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皮肤长出这种透明的“小水泡”,还很痒,别再挠破了,这是身体在“求救”!中医辨证祛湿古方,教你如何有效...
最近天热起来,很多人手上突然长出这样的“小水泡”,大多数人没有在意,其实这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汗疱疹为何会反复发作?

      汗疱疹的反复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有一部分患者早期不重视,尤其是夏天一到,手上会长出这种透明的小水泡,有些人以为是上火了,吃了一段时间药,发现一点作用没有。
     也有人以为是过敏,使用激素类药物,由于激素类药物见效特别快,患者误以为治好了,等激素药效过后就会又复发了,并且长期用激素类药物,对激素也会产生依赖,导致反复发作。有人挠破后,瘙痒更严重,又长出更多水泡。

其实,这种水泡叫“汗疱疹”。“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痛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以自破。”

此症为位于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米粒大小,好发于手掌、手指侧面及指端,常对称分布。水疱一般不自行破裂,干涸后形成脱皮,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时常感疼痛。

其主要原因是“湿气”过重导致,所以降火、抗过敏没有用,必须要从根本解决问题,“治病求本”——有效除湿。

【中医指出:湿气分为4期,你在哪一期?】

第一期:
1、头沉,头脑浑浊;
2、出汗多,身上黏稠不干爽。

第二期:
1、头如裹布,昏昏沉沉;
2、皮肤油腻;
3、四肢感觉困重,乏力;
4、口苦、黏腻不爽。

第三期:
1、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2、大便粘腻,粘马桶,便出不爽;
3、下部潮湿,瘙痒。

第四期:
1、面部、四肢开始浮肿;
2、四肢关节屈伸不利,肿胀疼痛;
3、皮肤开始瘙痒,皮疹生出;
4、失眠多梦,不自觉流口水。

“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重着粘滞,最是缠绵难去,治病求本,找到湿气流连的原因,则可一举根治湿气。排湿的根本,在于健脾除湿,脾强则湿气不存,脾弱则湿气困脾。

汗疱疹辨证分型

湿热内盛证:水疱集簇成群,针尖大小,瘙痒钻心揩破水疱,滋水黄粘舌红苔黄腻,脉象滑数。

   治则:清热除湿法。

   药用:黄芩 10g,苍术15g,陈皮 10g,茯苓10g,赤小豆10g,六一散(滑石、甘草)10g(包煎),生苡仁30g,丹皮10g。日2次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湿盛证:散在水疱,针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状,疱液清稀时有瘙痒,舌淡胖苔白腻,边有齿痕,脉象濡滑。

    治则:健脾除湿法。

    药用:茯苓12g,白术10g,泽泻10g,白扁豆10g,车前子10g(包煎),炒苡仁60g,炒山药30g,冬瓜皮60g。日2次水煎服,每日剂。

读书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不读书,亦不可为医。注:仅供医者参考学习,非医者不可自行尝试。


我是大贤良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坚持分享中医心得,做您的健康助手!医可道,非常道,医可名,非常名。如果大家觉得写得不错,对您有益,就点个赞,转发给更多的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上长小水泡很痒怎么办
炎热夏季,手上长出“透明”小水泡,又痛又痒,你需要警惕一件事
一到换季,手就痒?可能是汗疱疹在作怪!
中医教你健脾除湿 治疗汗疱疹
天热容易出汗,手、脚总长透明“小水泡”,又痛又痒,千万别抠破,越抠越复发!中医:这是身体的“求救信号”~ 
与湿疹斗争3年,反复发作很苦恼,农村一土偏方让我摆脱了湿疹,已经2年没复发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