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节假日走门串亲少不了,如何让孩子们和平相处,不争不抢?

国庆节加上中秋节,长假期真是让人各种兴奋,家长们携带孩子们走门串亲,或者结伴出游肯定是少不了的。那是不是很多家长会在遇到一些让你头疼的育儿问题,比如大家正其乐融融的交谈,两个孩子因为争抢玩具打的不可开交,是不是太尴尬了?又或者,你的孩子因为害怕陌生的环境,不肯离开你,紧紧黏在你的身边让你不能分身?

我刚刚参加完搜狐母婴的亲子活动,【成长敢探号之萌宝观察团】第二期探访麻麻花的山坡。在一个回归自然的环境里,妈妈和孩子们都特别的放松和开心,我也在这个氛围里感受到了久违的神清气爽。孩子们在自然的天地里,认识不同的植物、观察各种昆虫,为小鸟绘制小房子忙的不亦乐乎......家长们也放下了平时不离身的手机,完全融入到和孩子的亲密互动中,突然一阵孩子的争吵打破了平静

“这个是我的!“

“我也要,我不给你”

“呜呜呜......”争抢中,两个孩子都哭了起来

家长们赶忙跑过来拉开两个情绪激动的孩子。

一个家长说:“把这个玩具给弟弟。”

另一个家长说:“不要抢了,你要跟小朋友分享一起玩。”

我身处其中,通过一些交流和观察,发现了妈妈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存在了一些误区。诸如此类的问题,该如何巧妙化解,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解决的小办法。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的进行同伴交往:

随着年龄增长,认知能力增强,儿童开始渴望走出家庭的圈子,与同龄的儿童交友、玩耍。这种同伴交往,随儿童年龄增长而增加,成为儿童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活动中观察,2-3岁之间这些孩子中,典型的交往问题有:争抢玩具打人、腼腆内向不会主动交友、乐于分享过分热情等这几个方面。

1、争抢玩具打人

同伴在一起的活动,主要是各自对物体的摆弄和操作。他们是对玩具或其他物体感兴趣,而不是对同伴感兴趣。他们活动的对象,是各种可以接触到的物体,如玩具、各种用品、材料和小工具等。几个孩子之所以能够在一起活动,是因为他们对共同活动的对象——某个玩具或活动材料感兴趣。也就是说,他们的活动对象,主要不是同伴,而是物体,他们都在摆弄物体。这时,还没有真正意义的人际交往。所以说,这是以物体为中介的同伴交往关系。

此时同伴交往的最主要形式是游戏。最初他们交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取玩具或寻求帮助,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交往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同伴本身,即他们是为了引起同伴的注意,或者为使同伴与自己合作、交流而发出交往的信号。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争抢玩具的情况?是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其认识特点是“自我中心”的。这种认识反映在交往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我为主”,总是要别人听自己的。比如,看见了别人手里的玩具,他想玩,他不会想到别人也想玩,他非要抢过来不可。这是由该年龄段儿童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谈不到品质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同伴交往是以物体为中介,而导致他们的同伴交往持续的时间很短,交往的同伴经常变换,同伴交往很不稳定。这种不稳定性,也与这个年龄段儿童情绪的不稳定性有关。比如,两个宝宝在一起玩得好好的,其中一个伸手要拿另一个的玩具,或者试图阻止对方的行动,双方的关系立即产生了障碍,交往便由此终止。但是,在成人的耐心引导下,他们可以渐渐学会分离和轮流的交往方式,出现互相喜欢的积极感情,有了某种“情感联系”,宝宝从此走上与同伴友好交往的道路。

出现争抢玩具,或者为此大了小朋友家长不必为此大惊小怪,责备孩子。但是也不能容许他发展下去,否则会养成独霸的习惯,他不能学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因此,要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宝宝提高认识能力,学会与同伴交往。

