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道阻且长,心安即是归处
userphoto

2024.04.02 湖南

关注

​《心安即是归处》作者:季羡林

​《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的书名出自白居易的诗句:“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旷达的心境,又化用了白居易的这句诗,写出了另外一首千古名篇《定风波》,词中这样写道:“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就是说,只要拥有一颗定静安闲的心,现实世界里的风吹雨打,就不会惊扰我们宁静闲散的内心世界,无处不可适,无处不悠然,事事皆可观,物物皆可亲。

“心安即是归处”,既是苏轼一生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本书作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生命境界。

那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呢?他就是已故的学术大师,与张中行、金克木并称为“燕 园三老”的季羡林先生。

说起季羡林,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国学大师”,“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其实这是一个美好的误解。

因为季羡林先生研究的方向并不是中国的儒学,而是印度的梵语。他主攻的方向非常冷僻,叫作吐火罗文,那是公元6到8世纪的时候,用来书写佛教典籍的一种语言,而季羡林先生就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这种古老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

因此,季羡林先生生前多次写文章,希望读者们不要再称他为“国学大师”,为他摘掉那些名不副实的“帽子”,还他“一个自由身”。

不过,季羡林先生虽然不是“国学大师”,但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散文,在八十余年的写作生涯中,季羡林一共写了两百多万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

而季老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真”。

我们知道,在人的一生当中,随着阅历的增长,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很多人为了使自己看起来“始终如一”,想方设法掩藏自己年少时的所思所为。有一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内心不堪的文人,甚至将年轻时所做的文章彻底删改一番,只为使自己成为一个一贯正确、毫无污点的人。

但季羡林却并非如此,他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就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

比方说,曾有人建议季老,作为德高望重的名人,出版作品时最好删掉一些格调不高的文字。但是季老不同意,他认为,在写作这些文章的当时,自己是真诚的,所以无需加以掩饰。同样,他在文章里回忆自己的师长,也秉持着“求真”的态度,他说,我不是不懂“为尊者讳,为贤者讳”的道理,但为了真理,我更不能撒谎。

季羡林先生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的年代,他那些真实质朴的文章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了。而在《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里,季老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与我们促膝而坐,高谈阔论,大讲自己对人生、读书、处世、孤独、生死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他总能在平凡中,道尽生活的智慧,并让我们觉得,自己的内心被怦然击中,心中长久的困扰也豁然开朗。

心安即是归处,但心安又最是难得。季老曾说,只有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安定。可以说,学习这本《心安即是归处》的过程,也就是求一份心安之法的过程。透过书中质朴真诚的文字,季老的通透、朴实、纯粹、平淡,以及一生不为外物所扰,遵从己心的豁达,将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

好,下面,我们就来为大家解读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见天地: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人都想 过好这一生,而想要实现这一愿望的第一步就是“见天地”,也就是仰观天地之广阔,俯瞰人生之意义。只有见了天地,懂了人生,才能品味出几分生活的滋味。

那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生活中有很多人,似乎从来不会考虑这样深奥的哲学问题。他们中有走运者,手里攥满了钞票,白天两顿美食城,晚上一趟卡拉OK,玩一点小权术,耍一点小聪明,整天过得昏昏沉沉,浑浑噩噩,等到住进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活过这一生。其中也有不走运的人,生活穷困潦倒,整天为了衣食而奔波,终日忙忙碌碌,愁眉苦脸,自然也没有工夫去思考这些问题。

就像季老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只不过是在昏昏沉沉地追求一点儿享受,没想过自己为什么活着。

那么,季老自己又是怎么看待人生的意义呢?

