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把传情的眼神叫“秋波”? 苏轼《百步洪》二首
诗一熙

为什么把传情的眼神叫“秋波”? 苏轼《百步洪》二首


      

        在古今许多文艺作品中,形容美人或者恋人、情人的眼神时,最常用的一个词是“秋波”。

 

        据史料记载,“秋波”一词最早见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百步洪》一诗,诗中有两句:佳人未肯回秋波,幼与欲语防飞梭。这里的幼与指晋代的谢鲲,他的字叫做“幼与”。谢鲲曾挑逗邻家女孩,被邻家女孩掷梭打落了两颗门牙。东坡的诗是写一位男子想与自己的心上人说话,却没见到佳人眼神的接纳,故而欲语未语之时,首先想到谢鲲被飞梭击落门牙的故事,心有所忌又心有不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描写的淋漓尽致。

 

        那么为什么把情人的眼神比作“秋波”而不比作“春波”或者“夏波”呢?因为情人之间往往以眼传情,而传情的眼神一般又是澄澈、明亮的,因为它所传递的是内心的爱慕情感。在自然界,秋天的水往往最清亮、透彻的,因为水中的微生物在春夏之际繁殖、活动较多,故春夏之水较之秋天的水要混一些。秋水之清亮正与情人眼神之澄澈相似,所以“秋波”能较为准确地传递情感。

 

        《百步洪》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首诗前半描写水势,后半表达佛教的世界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二者相联系的媒介是速度。由水速写到“一念”、“千劫”,水流虽快,但比不上世事变化之快。作者在这里感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也就是《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意思。
 

       百步洪:又叫徐州洪,在今徐州市东南二里,为泗水所经,有激流险滩,凡百余步,所以叫百步洪。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秋,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曾与诗僧参寥一同放舟游于此,写下两首诗,

 

?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哓哓师所呵。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 首诗词中的眼神,哪个最销魂?
魏晋南北朝的美女标准
秋水共长天一色
【原创首发】《一弯秋波》同题微诗赛
秋波
秋波,只有中国人才懂的浪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