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河北地区的暖与冷
忽然想起宋代与河北有关的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

北宋政府为了从百姓身上更便捷、更强力地汲取财富,对包括食盐在内的多种日常生活必需品实施朝廷专卖政策,百姓只能吃政府控制下的高价盐。但河北地区是个例外,还存在着盐业自由市场,民众可以吃到民间商人贩卖的低价盐。宋仁宗时代,朝廷开支越来越大,终于有人钉上了河北,建议朝廷禁掉当地的盐业自由市场,改由官府专卖经营,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项建议遭到了谏官余靖的极力反对。他上奏说:

臣尝痛燕蓟之地,陷入契丹几百年,而民忘南顾心者,大率契丹之法简易,盐麴俱贱,科役不烦故也。昔太祖推恩河朔,故许通商。今若榷之,价必腾踊,民苟怀怨,悔将何及。河朔土多盐卤,小民税地不生五谷,惟刮卤煎盐以纳二税,禁之必至逃亡。盐价若高,犯法亦众,边民怨望,非国之福,乞且仍旧通商。

 


北宋的河北地区是与辽国交界的边境地带。余靖说,燕蓟之地被契丹占领了近百年,那里的百姓早已没有回归中原王朝的念头,主因是契丹的律法简易,契丹的盐价低贱,契丹的劳役征发不频繁。本朝太祖皇帝正是因为看到了边境对面的契丹百姓日子过得不错,过得比边境这边的大宋百姓要好,想要抵消这种对比造成的政治被动,才特许河朔地区的百姓自由通商,特许他们从民间商人那里购买低价食盐。朝廷现在如果在河北地区搞食盐专卖,盐价必定蹭蹭蹭往上涨,河北地区的百姓一定会对朝廷心生怨恨。加上河北地区土地贫瘠,农耕出产不足,很多百姓要靠着制盐卖盐过日子。如果将内陆普遍实施的食盐专卖政策推广到河北地区,百姓必然活不下去,必然缴纳不起给朝廷的二税,必然会有百姓逃亡,必然会有百姓铤而走险去贩卖私盐。让边境地区百姓对朝廷心生怨念,将他们逼至犯法与逃亡的地步,绝非朝廷之福。

余靖的言下之意,是河北乃宋辽边境地带,针对当地的政策必须先算政治账,不能只算经济账。北宋政府在河北边境地区实施与内陆全然不同的食盐政策,是为了与辽国比拼体制优越性。内陆百姓逃无可逃,自然可以逼着他们去吃朝廷控制下的高价盐,以提升朝廷的财政收入;但河北地区与辽国交界,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会被拿来与对面辽国百姓做直观对比,如果两边的生活水准相差太远,当地百姓是会用脚投票逃亡去辽国的。在河北,要让当地百姓感受到朝廷的温暖,不能让他们心冷。毕竟,如果政治账亏了,经济账再漂亮也没意义。

第二件事。

北宋时代,宋辽边境地区的雄州、定州、保州、广信军一带,生活着一批特殊民众,唤做“两属户”,也叫“两输户”。顾名思义,这些百姓既属于北宋,也属于辽国;他们既要向北宋输送租赋劳役,也要向辽国输送租赋劳役。

这批特殊百姓的存在,与宋、辽两国签订和平条约后不愿再因边界问题激化冲突有直接关系。但两属与两输,并不意味着这批特殊百姓的日子过得比普通百姓要差。相反,因为同时属于北宋与辽国,他们常常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待政策。据《宋会要辑稿》记载:

自端拱初,蠲其(两属户)租税,而虏人复征之。朝廷恐其人情外向,于是复使岁纳马椿火牛草以系属之,缘此各为两属。


可知自宋太宗端拱年间开始,为了彰显北宋政府的施政宽仁与制度优越,北宋长期未向“两属户”征收田税,只摊派差役。后来考虑到辽国还在向“两属户”征收赋税,如果北宋一直不征收,可能会导致“两属户”产生错觉,以为自己只归辽国管辖,忘了自己也是北宋的子民,于是北宋政府又象征性地恢复了对“两属户”的田税征收,以维系其“北宋子民”的认同感。

就北宋方面的资料来看,除象征性的田赋正税外,“两属地”百姓承担的杂税很少,差役也常能够得到减免。如宋仁宗天圣六年,免了雄州归信、容城两县特殊百姓的“衙前军将”差役,理由是衙前差役是很可怕的东西,北宋内陆百姓听到就头疼,谁被摊派上谁就大概率要阶层暴跌乃至倾家荡产。边境地区的特殊百姓一听到朝廷要给他们摊派衙前差役,“即逃入北界,深为不便”,既征不到劳役,又会造成很不好的政治影响,不如就不再摊派了。后来在宋仁宗庆历年间,朝廷又下诏免去了整个河北“两属户”的差役。


此外,遇到灾年时,“两属地”特殊百姓得到的救济也往往多于北宋内陆普通百姓。宋神宗熙宁九年,雄州发生灾荒,北宋与辽国均向“两属户”进行了赈济。宋徽宗时,雄州再次发生灾荒,当地“两属户”请求政府免除赋税,雄州太守没有应允,结果被邻近的瀛洲太守王汉之痛骂“雄州规小利,失大体,万一契丹蠲之,为朝廷羞”——责备雄州政府只算小的经济账,不算大的政治账;如果辽国免除“两属户”的赋税,而雄州地方政府不肯免除,岂不是在政治上给北宋朝廷抹黑。

因为有上述各种特殊温暖,“两属地”百姓虽然受到许多限制(如不能自由迁徙至他处),其人口规模却没有萎缩,反在激增——宋神宗元丰年间,雄州的两属户数量是5000余户,至宋徽宗崇宁年间已增至16900余户。这个增速不是人口正常生育所能达成,可知两属之地在不断吸引人口流入。

第三件事。

1125年,北宋联金灭辽后,收回了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随即,北宋政府将内陆盐法一并移植了过来。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在辽国统治时代,当地“每贯四百文得盐一百二十斤”,也就是11.6文钱可以买到1斤盐;北宋接收该地后,启动食盐专卖政策,每斤至二百五十文足,或二百八十文足,将盐价提升到了250-280文钱一斤,足足是之前的20余倍

至此,河北地区百姓终于吃上了朝廷的高价盐。至此,余靖当年担忧的燕云人心变冷,也成为了现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大唐的“盛世”结束了,百姓的日子反而更好了?(揭秘)
辽、宋、金三国的汲取力度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201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武懿宗
清朝盐价有多高?
【契丹历史】(8)辽与北宋的筑城对峙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