他在书中谈到,虽然当今世界战火纷飞,物欲横流,“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一个十分不安定的时代。但他坚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

不过,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这就像一场漫长的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像一根长长的链条,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如果没有这一点东西,整根链子也就散架了。

话句话说,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有意义,那就是这种对人类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如果人生有价值,那就是去完成自己这一代的任务。

当然,在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我们免不了会遇到各种遗憾和痛苦,并因此产生退缩之意,觉得自己的人生是灰暗无趣的。

对于这种情况,季老在书中告诉我们:“不完满才是人生”。

季老认为,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从古至今,没有哪个人敢说,自己的人生是百分之百完满的。比方说,苏东坡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而南宋的文人方岳也写过类似的诗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且不说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算是君临天下的帝王,他们的人生也一样不完满。我们看历史和小说中的皇帝,他们掌握着天底下至高无上的权力,“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可以为所欲为,杀人灭族。按理说,这样的大人物不应该有什么不如意的事。

但实际上,皇帝的人生也充满了“高处不胜寒”。王位继承,宫廷斗争,远比民间残酷万倍。别看他们威仪俨然地坐在宝座上,实际上,那张宝座一点都不舒服,稍有不慎就会把上面的人吞噬得连骨头都不剩。

就算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那几位皇帝,也同样有很多烦恼,他们最怕的就是死亡。为此,古代的皇帝都想方设法以求得长生不老,就连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英主也不能“免俗”。秦始皇派徐福东渡大海去找长生不死药,汉武帝令方士给自己铸造了一个金盘,想用它凝聚仙露,以求长生,结果都事与愿违,所有妄求长生的皇帝,到头来全都逃不过自然之法。

那么,既然皇帝有长生不老的烦恼,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首辅们,生活是不是完满呢?

当然也不是。那些权力极大,骄纵恣肆的大臣,在皇帝面前只是一个奴才,常言道:“伴君如伴虎。”离权力最近的地方,往往也是离阎王最近的地方。据说,明朝的大臣上朝的时候,都要在笏板上夹带一点鹤顶红,一旦因为某事触怒了皇帝,被皇帝赐死,那就赶快用舌尖舔一点鹤顶红,还能落得一个全尸。可见,这样高高在上的官员,日子也并不好过,更谈不上什么完满的人生了。

所以说,无论是皇帝百官,还是平民百姓,人生都是不完满的。这是一个平凡甚至不起眼的真理,但如果我们能真正理解这一点,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有莫大的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

见众生:论读书的功用和感悟

见识到天地之大、人生之美,我们就该躬身入世,与芸芸众生打一番交道,通过阅读别人的人生,去体悟我们自己的人生百味。这便是“见众生”。

季老认为,“见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不读书只能过一种人生,只有读书才能看到千种人生的可能。

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人类会像滚雪球一样,把整个族群的智慧一点点积累起来,每一代人都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为后人搭起高高的智慧之梯,如此积累千百年后,人类才真正成为万物之灵。

而人类赖以保存和积累智慧的手段,就是书籍。在文字发明之前,智慧的积累只能靠口耳相传,等到仓颉造出文字后,我们的祖先就把脑海里记忆的东西搬到了纸上,形成了书籍。书籍是贮存人类代代相传的智慧的宝库。后一代的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

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就像季老在书里所说的那样,人类向前发展的过程,如同接力赛跑一样,第一代人跑第一棒;第二代人接过棒来,跑第二棒,再到第三棒、第四棒……人类一代一代延续下去,智慧的传承也将永无穷尽。而传承智慧的那根接力棒,就是书籍。

可以说,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不读书,就无法与书中的灵魂对话,就无法学习和领悟前人留给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因此季老感慨地告诉我们:“天下第一好事,就是读书。”

那么,我们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

季老认为,自己专业的书当然要读,如果你从事的是法律、计算机、医学、金融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这就需要多读一些行业相关的书籍,因为它们有助于你在行业内深耕和发展。但自己专业以外的书,也应该“随便翻翻”。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否则很容易变成鼠目寸光的人,迟早会被大时代所抛弃。

就拿季老自己来说,他一辈子读过的书可谓多而杂,经、史、子、集都涉猎过一点。从上小学开始,季老就爱读一些“闲书”,比如《彭公案》《施公案》《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说岳》等等,读得如醉似痴。

