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来曲唑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1月—2015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米芬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曲唑治疗,均在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在月经第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有35例周期排卵,排卵率为87.5%,有13例妊娠,妊娠率为3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有29例周期排卵,排卵率为72.5%,有8例妊娠,妊娠率为20%。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有明显差异。结论:来曲唑促排卵治疗PCOS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氯米芬,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来曲唑;氯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

 

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女性生殖功能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及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育龄妇女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发病率可达10%左右。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与手术,其中育龄妇女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有效促排卵以提高妊娠率。本文对PCOS患者应用氯米芬与来曲唑两种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41月—20155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PCOS合并不孕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①年龄<>岁;②符合PCOS诊断;③男方精液正常,且女方输卵管造影显示子宫正常,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④无肝肾功能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无其他内分泌紊乱疾病;⑤近3个月内无性激素药物史。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月经周期或药物撤药性出血第5天开始口服药物。对照组每日口服氯米芬5mg,共5天;观察组每日口服来曲唑5mg,共5天。两组患者均于第10天开始每天行阴道超声检查,监测卵泡生长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直至优势卵泡直径18mm时,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10000IU肌肉注射,以促进卵泡排出,并嘱患者于HCG注射后2448小时性生活。排卵后常规给予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2周后未来月经者抽血测HCG,如妊娠则继续黄体酮支持用药,如未妊娠则放弃黄体酮治疗,排卵后45周行B超检查妊娠情况。如患者月经周期第16天无优势卵泡,或注射HCG>72小时后仍没有排卵,为该周期无排卵,进入下一周期。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的40例患者中,有35例周期排卵,排卵率为87.5%,有13例妊娠,妊娠率为32.5%;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有29例周期排卵,排卵率为72.5%,有8例妊娠,妊娠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卵泡及子宫内膜情况观察组患者HCG优势卵泡数量为(1.6±0.5)个,子宫内膜厚度为(9.8±0.2) mm;对照组优势卵泡数量为(1.0±0.3)个,子宫内膜厚度为(7.5±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2


3 讨论

PCOS是妇科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对PCOS患者因长期无排卵引起的不孕,促排卵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因此选取有效的促排卵药物,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多数会引发生殖障碍,育龄妇女的发病率约为5.0%10.0%。近年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发现,患病妇女对于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抵抗现象,并且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等临床症状,如生殖紊乱、雄性激素水平过高、代谢紊乱和痤疮等。由于胰岛素的抵抗现象,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患动脉硬化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现阶段,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IR(胰岛素抵抗)主要在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器官中发生,如脂肪、骨骼肌和肝脏等,而生殖异常主要是在卵巢组织中发生。

氯米芬是人工合成的雌激素衍生物,具有较弱的雌激素活性和较强的抗雌激素作用,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促排卵药物,其通过拮抗雌激素受体(Est rogen receptorER),解除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诱发卵泡生长发育,但同时也占据子宫内膜和宫颈组织上ER,发挥抗雌激素作用,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与雌化,从而影响妊娠成功率。

来曲唑是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苄三唑类衍生物,其通过对芳香化酶进行抑制,能够有效降低雌激素水平,进而消除肿瘤生长受到的雌激素刺激作用。体外研究显示,其能够对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进行有效抑制,而绝经期妇女其主要雌激素来源就是雄激素在外周组织的芳香化。来曲唑促排卵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广泛认可的有两个:①外周作用: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阻断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引起卵巢内雄激素短暂聚集,聚集的雄激素可有效刺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其他旁分泌及自分泌因子的表达,增强了卵巢对激素的反应性。②中枢作用:通过抑制芳香化酶活性,阻断雌激素合成,使机体雌激素水平下降以其对下丘脑的负反馈抑制解除,刺激卵泡的生长发育。另外,来曲唑半衰期短(48小时),且不影响雌激素受体,对子宫内膜及宫颈粘液无不良反应;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的负反馈调节作用,不易引起多个卵泡发育、多胎妊娠及OHSS

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对照组采用氯米芬治疗,观察组采用来曲唑治疗,观察组促排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由此可见,来曲唑为有效的促排卵药物,借助其独特的促排卵及降雄激素效应,能获得适宜受精卵着床的子宫内膜,同时能诱导单个优势卵泡发育,避免出现多胎妊娠,因此对于PCOS的患者来说,运用来曲唑治疗能有效提高促排卵效果及提高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囊卵巢综合征
四种促排卵药物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一)——临床诊断及生理失衡---<功能医学医生>专业分享
未育PCOS伴子宫偏小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及其不孕症的治疗
10个多囊患者最困惑的问题,它们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