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熟悉中药:都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您对生姜了解多少?

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叫做“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意思就是说,冬天多吃点萝卜,夏天多吃点生姜,能够减少机体生病的几率。

现在正值冬天,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该只吃萝卜而不能吃生姜呢?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理解。

相反,在我看来,冬天阴寒之气较盛,风寒感冒等问题多发,适当多吃点生姜,有益于发散风寒,这也是对养生很有益的。

那么,作为人们厨房里家家必备的一种佐料,您对生姜了解多少?

在中医药系统里,生姜是一味发散风寒之品,早在魏晋时期,陶弘景就在他编撰的《名医别录》里记载了生姜入药。

现代科学认为,生姜属于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入药的部位是它的根茎。每年的冬季也就是十月到十二月之间,待到地面茎秆枯萎后,挖出土壤中的生姜,去掉茎叶和须根即是生姜。

从外观上来看,生姜是不规则而略扁的块状,有点像人的手指。其表面黄褐色或者灰棕色,还长着许多环形的竹节,质地较脆容易折断,内皮层有明显的环纹和纤维管束,气味芳香而有比较特异的辛辣味。

传统本草家认为,生姜的性味辛温,能入肺、脾、胃三经,主要就是能发汗解表,温胃和中等功用。

1、发汗解表:

这是生姜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个功用,其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驱寒,风寒之邪侵袭肌表,生姜就是很合适的品类。

只是生姜的发寒能力较弱,一般用于风寒轻症,或者作为佐使药,以帮助增强其它中药的发汗能力,比如麻黄汤、桂枝汤之类的辛温解表方剂,都有生姜为引的做法。

而民间的做法就更直接,冬天风寒较重,习惯喝点姜汤、姜茶之类,帮助提振卫气,发散风寒。

2、温中止呕:

生姜同时还是一味不错的温中止呕之品,常用于各种胃寒呕吐之症,甚至被古代中医称为“呕家圣药”。

胃寒引起的呕吐,生姜常与半夏配伍,如小半夏汤。

如果是胃热引起的呕吐,生姜又可以和黄连配伍。

当然,中药炮制里,很多中药都会用到姜汁来炮制,用以增加和胃之用。

3、温肺止咳:

生姜也常用于一些咳嗽之证,主要适用于风寒引起的咳嗽。由于它性味辛温发散,能够温肺散寒,对于风寒之邪壅塞肺经引起的痰多咳嗽、恶寒头痛等问题是比较合适的。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在入药的时候,会有多种“表现形式”,大致如下:

生姜皮:性味辛凉而利水,能行皮肤肌腠之水,善于调理皮肤浮肿;

生姜汁:性味辛温,辛散胃寒之力较强,多用于止呕;

生姜:性味辛散而温,有益脾胃,善于温中降逆止呕,除湿消痞,止咳祛痰,尤其以降逆止呕为长。

干姜:性味辛温,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脾寒力量大:

炮姜:性味辛苦,走里不走表,温下焦之寒;

炮姜炭:性温,偏于温散血分之寒;

煨姜:性味苦温,偏于温肠胃之寒。

此外,现代科学认为,生姜气味芳香辛辣,含有很多辛辣生物物质,如姜辣素、挥发油、以及多种氨基酸,这些物质有一定的温暖、兴奋、发汗、止呕等作用。

传统本草家则认为,生姜主要能解毒,还能温肺止咳。生姜的“解寒毒”,代表性的就是解鱼蟹毒,做鱼蟹类菜食时,基本都会放点生姜,以避免鱼蟹寒凉伤胃。

同时,生姜还是半夏、天南星、乌头等多种中草药的炮制必备辅料。

冬季气候寒冷,适当吃点生姜,有助于开胃散寒,防止恶心呕吐,民间对于一些晕车晕船的人,也会让他吃点生姜,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味辛辣而走散,容易伤阴助火,但凡阴虚火旺的人,都是不适宜进食的。

最后介绍几种适合冬季进食的生姜药膳:

1、生姜饴糖汤:这个药膳出自《本草汇言》,取生姜和饴糖两味,加水煎成浓汤,趁温热慢慢喝。生姜能温肺化痰止咳,饴糖健脾润肺,适合虚寒性咳嗽。

2、凉拌仔姜:把仔姜(一般指生长期在一年内的生姜)清洗干净之后切成细丝,加入醋、盐适量拌食。根据个人的口味习惯,也可以可再加适量白糖或者芝麻油。 成品的味道稍微辛辣而酸,但不是特别温热,适合胃气不和而偏寒的呕逆少食之人。

3、紫苏生姜汤:也出自《本草汇言》。取紫苏叶和生姜两味煎汤,紫苏能发汗、解表散寒,生姜则帮助辛散,有益胃气、助发汗的养生功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炒菜不放姜的中国人亏大了
严重伤风感冒症状
“冬吃萝卜夏吃姜” 关于吃姜的这些事你了解吗?
中药知识必学:生姜
生姜
第5讲|生姜:和胃止呕,具有解表作用的药食同源品。(附语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