他认为,广泛阅读这些“闲书”,能增长我们的见闻,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哪怕是“红袖添香夜读书”、“雪夜闭门读禁书”之类的读书情趣,也能让人心生向往,是一种别样的生活趣味。

季老在书中也推荐了一些他认为最值得阅读的书籍。

季老首先推荐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这部书既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在全部的“二十四史”当中,哪一部也不能望《史记》之项背。

《史记》之所以能达到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司马迁本人拥有很高的文学天赋,另一方面,也与司马迁的人生际遇有很大关系。他无端受了宫刑,以致郁闷激愤之情溢满胸中,发而为文,句句皆带悲愤。落在纸上,就成了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除了《史记》之外,季老也很推崇《世说新语》。这不是一部史书,也不是某一个文学家和诗人的总集,而是一部由许多小故事编纂而成的奇书。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社会动乱,因此涌现出一大批外似放诞,内实怀忧的人物,他们的举动与常人不同,被后人誉为“魏晋名士”。而这部《世说新语》就记录了这些名士的怪诞言行,看似简单淳朴,内容却深奥异常,令人回味无穷。

另外,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座高峰,季老也向我们推荐了几位他非常欣赏的诗人。

第一位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从思想内容上来看,陶渊明的诗作颇得道家的趣味,讲究自然天真,从文体上来看,陶渊明的诗简易淳朴,毫无雕饰,与当时流行的镂金错彩的骈文截然不同。可以说,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鼻祖,后来的孟浩然、王维等人,都深受陶渊明影响。

继陶渊明之后的,就是诗坛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了。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诗风飘逸豪放,杜甫对他的诗给予了最高的评价:“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读李白的诗,只要一开始,你就很难停住,必须一口气读下去,这是因为,李白的诗一气流转,这一股“气”不可抗御,让你非得把诗读完不可。

杜甫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李白是飘逸豪放,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

从使用的格律上,也可以看出二人的不同。在所有的诗体中,七律的要求最为繁琐,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杜甫就善于写七律,他那首《登高》被评为千古七律之首。而李白却很少写七律,他的作品多为古体诗,比如《蜀道难》《将进酒》等等,想象奇崛,汪洋恣肆,不愧是才气纵横的“谪仙人”。

唐诗之后,就是宋词。季老对南唐后主李煜的词大为欣赏。他认为,李煜流传于世的词作虽然不多,但篇篇都是杰作,纯用白描,不作雕饰,然而意境却哀婉凄凉,千百年来打动了千百万人的心。因此,李煜是唐宋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那么,提到宋词,还有一位大词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略的,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

在中国古代,“三绝”是对一个文人最高的赞誉,所谓“三绝”,就是指一个人在诗、书、画三个方面都能达到极高的水平。而在季老看来,苏轼的成就至少可以达到“五绝”,也就是诗、书、画、文、词。

论诗,他是整个宋代首屈一指的大诗人。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画,他的风格飘逸俊秀,韵味十足,其作品《枯木怪石图》曾拍出4亿元的天价,创下了中国绘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可以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天才。

宋代以后,中国词的创作在清代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名家辈出,风格不同,又都能各极其妙,实属难能可贵。而在这灿若列星的词家中,季老独独喜爱纳兰性德。他是大学士明珠的儿子,从小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然而,他却胸怀愁思,用情至深。纳兰的词作,无论是“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还是“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都极尽凄美,感人至深。从艺术性方面来看,他的作品已经臻于完美之境。

最后,季老还向我们推荐了两部经典小说。

一部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这部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艺术性,吴敬梓惜墨如金,只用一个小故事,甚至是短短几句话,就能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人物,这种写作技巧极为罕见,值得我们揣摩和学习。

另一部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古今中外众多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书中人物众多,男女老幼、主子奴才、五行八作,应有尽有。曹雪芹有时只用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让读者过目难忘。阅读这样一部奇书,主要是欣赏它的高超的艺术手法。

