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以为孩子强势爱打人是好事,他吃苦的日子在后头!



丁妈说:本文非常适合发到朋友圈!


孩子在一起嬉戏玩耍,难免会有矛盾,有了矛盾,有些孩子就爱用拳头解决问题。


有些家长看到自家孩子是打人的一方而不是被打的一方,心里难免会有一丝窃喜,觉得这样不容易被欺负,长大以后肯定不会吃亏。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孩子打人你不管,后果会很严重


任由孩子打人,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响呢?


1. 人际关系差,社会适应能力低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在一项针对儿童社交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中,让 20 个儿童在一次夏令营后,分别对夏令营中的其他小伙伴进行好感度等级评价(例如,「你最喜欢跟谁玩,最不喜欢跟谁玩,请按照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给你的小伙伴排排队。」),并给出这样评价的理由。

综合所有儿童的评价后,研究者得出了这次夏令营中儿童们的「社交情况」。

小朋友的「票选」中,那些具有攻击性、不合群的小家伙,永远都是他们朋友圈被排斥的对象。

另有研究表明,因破坏行为和攻击性被排斥的儿童,成年后都面临心理失调的危险,在学校中表现出各种各样适应不良: 逃课、小霸王、学业不良比例高达 74%。


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指出:同伴对儿童的社交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在同伴间是否受欢迎、被排斥、被忽略,以及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所处的地位,与孩子成年后社交发展的情况存在明显的相关。也就是说现在在群体中受欢迎的孩子,将来也会在成年人的社交中成为受欢迎的人。


看了这些研究,爸妈们还会认为孩子打人,将来不会吃亏吗?


2. 孩子越早学会打人,将来就越难改掉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学习到的行为,往往会伴随他一生。如果孩子很小就养成了打人的坏习惯,那等他长大后就很难改掉了。


因此,当发现孩子有动不动就打人的习惯时,要趁早制止并纠正。


3. 学不会处理矛盾的正确方式

有些家长,甚至教宝宝要「以牙还牙」地处理矛盾,被打了就要打回去。


这样处理,无形中给宝宝灌输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即攻击他人是处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宝宝就会动手出击。而对于那些生性软弱的宝宝,他们会认为自己被欺负是正常的,并因此变得更加软弱。


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无法学会正确地处理矛盾的方法,将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交障碍。





孩子打人你乱管,后果依然很严重


下面这些是错误示范,爸妈们千万要避开这样的行为:


1. 简单粗暴型

不问清原因,简单制止孩子打架,责骂自己的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公平」或者发泄心中的不悦。


后果
孩子心里可能会想:「你都不问我为什么打架,就骂我,哼,我到底哪儿做错了?你们从来都不理解我!我讨厌你们!」

于是,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把愤怒的矛头转向了家长。


2. 护犊子型

吓唬或训斥对方的孩子。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打架,尤其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就吓唬对方的孩子:「下次如果你再和我家某某打架,我就……」,以显示自己替孩子出了气。


后果
孩子心里可能会想:「哈哈,有爸爸 / 妈妈罩着我,我以后想欺负谁就欺负谁咯。」

于是,孩子便学会了「仗势欺人」。


3. 家长对干型

眼看自家孩子受欺负了,与对方家长互相吵骂,大打出手,成为「冤家」。


后果
孩子心里会想:「爸爸 / 妈妈跟别人有了矛盾不也靠拳头解决吗?看来我这方法一点都没错嘛。」

于是,孩子接受了家长的「言传身教」,继续用暴力解决问题。



孩子打架时,你该怎么做?


1. 矛盾放一边,安抚第一位

在心理咨询中,解决冲突的第一步,永远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


自家孩子打了别人,家长需要在第一时间先安抚对方孩子的情绪,并向对方家长及孩子道歉。


但与此同时,也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自己的孩子。发生冲突过后,自家孩子情绪上也会出现巨大的波动,因此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安抚自家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了,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或批评。


2. 就事论事,让孩子们表达愤怒

家长应该仅针对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不要先入为主地给这个事件下定论、盲目判断谁是谁非,而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表达愤怒不满的机会。


先动手的孩子会说出打架的原因,挨打的孩子也会责怪对方,并自己解释。家长需要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让孩子梳理各自的行为。


也可以给孩子构造一个假想情景,重演事实,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事情的发展会有不同的结果,让孩子自己体会除了以暴制暴外,还有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式。


3. 无论有意无意,是伤害就该制止

攻击行为是一种破坏行为,在任何情况下对受攻击方来说,都是一种伤害。因此,无论孩子实施攻击行为时是无心的还是有意的,都应该制止。


如果对孩子的无心伤害行为不作处理,容易让孩子对「行为 — 后果」之间建立错误的联结,即攻击的行为产生了伤害的结果,可自己却不会受到惩罚。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对伤害无动于衷,酿成悲剧。


所以,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及时澄清问题,告诉孩子即使是无意的行为,也会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也需要做出道歉,并且对孩子的行为提出合理要求,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避免孩子打架,平时工做要做到位


除了在孩子打人的当下给予安抚和教育外,在平时,家长也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一省
言传身教做到没?

我们常说,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以父母的行为方式来要求自己。如果家长自己「一言不合就动手」,无疑,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示范。


此外,如果孩子常常观看有暴力、打斗场面的电视节目,他可能就会模仿电视节目中的暴力场面,做出暴力行为。因此家长有必要帮孩子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电视节目,并陪孩子一起看电视,同时将道理讲给他们。


二省
孩子心声听了没?

当听说孩子在外面打了人时,千万不要什么都不问就一顿责骂。孩子打人,有时也可能是有「正当理由」的。家长们要先问清楚孩子打架的原因,再进行教育。


例如,如果孩子是因为弱小的同学被其他孩子欺负,打抱不平才出手的,那家长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肯定他的「正义感」,然后再引导他学会正确的处理方式。


三省
孩子的处事能力,你信任了没?

虽然我们说,孩子打人,家长不能不管,但是有时候,我们确实可以稍稍地放开手,让孩子试着自己去解决冲突。


打人尚且属于小的冲突事件,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将会面对社会中更多的冲突,到时候孩子能否承受并完美地解决冲突,关键就是看小时候面对冲突时,有没有独立承担的能力。


孩子在面对打架这一冲突事件时,摸索出来的与人相处的方法,会成为他成年后与人建立关系的基础。


所以,当听说孩子在外面打了别人后,我们可以看看孩子自己会怎么处理,然后我们再不露痕迹地提出一些建议,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




爸爸妈妈们,再遇到孩子打人的问题时,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责任编辑:胭脂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冲突 | 孩子总和小朋友打架,怎样巧妙应对?
1.8 人际关系管理篇 | 教会孩子处理好人际冲突
如何培养孩子解决冲突和矛盾的能力?
儿科医生妈妈:儿童之间的争吵家长该不该介入
小孩吵架家长互撕!为何曹格太太却能摆平孩子?
孩子发生社交冲突时该怎么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