2、腼腆内向不会主动交友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因为父母过于关注,照顾过于周到细致,并且对孩子的危险举动限制太多,害怕孩子受伤。并且对孩子可能夸奖很多。这会想孩子传递两个信息:一是,孩子还小,自己不能照顾自己,让孩子不自信。还有就是外面是危险的,只有父母才能照顾好你,让孩子对外界产生警惕心,畏惧感,害怕外面的人和环境。过于夸奖孩子,会让孩子不自信,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失败,父母不再爱自己。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可能会很活泼,但是到了外面胆小内向,认生,不合群,不会主动交朋友。

要改变的方法就是要给孩子自主权,减少对孩子的限制,让孩子慢慢学会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于爱护关注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平时要扩大孩子的交友圈子,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跟多的人。要减少对孩子的夸奖赞美,对孩子的表现就事论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此外,还有少部分孩子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苛刻,不太允许孩子犯错误,对孩子做事情的细节规定过多,造成的。

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容忍孩子的错误,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对孩子不要太苛刻,不要用夸奖绑架孩子的进步和提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哭闹发泄出来,鼓励孩子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孩子也会渐渐改变的。也有一部分是敏感型孩子,可能她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或面对一个陌生人,需要有自己观察审视的时间,才能够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所以家长也不要觉得这是问题,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多给孩子一些时间来适应就好,不用强迫孩子一定要去打招呼,或者去跟其他下朋友玩,她习惯了环境自己也会愿意

3、乐于分享过分热情

有的小朋友天生就是个热情的孩子,喜欢主动分享,喜欢跟对方表示好感,即使别人不喜欢的东西也要一直送给对方,或者为了表示友好去搂抱对方等行为。这样的小朋友都是很想与同伴玩,但不知道如何才能与能正确表达,而至于拥抱的这个动作孩子可能是从电视里或他人那里模仿来的,觉得是一种有好的表示。

那么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家长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告诉孩子表达友好有很多方式,但是不能强迫对方来接受自己的好意。如果是表示友好,可以改为握手、聊天、一起玩游戏等对方觉得舒服的方式来进行。

这个年龄段宝宝进行同伴交往最主要的形式是游戏,家长也需要多学会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社会沟通能力,下面介绍几个利于培养孩子社会沟通能力的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正确的沟通:

跟我做

在这个游戏中,你可以组织许多蹒跚学步的宝宝跟随你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这些动作由你来命名,并且由你来表演,越滑稽越好。为了增加一些趣味,你可以在整个过程中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领着宝宝们爬过枕头,穿过用纸箱做的隧道,或者绕着椅子一圈又一圈地走。

画大幅的图画

鼓励两个或更多的宝宝一起画画,可以用粉笔在人行道上画,或者在家里用蜡笔在一张纸上画。

跳舞

放些音乐,进入角色,看着你的宝宝和他的朋友一起投入地舞蹈。

老鹰捉小鸡

这种很古老的游戏不仅能增强宝宝的协调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两岁多的宝宝在同伴游戏中逐渐产生了协作的意识和行为,同伴协作对宝宝的个性品质具有积极影响。良好的伙伴关系会增强宝宝探索环境的兴趣及愿望,还能帮助宝宝脱离自我中心,促进社会化发展。2-3岁的宝宝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期,自我中心的特点很明显。家长可以引导宝宝观察,同伴协作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力量,从而使宝宝萌发出同伴协作的意识,产生同伴协作的愿望。当宝宝做出同伴协作行为时,家长可以引导宝宝体验同伴协作带来的乐趣。慢慢地,宝宝就会觉得同伴协作比自我中心的单独游戏更生动、更有趣。

上面几点都是在这两天的活动观察中得到的讯息,希望我的简单分享能够帮助到各位妈妈们!也非常期待下次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跟大家一起探讨更多育儿的话题!再次非常感谢搜狐号母婴分类和小糖块遛妈妈举办的这次活动!

个人微信:renshuyi12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岁宝宝为啥不喜欢一起玩
11个月婴儿发育标志、保教目标、内容与要求
孩子的未来要培养哪些能力
针对3个月宝宝早期教育方法
孩子总是被欺负,如何培养他的“狼性”?
一个红包引发的宝宝社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