動,是心起了分別執著而産生的邪念。這就是修道人應該做到的。以無爲的清淨心隨順大衆,雖然同其塵,其心卻清淨。

[6]湛兮似或存:這句是指我們的本來面目,即道,也就是原始本心、清淨心、本性,在心裏的雜念滅盡後,逐漸顯露出來。湛爲清澈,即是清楚地顯露的意思。似或存,指那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無象的道體。本性之實象不可思議地被體察出它的客觀存在。

[7]誰之子:指本性,指道之實體,我們的這個原始本心,本來面目。我們的原始本心,本來面目是怎麽來的呢?它是怎麽産生的呢?它是誰之子呢?

[8]象帝之先:帝,指開闢天地宇宙的自然力量,當然也指神話傳說中開闢宇宙天地的盤古王。象帝之先是接上句誰之子而言,意思是說:好像在開闢宇宙天地的宇宙之帝之前就存在著它。

【譯文】

無形無象,不可思議,清淨無爲之大道,因本具圓滿的功德,隨其虛寂而用之,就是因爲道是空虛、虛無,無有一物的原因;心象虛空般的淵穀,是萬物産生的基礎和源頭。修道人應該內心清淨祥和,與世無爭,不要盛氣淩人;心若被外物困擾、纏縛,應當即放下,從其紛繁的外部世界解脫出來,恢復其本來空寂的清淨心;與人相處時,以平常心收斂顯露出來的威和德,與世人平等相處;隨順大衆,與世人爲伍,這樣,那看不見、莫不着、無形無象的清淨道體、原始本心之實象便不可思議地、清清楚楚地顯露出它的客觀存在來。我不知道這本來面目是怎麽來的?好像在開闢宇宙天地的宇宙之帝之前它就存在着。

(转自中和道人新浪博客,作者:中和道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识本心 如何去找
十一 見性成禪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心秘妙用》精华版(1)
早知道:我的宣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