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增长模式缺陷
当今世界正处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中国崛起为主要经济大国的重要转折点,现在可能同样如此。但这里有一个重大问题:和前几次危机不同,中国幷不一定真正认识到了当前危机的严重性。这可能使它难以抓住危险带来的机遇。

  中国领导层需要加深对这场全球危机的认识。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了解本次经济衰退对其长期以来成功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威胁。但是,一些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中国没有真正了解这一点,它依然在坚持过时的政策和经济增长战略。这些政策和战略假定,全球需求将出现标准的快速复苏。这使中国对危机后世界可能具有的本质特征——即以美国为首的外部需求的长期疲软——准备不足。

  随着2009年初出口急剧下滑为负增长,外部需求冲击已经使中国经济的增长减缓。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对这一罕见下跌作出了迅速反应。2008年11月,他们批准了一个为期两年的“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支出。它沿用了中国对此前两场外部需求冲击——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及2000-2001年的全球经济温和衰退——的反应办法。当时,以基础设施为主的财政支持填补了外部需求暂时下滑造成的缺口。当全球经济恢复增长时,中国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已经占据了最佳位置,因而得以抓住全球贸易上升带来的机遇。这一次,中国似乎在赌同样的结果会再次出现。

  比较而言,中国政府对国内私人消费的提振措施却停留在口头上——长期以来,这一直是其快速增长的经济的滞后部分。2007年,中国消费占GDP的比例跌至历史最低点36%。在建立社会安全网,尤其是社会保障和养老金方面,中国需要采取比现在认真得多的措施。惟有如此,才能降低过度的预防性储蓄,幷建立一个基础更为广泛的消费文化。

  如果如我所料,美国消费者刚刚开始一个为期数年的私人消费收缩期,那么中国最终可能会对外部需求长期疲软大失所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危中之机?
陶冬:不要错过A股黄金时代
全球贸易告别“亚洲工厂”模式 新增长还看内需
低利率时代,经济增长效率就会下降,如何才能有效摆脱危机?
要有耐心,不能揠苗助长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零售市场规模直逼美国!为什么这么刺激消费,消费增长还在萎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