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的载体

我们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时抵御腊月三十出没的一种残害生灵且叫做"年"的凶猛怪兽,因而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另一说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事实上除夕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年”。这是因为年有着久远而深厚的来历。年,其实是农耕时代古人对自然时序的一个概括。从前农民要种地,于是通过对太阳、地球、月亮的观察,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和春夏秋冬四季,于是才有了春天的播种和秋天的收获。但古时人们以为丰收是神带给人类的,于是每到秋季,人们都要祭神。还把土和种子、肉拌在一起,敬土神、雨神。

大约到了原始社会后期,人们逐渐地认识到,这个“丰收”原来不单单是神给予的,也是自己的先人带来的,于是祭祀年时,也把“祖先”和神放在一起祭祀。这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自己生存历程的巨大进步。到了近代,这种祭祀就更加的明显和突出。每到“年”,特别是“三十”(除夕)晚上家家都要挂上“家谱”,祭祀自己的祖先或上了岁数的老人,这称为“有祖而尊”。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而人特别是中国人最看重家庭和亲情。中国有句老话:“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意思是说一年忙到头的人们,四处漂流的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要回家,父子两代,祖孙三代,甚至四世同堂,敬杯酒,鞠个躬,父慈子孝,母良妻贤,人们在鞭炮声中,在锣鼓声中,在欢笑声中,享受着人间温暖。这种温暖同金钱无关,同权力无关,同势利无关,是骨肉情,阖家欢。

同时,春节还是加深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节日,是团结的节日。不但在亲人之间,即使在互不相识“外人”之间,包括在有些隔阂、有些矛盾的人们之间,春节见面时也会客气一点,会有笑容和宽容。有点理解和关心,一句“恭喜发财”,一句“新春愉快”,谁听了谁高兴。总之,春节是使人和睦相处、欢乐愉快的盛大节日。

过春节,不仅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和祈祷。春节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东方文化,受人喜爱,深入人心。如今,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了外国人心。重家庭、重亲情,中国人、外国人都一样。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除了原来的几千万华侨华人和留学人员,今天还有更多的中国人在走出国门,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

人的进进出出,势必促进文化的进进出出,有“西学东渐”,也有“东学西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东西方互相吸收文化的精华,取长补短,凡是健康的、文明的就是世界欢迎的。春节的魅力是中国的魅力、东方的魅力,也是世界文明的魅力。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最重要的是,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不仅突出了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主题,同时也努力营造出了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大力弘扬与推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眷恋是团圆
中国春节民间风俗百图
闲话中国节
今年的年味(原创)
反了反了!为什么中国人喜欢过外国人的节日而对传统节日不上心??
中国文化跳火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