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术 | 磷渣配料生产优质水泥的生产实践

一、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5000t/d熟料生产线,2008年3月投产,生产较稳定。生产以来使用过NC-15型三通道燃烧器、四通道燃烧器和奥通燃烧器,综合使用效果最好的为NC-15型三通道燃烧器。该燃烧器结构简单,易于调整,火焰燃烧有力,对料子适应性较好,因一次风量稍大,煤耗稍偏高。

9月13日停窑定检时更换了新的NJ-15型四通道燃烧器,该燃烧器端部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排列轴流风、煤风、旋流风、中心风风道。轴流风风道采用均匀分布的40个圆形喷孔,旋流器为39°旋风风道,中心风道为孔板小口。点火投料后窑况一般,二次风温偏低在1050~1120℃左右;飞砂料多,结粒偏细,熟料外观不好看,料子成分控制偏低,成分高时工况下降较明显,台时产量偏低20t/h以上;MgO含量一直偏高,在4.8%左右,在窑尾40~45m处易长副窑皮。

二、原因分析及调整措施

2.1 工艺上采取的调整措施

(1)增加燃烧器的燃烧强度,内风由80%增加到100%,中心风50%关到10%。

(2)配料上提高了生料的易烧性,KH和SM偏下限控制,因MgO含量高,适当降低了Fe₂O₃的含量,提高AI₂O₃的含量,IM控制在1.55~1.65之间,并加强了熟料中MgO的控制,将熟料中MgO的降低到4.8%以下。

(3)喷煤管为防止窑尾长副窑皮煤管小车的位置由+200调整到-200,每间隔3h活动一次。

(4)加强烟室缩口的清理,防止因窑前温度低窑尾温度偏高造成窑尾系统结皮量大,影响窑内通风状况。

(5)调整窑炉用风比例,抬高三次风阀10cm,适当减少窑内通风,防止因窑前温度低加剧后燃烧现象。

(6)加强篦冷机料层厚度的操作控制,降低二次风温的波动范围,一室篦下压力控制在7500~7800Pa。

(7)加强入窑煤粉的质量控制,该阶段所用煤质较好,入窑煤粉灰分在15%~18%,挥发分27%~29%,出磨煤粉细度控制在10%以下。

通过对以上风煤料及操作上的调整,窑况有好转但未达到预期的正常工况,系统对来料的适应性仍不好,成分稍高时窑况下降,二次风温波动偏大。根据调整后的情况判断,风煤料及操作上的因素都不是引起工况下降的主要原因。

2.2 对煤管旋流器的调整

经过以上分析处理后,最终将问题的根源集中在新更换的燃烧器上,燃烧器的旋流角度较以往的大了3°,由36°提高到39°,理论上旋流效果应更强,燃烧状况会变好。经分析发现,NC原三通道和现四通道煤管最根本的区别是旋向发生了变化,原三通道NC-15旋流器旋向与回转窑旋向相逆,使用效果较好,而该NJ-15四通道旋流器的旋向与回转窑转向相同,结合原三通道的使用状况,将旋流器旋向由与回转窑相向改为相逆,旋流器其它结构参数不变,观察其效果变化。

更换后窑况出现了明显的改善,出窑熟料化学成分见表1二次风温提高了50℃以上,平均达到到1170℃以上,熟料结粒均匀,大大减少了飞砂料和细粉料的出现,熟料的KH控制在0.91~0.92,SM控制在2.85~3.05范围,产量提高到400t/h,质量合格。主要操作参数数据变化见表2。一般来说,顺向更容易提供更高的温度,但此次调整效果表明该厂喷煤管旋流器与回转窑顺向不如逆向,是否因原材料的有害成分或液相量、液相粘度等原因造成在窑内流动性稍慢,对火焰的压迫性较低,使得火焰在同样的排风下容易向后延伸,造成火焰长度向上分散不集中,而逆向比顺向火焰的前进能力稍弱,取得了另一种平衡,使之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

表1 更换旋流器前后出窑熟料全分析

表2 更换旋流器后主要参数对比数据

三、总结

喷煤管旋流器的旋向对于大多数使用企业来讲,一般没有硬性的要求,所以在分析问题时也未能先来考虑,但实际生产中出现了较大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喷煤管旋流器的合适旋向,使系统运行效果最佳。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中国水泥备件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窑头煤管的定位方法
四通道回转窑燃烧器的开发
低值煤煅烧优质水泥熟料2
技术丨回转窑喷煤管的选择和使用体会
【定稿】对回转窑燃烧器使用认识与分析
​造成回转窑煅烧带耐材磨损较快的原因有以下3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