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干货 | 高考必备的30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古代(11个)

1. 早期文明:多元一体的起源、早期国家的特征、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随着政治扩散)。

2. 先秦三大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蕴含的政治智慧、影响(尤其要关注其文化意义)。

3. 春秋战国之“巨变”:经济变动、政治变动(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文化变动(百家争鸣的背景和意义;关注:战国末期,百家由争鸣走向融合的趋势。)

4. 秦汉制度创新:(尤其要关注秦、汉加强中央集权的令人眼花缭乱各种措施和意义)、西汉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对后世的影响。

5.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从孝文帝改革到民族政权封建化)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经济重心南移)、隋唐时期的高度繁荣(唐代文化开放、自信、包容)等。

6. 宋元之变:从宋至元时期政治体制新变化;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含租佃制等);市民阶层兴起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7. 明清之旧:明代对外交往的反复性;封建专制的强化与保守性(重农抑商与闭关自守等)对中国的影响(关注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同期中外对比)。

8. 明清之新: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意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江南)及其对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南北方、专业化)、风俗习惯、儒学等文化(尤其是市民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9.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具体措施及影响。

10.儒家思想在不同阶段发展的表现及深远影响;近代不同时期对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及其时代背景。

11.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及其与西方科技的差异、原因(深层思考文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中国近现代(5个)

1. 晚清(1840-1912年)社会转型:经济、政治(包括外交近代化)、思想文化(包括思想解放、传统文化面临的冲击及嬗变)转型、社会生活变迁(包括旧式社会结构受到冲击等)以及社会各阶级挽救危局的双重性(意义及局限性)。

2. 北京(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7年)再认识:经济、政治(包括外交深度转型,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共合作领导的国民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思想文化(文化繁荣现象——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后期转向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理解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独特性。

3. 民国政府时期(1927—1949年)的抗战精神:抗战期间国人的英勇不屈、团结、牺牲、国际合作的精神;中国对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以及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中共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4. 改革开放前的探索(1949-1978):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成绩与失误)、一五计划和工业化(扫盲、发展人民教育、大学招生的变化、学习俄文、与重工业相关的投入加大、城市化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冷战背景下中苏、中美关系的变化及其影响;以及上世纪50-70年代所取得的新成就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以及原因(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5. 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1978至今):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启动、发展与成就、民主法制建设的新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原因。     

三、世界古代史(2个)

1. 各文明的不同特点(文明的多元化)及其原因:认识各文明的早期联系(少量相互融通)。从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的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2.认识近代西方社会制度、法律制度的渊源和基本特征:古希腊民主政治(在理解其创造性之后,更要了解其局限性,比如“公民是城邦的动物”,特别强调公共利益,忽视个人利益和自由,又如直接民主带来的程序正义和结果上的非正义);古罗马的法制(注重其积极性,如司法精神,保护公民私有财产,如理性精神,强调公平、平等等自然法的精神)。

四、世界近现史(12个)

1.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特别是引发全球性流动和文明之间的交流等,促使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殖民扩张的双重性、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

2. 人文主义精神与西方近代化:推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西方政治理想的初步实现)、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国际法的发展。

3. 近代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推动思想启蒙、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4.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间接性、时代性和国情决定的独特性——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法国代议制的渐进性;德国“错位的现代化”。

5.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人类社会的深远影响: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衣、行、信息沟通、价值观、自由婚恋、职业技术教育)、世界市场(世界殖民体系)、经济思想(政策: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私人垄断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与问题(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

6. 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世界意义、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客观评价苏联模式。

7. 19世纪末美、德等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其成因。

8. 亚非拉人民的抗争与建设: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二战后民族解放潮流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以及自身发展中的成就和问题。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秩序的变动。

10. 二战后国家治理的调整: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含社会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出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

11、二战后国际秩序的调整:冷战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关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之间的关系(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与经济格局变化互为因果?);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促使联合国的改变;要求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 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口气读懂南北朝
五代十国政权对唐王朝政治认同
东汉时期和西汉的对比
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今日头条
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和政治变革
南北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