季老在书中告诫我们,不管我们从事什么行业,是教书、科研,还是经商、从政,最好能熟练背诵几百首古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涵蕴于心中,低吟于口头。这些意蕴深厚的传统文化,能带给我们无量的勇气、奇妙的智慧,和悠远的憧憬。有了这些东西,我们就会自强不息,无往不利,不会虚度此生。

见自己:论生活的愉悦和自省

见过了天地之广袤,也见过了众生之悲欢,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见自己”。

人这一生,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自己最深层面的真实面貌。而所谓的“见自己”,就是坦诚面对平凡的生活,学会自省,明心见性,回归本心。生活中那些使你挣扎、让你痛苦的情境,都是“见自己”的过程。如果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不断感悟,不断精进,那你就一定能找到“真我”,从而活得通透洒脱。

季老曾经这样说过:“我看过埃及的金字塔,看过两河流域的古文化遗址,看过印度的泰姬陵,看过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以及国内外的许多名山大川;我曾住过总统府之类的豪华宾馆,会见过许多总统、总理一级的人物,在流俗人的眼中,真可谓极风光之能事了。然而,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柳暗花明;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

可以说,季老的生活阅历极为丰富,那他对生活又有怎样的深刻感悟呢?

季老在书中指出,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三是个人思想感情中的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如果能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就能跨过生活中的每一道坎,顺利抵达人生的彼岸。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季老认为,人类应该把大自然看成一路同行的好伙伴,而不是供我们蛮横掠夺的资源。要知道,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如果人类贪婪而无休止地征服自然,那大自然就会报复和惩罚我们,比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臭氧层出洞,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淡水资源匮乏,新疾病产生,等等。只有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才能可持续地生存与发展。

那么,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呢?季老的观点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都应该遵循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

“真”的意思是说,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的意思是说,相互容忍、相互包容。日子久了,难免有点磕磕碰碰。这时候,头脑清醒的一方应该容忍。如果双方都不冷静,就会因小失大,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个人心中思想感情的矛盾,多半起于私心杂念。要想处理好个人私心与公共道德之间的关系,就要用诸葛亮那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自省,时刻观照。

最后,季老还向我们分享了他对生死之事的看法,俗话说,生死之外无大事。只有看透生死,才能“窥见自己”。

我们前面说过,季老的研究方向是印度古代语言与佛学,他发现,中国人和印度人在对待生命的问题上,态度截然不同。中国人向往转生,就连唐明皇和杨贵妃,不也是希望“生生世世为夫妻”吗?而印度人则努力寻求跳出轮回的办法。就拿印度的佛教来说,小乘佛教讲究终身苦修,大乘佛教讲究顿悟成佛,但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达到涅槃,从此不生不灭,超脱生死烦恼。

季老认为,这两种生死观都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正视死亡,以平常心对待生死。时光流逝,是万古不易之理。人类对此是毫无办法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无论你是王侯将相,还是贩夫走卒,死亡总是不可避免的。对待不可避免的事情,最聪明的办法就是随遇而安。

陶渊明写过一首小诗,叫作:“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到了该离开的时候,就坦然离开好了。既然人固有一死,哭泣和畏惧又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笑着离开,更显洒脱、坦荡、愉快。

只要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认认真真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到了离开的时候,也不会有所遗憾。倘若每天得过且过,游手好闲,等到垂垂老矣,回首往昔的时候,也就只能悔之晚矣,徒呼奈何了。

通过今天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季羡林的人生智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大儒朱熹的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希望我们都能够,珍惜时间,认真生活。同时,在学完今天的内容之后,能够用心回味和思考,从季老九十多年的生命体悟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观照我们自己的人生之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白话里藏的皆为人生大智慧
季羡林的15条人生智慧:世事无常,心安即...
季羡林的《人生十讲》:为善最乐,能忍自安
读大师之作 汲人生智慧
中年以后最正确的做法:糊涂一点
一代国学大师的人生智慧--射阳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