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用个人声誉来背书的小鹏汽车,已经步步领先 !| 砺石

砺石导言


在互联网化、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汽车产业新时代,中国也必将诞生新的汽车狂人,创造全新的汽车品牌实现对欧美日韩品牌的换道超车。那么,谁将成为那个人呢?



砺石商业评论创始人 刘学辉 | 作者

付迎爽 | 编辑


在全球汽车产业有一个现象,许多知名的汽车品牌都是以创始人姓名来命名,比如福特、法拉利、劳斯莱斯与阿斯顿马丁等等,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之所以用自己的姓名来作为产品品牌,背后是创始人希望倾注生命去打造一款精品汽车的坚定信念,不惜用自己的个人声誉为产品做背书。

 

受这些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大师影响,中国汽车领域也有两位创业者选择用自己的姓名作为旗下产品品牌。一位是中国传统汽车阵营中最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之一,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他借用自己的姓氏“魏”,将新创建的中高端SUV品牌命名为“WEY”。

 

另一位是中国互联网造车阵营的领军者何小鹏,他将自己创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品牌命名为“小鹏汽车”。何小鹏说,“用自己的名字,就是最大的自信和诚恳”。


1



电动化、智能化、互联网化是未来汽车的三大趋势,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同时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百年一遇,换道超车欧美日韩品牌的大好机会。

 

前瞻者有前瞻者的共鸣,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是中国互联网电动汽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它们都洞察到了这个百年一遇的机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在2014年这个时点出发。


 

2014年11月,易车网创始人李斌与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联合创立蔚来汽车。早于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也于2014年7月成立,由UC优视联合创始人、前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YY创始人李学凌、前腾讯高管吴霄光等多位互联网大佬和高榕资本创始合伙人高翔共同投资,前广汽新能源控制系统开发负责人夏珩与前广汽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负责人何涛联合创建。

 

不同于蔚来汽车在媒体上的高调,小鹏汽车一直刻意保持低调。直到2017年8月,随着何小鹏正式宣布离开阿里巴巴集团专注造车时,小鹏汽车才正式暴露在聚光灯前。不过小鹏汽车很快就在行业里崭露头角,并取得了多项互联网造车领域的第一。

 

2017年7月,小鹏汽车出现在国家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98批)中,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得产品资质公告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2017年10月,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合作,首批量产车小鹏汽车1.0极客版在郑州成功下线,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量产下线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2017年12月,何小鹏成为小鹏汽车1.0极客版的首位车主,驾驶着这款车开上北京的公路,并在国家会议中心附近使用了自主开发的自动泊车功能;


2018年1月,小鹏汽车成为首家进入乘联会新能源车销量榜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除了在业务上取得的重大进展,小鹏汽车的融资进程也非常顺利。在何小鹏看来,强融资能力、自主创新和品质制造是互联网造车实现0到1的关键,而能否融到足够的资本是当下的关键,也是这场生死竞速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017年6月12日,小鹏汽车获得神州优车产业基金A轮22亿元投资,之后又获得阿里巴巴、纪源资本、晨兴资本、IDG、经纬资本与顺为资本等入局的A+轮投资。

 

2018年1月29日,小鹏汽车在香港召开融资新闻发布会,重磅宣布获得总额22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富士康和IDG资本联合领投。阿里巴巴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富士康是世界工业互联网的标杆企业,IDG资本是全球顶级投资机构,这三大巨头的助力,无疑为小鹏汽车在发展道路上解决资金需求扫清了障碍。

 

无论在产品进程还是融资进程上,小鹏汽车都站到了行业前列。


2



就在昨天,中国互联网造车领域又传来另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2018年3月21日,羊城广州,小鹏汽车的总部所在地,小鹏汽车1.0量产车型通过了广州市交警支队车辆管理所芳村分所的审查,正式取得小鹏汽车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这也是中国互联网造车阵营量产车落地的第一张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标志着中国互联网造车进入实质性阶段,将正式驶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至此,小鹏汽车成为国内第一家贯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交付和上牌全流程的新兴造车企业,也成为中国互联网电动汽车阵营的最大惊喜。

 

拿到这个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并不轻松,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你想拿到这个牌意味着你首先要有公告,其次你能一定程度的量产,其次你要能够在这个层次进了目录体系,你要能够完成上牌的体系,上牌的体系对于一个新品牌的刚开始,你有很多的环节要一步步申请,然后校验然后调教。”

 

“获得新能源牌照是小鹏汽车跑通汽车产业链的又一个关键节点。牌号审批是对造车企业系统能力的全面考核。从进入工信部产品目录,到量产车下线;从用户交付到新能源号牌上牌,小鹏汽车始终在造车新势力中保持领先。完成造车全周期的速度和落地品质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技术和流程能力。”


