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行漫记山西篇(6):黄河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壶口瀑布,地处晋陕大峡谷中段,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50余米。
河水奔腾怒啸,山呼谷应,形如巨壶沸腾,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世界上唯一的金黄色瀑布、是国内唯一的潜伏式、移动式、四季变化无常的瀑布、蕴涵丰富文化内涵的瀑布。壶口瀑布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水流变化,形成了奇绝壮观的八大景观:烟从水底升,船在旱地行,未霁彩虹舞,晴空雨濛濛,旱天鸣惊雷,危岩挂冰峰,海立千山飞,十里走蛟龙。
站在壶口瀑布边上,听阵阵轰鸣声,近距离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滔滔黄河水,挟雷霆万钧之势,直下百丈悬崖,掀起腾空黄浪,排山倒海,震天撼地。
壶口瀑布是一个移动的瀑布。据记载,公元前770年至现在,时隔2700多年,石槽向上推移了3000多米。
壶口在瀑布的冲刷与侵蚀下,每年大约以70厘米的速度向上游移动!
隆隆水声,振聋发聩。400米宽的河面,突然如漏斗一样,被束成不足50米的一柱,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径直地砸向30米深的石槽中,真是“天下黄河一壶收”。
天河悬流:黄河水在壶口跌宕而下,落差40米,横崖千尺,悬水奔流,风雨迷离,惊天动地。
黄河惊雷:宜川民谚道:“一里壶口十里雷”,滔天洪水注一壶,万钧激蕩撼天雷,数里可听隆隆吼。艺术家们则称之“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壶口瀑布,黄河的心脏,涛声便是它的心音。
壶底生烟:飞瀑直下,激起团团水雾, 黄色烟雾,如同壶底生出。古诗云:“收来一壶水,放出半天云。”
站在壶口,看着瀑布浊黄而巨大的水浪冲天而起,升腾出不散的白色雾云,两岸水雕出的沟壑,一律的深褐色石板,重重叠叠似讲述一个久远的惊悸。
站在壶口,面对这汹涌奔腾的壶口瀑布,令人无法不对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增添一股激烈的壮怀。革命诗人光未然、音乐家冼星海,就是在这黄河壮丽情景的激励下,谱写出鼓舞人民抗日斗志的《黄河大合唱》。
站在壶口,瀑布以其深广的哲理内涵,吸引着炎黄子孙,人们视其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象征,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据介绍,壶口瀑布落差约30米,宽度最大时可达千余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滚滚洪流,到这里急速收敛,注人深潭,声似雷鸣,数公里外都可以听到;水波急溅,激起百丈水柱,形成腾腾雾气,真有惊涛拍岸、浊浪排空、倒卷半天烟云之势,其声、其势、其景,动人心魄。
从瀑顶向下,层层跌下的浊黄河水,如卷动的绸缎,缎面上镂刻的,是泥黄的涟漪,而它所呈现的,是一种非凡的壮美。
壶口瀑布在移动的过程中,就在这砂石河床上冲开了一条深约60米,宽约30~40米的龙槽,所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写道:“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时值三月底,大地正回春,黄河解冻了,冰凌破碎,龙槽里流动的是一串串白色的冰凌。
冰凌在黄色的水面,集聚成团团脆秘的图案。
 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孟门山”,河水至此就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后又合流为一。
黄河敞开无私的胸怀,让採砂船用白色的管道,吸取其无尽的馈赠。
龙槽底部被黄河千淘万沥的岩石。
壶口的挑花开了,黄河的春天来了!
中华儿女为能屹立在黄河之滨而欢呼!
摄影:李光荣摄于:2014.3.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 两省喝一壶的瀑布..壶口瀑布 2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讲解词
壶口,中华之精神
中国母亲河之天下黄河一壶收 |梅洪昇
秦晋风云(七)——千里黄河一壶收
万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