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侍于君子有三愆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话没到该说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话到了该说的时候却不说,这叫隐瞒;不察言观色就贸然说话,这叫盲目。”

所谓“愆(qian)”,即过失;“瞽(gǔ)”,即盲目、不达事理,即俗语说的“不长眼”。孔子在这段话中所说的君子,似应理解为长辈、上级等。

谁都会说话,但说不说、怎么说以及何时说等,效果却大不相同。与君子谈话要抓住谈话的时机,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既不能多讲,也不能不讲。要恰到好处,拿捏好分寸,把握好火候,这里面学问很大。

诚恳、坦率、有礼,应该是孔子倡导的说话三原则。一方面,希望大家掌握好说话的艺术,不要犯上述这三种说话的过失;另一方面,以“巧言”为耻,认为能说会道又溜须拍马者人品不佳,令人厌恶。

孔子论及言语规范标准,给今人很大启示。

“侍于君子有三愆。”

侍于君子有三愆,这是孔子做人处事的智慧。鲁定公十五年(前495年)春夏之交的一天晚上,卫灵公宴请宠卿近臣,并以歌舞助兴。席间,南子和公孙余假眉来眼去,众卿暗自气愤。太子蒯聩(kuǎi kùi)久知南子淫乱,目睹此况,自感无比羞辱,愤然退席回内宫。深夜,蒯聩持剑潜入后宫禁地行刺南子,武艺高强的公孙余假以剑相挡,南子幸免遇难。在“捉拿刺客”声中,蒯聩逃出卫宫,飞马奔往晋国。

蒙在鼓里的卫灵公以为儿子背叛自己,便于次日差人请孔子进宫,请教处置之策。灵公满面愁容,问:“昨夜,太子行刺南后未遂,已逃至晋国,气煞寡人了!对此,请教夫子,该当如何?”

对于卫宫发生太子刺杀南子事件,孔子并不感到意外。但对于卫国第一家庭如此重大的家务事,孔子还是慎之又慎。

孔子静思了一会儿,入情入理地说:“事已至此,以冷下来为好,何必借此惩处太子呢?因为太子不会再回来危及南后了,他们完全可以都太平无事地生活下去。因此,此事宜息事宁人,不了了之,切勿扩大。这样处理,父子之情,夫妻之情得以兼顾,对卫国,对父子、对夫妻亦不会再生新的不利。”

灵公仔细品味孔子的中庸之言,感到很有道理,让局外人断君侯的家务事,不是强人所难吗?于是,笑着说:“谢夫子助寡人明晰理顺了这件事。”

古语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即便亲眼看到灾祸,也不可冒然说出口,不然灾祸就要降临在你的身上。”我们看几则“祸从口出”的史例。

鲁迅先生在《野草·立论》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画面:三个客人对主人刚满月的孩子做出了不同的展望,得到了不同的回报。第一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自然得到一番感谢。第二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自然也得到一番感谢。第三位客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这下子捅了马蜂窝,遭到大家一番痛打。套用孔子的话,前两位客人属于“隐”,说了好听但不着边际的话,显得虚伪;后一位客人属于“瞽”,说的虽是将来的实情,但太不顾及主人面子,实在莽撞、愚蠢。

从前,宋国有个富人,因为天下雨毁坏了墙。他儿子说:“墙不修好将会被盗的。”他的邻居有位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富人家果然丢了很多财物,他全家的人都认为他儿子特别聪明,却都怀疑邻居那位老人。

从前,郑武公想要攻打胡国,反而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一天,他问大臣们说:“我若用兵的话,该去攻打谁呢?”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一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的兄弟之国,你说攻打他,是何居心?”胡国君主听到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于是,郑国趁机偷袭胡国,并占领了它。

故事里的邻居老人和关其思,他们的预见都是正确的,然而言重的被杀死,言轻的被怀疑,可见知道某些事情并不难,难的就是该不该说啊

还有一个发生在俄国的故事,沙皇尼古拉一世登基后,国内就爆发了一场由自由分子领导的叛乱,他们要求俄国现代化,希望俄国的工业和国内建设必须赶上欧洲的其他国家。尼古拉一世残忍地平定了这场叛乱,同时判处其中一名领袖李列耶夫死刑。

行刑的那一天,李列耶夫站在绞首台上,绞刑开始了,李列耶夫一阵挣扎之后绳索突然断裂了,他猛然摔落在地上。在当时,类似这样的事件被当成是上天恩宠的征兆,犯人通常会得到赦免。李列耶夫站起身后确信自己保住了脑袋,他就向着人群大喊:“你们看,俄国的工业就是如此差劲,他们不懂得如何做好任何事,甚至连制造绳索也不会。”

一名信使立刻前往宫殿报告绞刑失败的消息,虽然懊恼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尼古拉一世还是打算提笔签署赦免令。

沙皇询问信使:“事情发生之后,李列耶夫有没有说什么?”

“陛下!”信使回答:“他说俄国的工业如此差劲,甚至不懂得如何制造绳索。”

沙皇听罢,立即撕毁了赦免令,说:“那就让我们来证明事实与之相反吧。”

第二天,李列耶夫再度被推上绞刑台。这一次,绳索没有断。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从刺人的话中得到暂时的满足远远不及由此引出的灾祸,这是个惨痛的教训。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喜欢此文请点赞留言,欢迎转载,感谢光临!

本公众号投稿邮箱:2265072551@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子做人处事智慧:侍于君子有三愆
小故事大道理----生存方略
《季氏篇》16.6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
行绞刑时绳断了, 本可活命却嘲笑国家造不出好绳, 结果上第二根绳
孔子为什么要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去见南子?
濮阳成语故事--名正言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