3



虽然在消费者心智中,小鹏汽车目前的知名度可能还比不上在营销领域提前发力的蔚来汽车,但小鹏汽车在造车的所有核心节点上却步步领先,取得了多项行业第一,它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与小鹏汽车的掌门人何小鹏不无关系。


 

何小鹏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移动互联网企业UC(优视)的创始人,他是一位程序员出身的超级产品经理,不仅具备互联网行业特有的创新思维与用户思维,同时也具备传统工业特有的低调与务实,这两项素质在互联网造车领域弥足珍贵。

 

互联网领域的长期浮躁氛围,衍生出一套“唯快不破”抢占市场的打法。当很多互联网造车企业都迫不及待的展示样车、宣布开售并启动预定和承诺交付日期的时候,成立于2014年的小鹏汽车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创建最初的三年时间里很少发声,而是一直默默打造团队与沉淀产品,没有进行任何大规模的传播与营销。

 

何小鹏非常清楚,规模品质化的电动汽车才是互联网造车公司最重要的基础,传播与营销只是锦上添花,所以整个小鹏汽车团队一直坚持精心打磨,少说多做,最终拿产品出来说话的态度。

 

就在2014年到2017年这三年的时间,当其他竞争对手还在热衷于炒作时,小鹏汽车已经心无旁骛的完成了团队建设与产品积累。目前小鹏汽车拥有来自广汽、福特、宝马、特斯拉、德尔福、法雷奥等知名整车与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腾讯、小米、三星、华为等知名互联网科技企业的近1000名整车和互联网研发人员,在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的研发上蓄势待发。

 

在2017年10月,小鹏汽车量产1.0版本下线仪式上,何小鹏表示,即便已经具备了产品资质和量产能力,首批量产的小鹏汽车1.0版本,只是小规模量产,仅交付给小鹏汽车内部员工以及用于公司内部的产品研发和优化迭代,并不会在市场上公开销售,在交付消费者上市车型之前,公司内部团队首先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1.0量产车已经交付了近200位员工,累计测试里程近500万公里,并在黑龙江黑河、新疆吐鲁番与青海格尔木完成了近万小时的三高(高寒、高温、高原)测试。这体现了何小鹏对待汽车产业的敬畏之心与严谨态度。


 

小鹏汽车最终在2018年上市并交付首个面向市场的量产车型将是在1.0版本基础上各方面都有升级的2.0版G3。G3是一款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高智能进化的纯电动SUV,已经在2018年1月CES国际电子消费展全球首发亮相,相比1.0量产车型,G3在制造及供应链上更为成熟,在颜值、续航、品质及自动驾驶上实现了突破性进化,收获了业界的极大肯定。

 

对何小鹏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给予其很高的评价。一位前UC员工谈起何小鹏时说,“小鹏总制造的产品总是特别好用,创意无限”;另一位在阿里巴巴与何小鹏有颇多交集的老同事说,“小鹏是一个非常踏实的人,身上具备一种追求完美,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农夫精神”。

 

小鹏汽车之所以在造车的所有关键节点都步步领先,不正是源于何小鹏身上所独具的创意与农夫精神的结合吗?


4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李书福、王传福与魏建军三个汽车狂人在欧美日韩等合资品牌的夹缝下,打造了吉利、比亚迪与长城三个中国最成功的汽车品牌,撑起了民族汽车工业的一片天。

 

在互联网化、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汽车产业新时代,中国也必将诞生新的汽车狂人,创造全新的汽车品牌实现对欧美日韩品牌的换道超车。那么,谁将成为那个人呢?

 

从目前来看,1977年出生,只有41周岁,兼具创造性的互联网思维与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用自己的个人声誉在为产品背书,把造车作为自己人生下半场的何小鹏,也许正是那个最合适的人。

 

最后,借用2017年年底何小鹏致员工一封信中的一句话祝福何小鹏:“少年不老,梦想发生!”


品牌传播 | 企业专访 | 投稿合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访谈预告】小鹏汽车夏珩:互联网造车潮中的低调派
从网上卖车到无人驾驶,BAT正在撼动汽车行业
小鹏汽车预计提前一天结束招股,募资规模将创造车新势力新纪录
特斯拉(TSLA): 李斌的铺张与何小鹏的节俭 砺石导言 在营销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像马斯克一样高...
【重磅】阿里巴巴、富士康、IDG 联合领投,小鹏汽车宣布启动 22 亿 B 轮融资
仅用2年实现研发至量产,消费者敢为小鹏汽车买单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